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划分,给重庆市各区县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承载生态涵养发展功能的三峡库区区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突出生态优先,着眼涵养发展,理应成为工作中的重要遵循。一、生态涵养发展为三峡库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新的视角生态涵养发展,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着力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  相似文献   

2.
郎诚 《重庆行政》2014,(3):16-18
正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的总体部署:三峡库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实施三峡库区涵养发展的战略。如何加强生态涵养、实现永续发展、建设美丽库区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公民导刊》2011,(1):267
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林业大县。近年来,奉节县抓住"森林重庆"建设契机,以保护和建设三峡库区林业生态环境为己任,高起点制定造林规划、大手笔实施森林工程,实现了奉节林业跨越式发展,为建设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安徽生态文明建设若干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法治之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仍需从宪法和法律的层面上,对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立法的战略进行调整。首先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本国策写入宪法,作为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作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行为准则。其次要研究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框架。从安徽地方实际看,应抓紧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若干立法项目研究,要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抓紧研究和制定《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条例》,重点研究起草和修改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为安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规支撑。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领导人民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逻辑理路和实践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理路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深入理解:重视思想先行,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着力培育全体社会成员生态文明意识;注重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不照搬照抄他国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着力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坚持按照系统思维和方法开展生态保护与治理,着力建设生态共同体系统;注重制度与法治建设,以日益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重庆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重庆",改善民生。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明晰责任。生态文明的内涵极其广泛和复杂,任务繁重,涉及方方面面,推进难度极大,唯有举众人之力,才能逐步推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2014年3月,重庆市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十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联名提交集体提案呼吁,将重庆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由国务院决定选择100个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该示范区建设,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地处三峡库区、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因此,若将"两区"地区纳入国家首批国家生态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10,(13):1-1
最近省委召开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省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开创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李惠宁 《传承》2010,(30):58-59
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提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深度剖析生态文明所蕴含的哲学意蕴,在认识上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性,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主动融入到世界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的大潮中去。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成果,体现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认识的新提升。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生态文明至少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生态制度三个要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全民的生态道德素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完善我国现代化建设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应以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为前提、以发展生态产业为基础、以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为核心、以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为根本。  相似文献   

11.
孙政才书记在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指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并重,着力涵养保护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建设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根据这一功能定位,结合忠县实际,我们提出了打造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示范县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5〕10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加快推进五大功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推进五大功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为总任务,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导向,完善管理机制,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森林资源,提高生态质量,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为保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和全面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重庆市万州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心,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和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2013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环保"五大行动"为抓手,全力保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着力生态涵养,服务经济发展,为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  相似文献   

14.
中共恩施州委六届七次会议作出《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恩施的决定》。美丽恩施建设,既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又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和重要抓手,更是城乡广大居民共同期盼的美好梦想。因此,必须制定生态文明和美丽恩施建设的总体规划,促进"绿色布局";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共享"绿色福利";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树立"绿色导向";大力推行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绿色文化";健全和完善保障措施,实现"绿色繁荣"。  相似文献   

15.
赵学琴 《人民论坛》2014,(11):212-214
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原经济区居民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缺乏有效的教育渠道;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观念淡薄,缺乏对自我的道德约束等特点.根据这一现状,文章总结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创造性、高度责任感、既能标新立异又能团结合作的特点,并由此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判断.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全体国民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客观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国梦视域下生态文明素养的内涵,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大国国民素养和民族心态,加速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永州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做出了有益探索,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逐步显现;但仍存在政府自身财力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畅,集聚发展困难,承接产业转移受限等难题。这些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困境。只有强化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规划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创新发展思路、运作机制、工作举措,推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协调,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8.
李佳音 《新东方》2015,(2):29-33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才能从坚持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入手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才能超越西方生态文明话语霸权,建立以维系中国发展权和环境权为指向的生态文明理论,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搞好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永州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做出了有益探索,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逐步显现;但仍存在政府自身财力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畅,集聚发展困难,承接产业转移受限等难题。这些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困境。只有强化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矬惑规划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创新发展思路、运作机制、工作举措,推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协调,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20.
刘旭芳  王明安 《传承》2014,(8):84-85
工业文明必将被生态文明所取代,生态文明呼唤生态城市。生态文化引领城市永续发展,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动力。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其基本框架是"一条主线、二大内容、三个主体、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