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英国同中国贸易中的垄断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1830年,市场商品充斥,境况艰难。1831年到1833年,连续不振;东印度公司对东亚印度和中国贸易的垄断权被取消。”(第一卷第498页)马克思又写道:“大家知道,英国东印度公司除了在东印度拥有政治统治权外,还拥有茶叶贸易,同中国的贸易和对欧洲往来的货运垄断权。”(第一卷第82O—821页) 16OO年英国在印度设立了商业垄断组织——东印度公司。1637年这个公司的商船首次来到中国,就发生了英船炮击虎门炮台、击沉中国水师船只的事件,造成了中英之间严重的冲突。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立了商馆,成为对中国贸易的垄断机构。从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起,到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中外贸易主要就是中英贸易。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个注释中写道:“棉业危机时期机器的改良,使英国工厂主能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后立即又使商品充斥世界市场。到1866年下半年,布匹几乎就卖不出去了。于是,商品开始运往中国和印度委托销售,这自然使商品充斥更加严重。”(《资本论》第1卷第475页。  相似文献   

3.
蒙古人欲将中国土地变牧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英人乔治·恩索尔《各国人口研究》中的话,并在这个引文注释中写道:“当蒙古人入侵中国北部各省的时候,曾经商议要消灭那里的居民,并把他们的土地变成牧场。”(《资本论》第一卷第798页)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的基本方法——唯物辩证法及其应用《资本论》的基本方法是什么?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曾明确指出:《资本论》是他“把辩证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第239页)《资本论》的方法不仅是辩证的,而且是唯物的。马克思指出:“我的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  相似文献   

5.
王玉川 《江淮》2012,(3):8-10
(一)上世纪30年代,英国人李约瑟在其专著《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一个著名的"难题":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17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李约瑟之问,一直成为中国走在复兴之路上的外来动力。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证,《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福音书。这两部伟大著作中文全译本的出版与发行,都恰逢中华民族危机转折的关头。《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出版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前夜,即1920年春;《资本论》中文全译本出版在中国全民抗战一周年的隆隆炮声中,即1938年8、9两个月。在三卷《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出版与发行中,充满了中国先进分子的集体献身精神。黄洛峰、郑易里、陈汝言……,他们为宣传真理而奋斗的故事为后人所追寻和传诵。一·二八战火曾烧毁了《资本论》第一卷的中文译稿,但沦陷中的上海又促成了《资本论…  相似文献   

7.
在《晋阳学刊》1994年第1期上,刊载了《纪念侯外庐教授诞辰90周年暨中国思想史学术讨论会综述》一文。该文写道:“1925年,侯先生结识了中国共产主义的伟大先驱李大钊。两年后,他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并开始翻译《资本论》。回国后于1932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资本论》中译本。”单就中译本《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的出版来说,其实最早的不是侯外庐,而是陈启修;侯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南。《资本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共产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它既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也是人类的最宝贵的文化科学遗产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这部马克思主义巨著在中国问世。在烽火连天的年代里,它的诞生遇到了重重障碍和难以想象的困难。对于《资本论》中译本的出版发行,新中国第一部出版史——《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是这样记述的:读书出版社“突出的贡献是在抗战初期的相当困难的条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提到以劳动资料来区分社会经济时期(参看《资本论》第一卷第204卷)。应当怎样理解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第一、劳动资料的发展程度不可能是划分社会经济时期的精确的标志。这是因为劳动资料的发展程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生产关系之间并不存在着精确的对应关系,而是存在着一个交叉的关系。这表现在如下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主编简介:顾海良,教授,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先后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现任武汉大学校长。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主要学术著作有《马克思"不惑之年"的思考》、《世界市场全书》(总主编)、《西方市场经济模式》、《话说〈资本论〉》、《从  相似文献   

11.
英法银行在中国的汇票买卖 马克思引用《伦敦经济家》的话写道:“一八四七年的危机,使当时的银行和商业能够把印度和中国的汇兑习惯(这两国和欧洲之间的汇兑期限)由发票后十个月,减为见票后六个月;二十年来,由于航运的加速和电报的设置,现在有必要再把见票后六个月减为发票后四个月;或者作为第一步先减为见票后四个月。”(《资本论》第二卷280页)同时书中还写道:“一八六六年七月二日,主要同印度和中国做生意的伦敦五家大银行和巴黎贴现银行发出通告说,自一八六七年一月一日起,他们在东方的分行和代办所只买卖见票后不超过四个月的票据。”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13,(8):57-57
刘云枫在5月27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多年以来,我走了多半个中国,许多地方的厕所除了脏,就是臭。欧洲的情况也不好。历史上,欧洲曾几次暴发毁灭性的瘟疫,粪便处理不当是重要原因。但《他们来过日本》(1965年)一书,引述16—17世纪去过日本的传教士的话说:"(日本)厕所内部一尘不染,还放着一个香盘和裁好了的厕纸……每当客人离去后,扫厕所的人会将其彻底清扫一番并撒上干净的沙子。厕所  相似文献   

13.
1995年8月,’95东北三省优秀社科期刊评选活动在哈尔滨揭晓,有20种期刊榜上有名。他们是: 辽宁省:《辽宁青年》、《共产党员》、《当代工人》、《当代作家评论》、《海燕》、《老同志之友》、《辽宁教育》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作家》、《社会科学战线》、《东西南北》、《天池》(朝鲜文)、《党员之友》 黑龙江省:《党的生活》、《家庭生活指南》、《奋斗》、《妇女之友》、《学习与探索》、《新青年》、《章回小说》 现将这项活动及其获奖期刊评析如下: 1、意义 (1)是一次检阅——是对三省社科期刊整体质量的检测,也是对三省期刊管理工作水平的评定。 (2)是一个开端——这项活动为东北三省期刊业发  相似文献   

14.
一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曾经关注过一位中国人——也是他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此人便是王茂荫①。王茂荫(1789——1865年)字椿年,号子怀,安徽歙县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随授户部主事,后为员外郎。咸丰元年(1851年)升任陕西道监察御史,是年上《条议钞法折》,提出发行纸币的建议。他的具体纸币发行方案未被采纳,但发行纸币的这一主张为清政府所注意,并于次年受命与左都御史花沙纳会同户部拟议钞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资本论》于1867年问世。在这本举世闻名的著作中,提及到世界各国680多人。王茂荫是唯一进入《资本论》的中国人。王茂荫为什么进入《资本论》,又是怎样进入《资本论》的呢?这还要从王茂荫在咸丰年间任户部右侍郎说起。王茂荫,字椿年,号子怀,安徽歙县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曾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是清朝货币理论家、经济学家,后被吴晗誉为"清代货币改革家"。  相似文献   

16.
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离不开马克思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资本论》。《资本论》发现了阻碍人的解放的现实力量——资本,从而使得共产主义真正深入现实历史的本质中。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不是别的,正是指瓦解资本主义历史中深层的资本运作逻辑,把现实的人从对资本的依赖中拯救出来。离开《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历史,马克思主义必然会被抽象为某种传统的历史哲学,共产主义则必然被曲解为这一历史哲学所设定的终极历史目标。相反,澄清《资本论》同共产主义的内在关联,则能够打破人们对共产主义的形形色色的超历史理解,拯救现代人的信仰迷失。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首先详尽地分析了单个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指出单个产业资本要能连续不断地运动,生产不间断地进行,就得把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个部分,并使得每一部分在时间上依次通过购、产、销三个阶段,完成各自的循环,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及商品资本循环这样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并且指出,各单个产业资本并不是彼此孤立地运动的,一个资本企业的卖(销),就是另一个资本企业的买(购),同样,一个资本企业的买(购),就是另一个资本企业的卖(销)。各自的运动就是这样相互交错和密切地联结在一起。“在这个运动中,每一个单个产业资本的运动,都只表现为一个部分运动,和其他部分运动交织在一起,并且受它们制约”(《资本论》第2卷第113页——以下凡引自《资本论》第2卷中的话,均只注页码)。可看以下图式:  相似文献   

18.
卫兴华在《党政干部学刊》(辽宁)2008年第4期撰文指出,有的学者引证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一些话,来得出以下论断:马、恩晚年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放弃了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资本论》第三卷推翻了《资本论》第一卷的结论,资本主义通过股份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首先需要澄清对《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国家股份制的论述的误解与错解。马克思重视资本主义国家股份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自2008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使西方国家的政府和人们措手不及。惊恐之余,纷纷从马克思的鸿篇巨著《资本论》中探寻究竟,出现了一个世界性的“《资本论》热”。通过研读《资本论》,人们发现,尽管100多年来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但其本质没有逃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预测。《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揭示,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证,又一次为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所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永远是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论丰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从本世纪三十年代起,西方形形色色的“马克思学”家,竭力宣传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后期,特别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抛弃了作为“真正的马克思”的“启示录”的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概念.他们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亦称《巴黎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异化问题,制造马克思早期思想和晚期思想的对立,贬低《资本论》的科学价值。对此,我们不能苟同。本文拟从探讨《资本论》中的异化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