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航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萍 《人民论坛》2010,(4):124-125
企业社会责任除了包括谋求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外,还有爱国、热心公益等的责任。"碳减排"是我国民航企业首要履行的社会责任,同时,还要发挥政府在推进企业完善社会责任中的主导作用;加强舆论宣传,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建立民航企业社会责任文化,构建完善的航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2.
周霞 《求索》2010,(5):94-95,122
建立地方政府主导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机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致呼声,制定我国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以及将企业社会责任审核纳入我国劳动法制的轨道是地方政府主导作用的两个主要方面。但地方政府主导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存在种种困境。这样的困境来源于逻辑上的悖论、操作上的困难和动力机制的缺乏。笔者认为我国地方政府应当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下加强劳动执法能力建设,使其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审核成为并行不悖的两种维护工人权益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实际上,山东省"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建立了两个体系,即评估体系和管理体系。这些体系的建立,一是有利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对于一些社会责任谢志强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源于企业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社会责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三方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岑文华 《今日浙江》2014,(22):22-23
正10月31日,浙江43个省级部门的责任清单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向社会公布,这是全国出炉的第一张责任清单。至此,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浙江政务服务网"四张清单一张网"已初步建设到位,并向社会公布。去年以来,浙江以政府自身改革充当"马前卒"、打响"当头炮",一场以清权、确权、制权为核心的权力革命在浙江全面推开,在将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同时,为构建科学高效的政府组织体系和职能体系、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明确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规范,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要求。鉴于自身条件,目前我国一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状况仍不乐观。我们应通过企业自身、政府、社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来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规范企业的行为,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现路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丹 《理论月刊》2010,(5):160-16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一般企业社会责任有着根本区别,是目前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问题。国有企业由于其本身"公益性"与"营利性"并存的性质,决定了其社会责任的内涵具有特殊性。应该通过产权制度明晰化、社会责任内涵法制化、评价体系科学化、监督主体独立化和多元化等多种渠道来确保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培育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娜 《前沿》2011,(14):131-134
2006年中国《公司法》明确引入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成为其一大亮点制度。企业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社会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应在政府引导下,强化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配合社会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 新《公司法》第5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首次在法律上明确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主体地位,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对企业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的争论,推进了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有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呈现的多层次性提出了若干制度性挑战,涉及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一个根本挑战是确保公司如实遵守。政府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创造一致的政策和体制框架,应对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理念倡导下,各级政府及各行各业也较为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运动呈现出与国际形势趋同之势。从市场、社会、生态三个维度分析企业利益相关者,提出企业财务目标以及针对三类利益相关者的分财务目标,构建了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目标体系,以期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发挥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亚丽 《前沿》2013,(7):122-124
作为履行社会公德与商业伦理的责任单位,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本文以广州市为例,通过抽样调查广州市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了解了广州市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企业自身、政府、社会等场面提出了推进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陈玲  张云飞 《长白学刊》2012,(4):130-13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社会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建设规划的贯彻落实,要明确政府的社会建设责任,建立稳定均衡的公共投入机制,推行干部政绩考核的民生标准,形成协调配套的社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言论11则     
《人民政坛》2013,(5):41-41
没有法治的权威,再好的法律体系也难以真正执行和落实。这就需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强化社会监督的作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责任追究机制,使政府能够及时回应社会需求和群众呼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小军  相似文献   

15.
政府生态责任与臻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献忠  许艺豪 《求索》2010,(2):61-62
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责任主体,政府亟需承担起自身的生态责任。然而当前政府面临生态责任意识、生态问责体系、责任监督机制的多维度缺失以及与企业、NGO生态权责模糊的现状,需要建立政府内部自上而下的生态问责体系、设置绿色政绩考核体系、将生态伦理思想引入行政文化、建立广泛有效的监督机制、理顺政府与企业及NGO在生态保护领域的权责关系来构建和完善政府生态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关于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的要求加快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在进一步思考关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层问题时,应当注意到,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在国家层面上变成一种政治行为,进入政府与社会、公民相结合的实际操作阶段。为实现我国信用秩序的根本好转,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视度,并真实地把信用体系建设的主旨放在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利、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中构建政府、社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理清劳动关系、行政关系,明确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个人行为的责任和义务,把民生大计与社会信用关系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战略整体。同时要懂得,信用文化是连接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桥梁;发现和弘扬诚信文化,是向信用社会、信用国家建设迈进的思想武装。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欧洲国家在面对福利国家危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欧盟的大力倡导下,纷纷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本国的重大战略。欧洲各国针对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强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愿性的前提下,采取了极为丰富的手段和工具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十分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许多做法值得我国批判地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前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单一追究致污企业的民事和行政责任不能遏制这一问题。行政机关负有监管职责,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成为环境污染的催化剂。有权利必有救济,有责任必有担当。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环境治理责任清单制度,在严格落实行政、司法路径的同时融入公众参与,唯此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行政监管等问题,更加充分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推动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从价值取向、功能作用、社会治理三个维度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公共政策之间的契合点,构成了阐释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共政策关系的逻辑起点。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应该放到一个更大的国家制度空间背景当中进行分析,即把它纳入到政府公共政策的框架。企业社会责任既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试析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颖 《人民论坛》2013,(10):56-57
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政府是一支重要的主导力量.政府必须正视自身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鼓励和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定与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范,营造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政策环境,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