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孙桂英  韩文伟 《学理论》2015,(5):134-136
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可靠、顶用的毕业生,学校以教育部"质量工程"为契机,开展自主考试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在自主研发的题库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考试这一"指挥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考试,变"一卷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考试。今后自主考试工作的思路:完善自主考试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试题库建设;继续探索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自测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2.
这里有几个相关报道:第一,2007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口腔两个专业试题泄露,导致考试当天临时取消相关科目的考试,于一个多月后重新组织两个专业的考试;第二,2007年建造师考试试题泄露;第三,200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试题泄露致1.2万人重考,据悉考试试题在考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考试模式已经无法很好地体现人才培养目标,亟须进行考试改革。针对当前考试中存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成绩构成等方面的不足,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措施如下:增加实践考核内容;丰富考试方式;优化考试成绩构成;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大学考试改革是以学生为本,适宜促进学生发展的。针对这个问题,围绕大学考试焦点问题展开思考,得出结论如下:大学考试改革中的学生本位应当考虑学生的合理需要及可持续发展需要;学生考试管理中的惩罚应当服务于教育发展而不是相反;警惕大学考试"背考"现象,杜绝将智力劳动变为体力劳动;谨防惟学习成绩论大学生素质,引入大学生学业评价的多元方式;谨慎引入大学考试改革的"民主"机制,预防"大多数"霸权。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2)
本研究以142名应届考研学生和63名非考研大四学生为被试,采用状态焦虑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考察考研学生的焦虑状况并探讨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对考研焦虑的影响。结果发现:考研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考研学生;考研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焦虑水平存在显著性的负相关;EPQ中内外向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神经质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精神质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利用多元回归法,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对考试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路径图显示,心理健康水平在人格影响考研焦虑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思燕 《学理论》2012,(35):243-244,262
在新形势下,学生从网络、电视等信息平台中获得许多不良的资讯,导致学生的作弊思想越来越复杂化,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学生考试作弊,不仅严重损害了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还不利于学生的诚信建设。独立学院作为一个新兴的办学体,其学生考试作弊有其特点和成因。新形势下学生考试作弊的思想教育的工作对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指导工作;考试过程加强管理,尤其是过程监控。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公务员招录制度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随着报考人数的逐年攀升,招录环节存在的弊端对选拔、录用优秀公务员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完善公务员的招录制度与机制,将是"十二五"期间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具体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合理设定公务员招录资格条件,充分体现公平原则;科学设置考试层次与内容,制定更加科学的考试方法和评价标准;有效降低公务员招录成本,取得更高的绩效;完善公务员招录考试监督体系,提高监督效能。  相似文献   

8.
徐磊  刘成 《学理论》2014,(6):235-236
采用张建新和Schwarzer所编制的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量表(GSES)和Lieber等人所编制的考试焦虑量表,调查了115位各年级初中生,调查初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效能感与考试焦虑的关系,结果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性别方面存在差异,在年级方面差异不显著;考试焦虑水平在性别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年级方面也有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9.
周欣 《瞭望》1988,(50)
考试,一考十年。大学入学考试,毕业考试,进修考试,定职称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学位考试,还有政治时事法律考试,等等。真是十年考考考,弹指一挥间。考,常使我激动万分,亦有时十分沮丧;时殚精竭虑,时不屑一顾;甜酸苦辣,百感交集。考试,这个十年前恢复出现的新事物,与我这十年有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外的心理学界,对考试焦虑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心理学界对考试焦虑的研究逐渐趋向全面和成熟.在考试焦虑的概念、考试焦虑的调查工具、相关影响因素以及调适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成果.为青少年学生缓解焦虑状态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指导.本文就从对焦虑和考试焦虑概念的理论起源角度对近些年来中外心理学界的研究作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11.
杨李华 《各界》2008,17(11)
改革考试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在学生考评方式上大多仍沿用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单一、针对性不强等方式,这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合.为此,建立先进的考试理念、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等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积极的作用.中职教育考试的改革应完善考试管理体制,以强化能力测试为中心确定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形式要多样化;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要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相似文献   

12.
可可 《侨园》2012,(6):61
GRE考试是申请美国大学的重要成绩之一。2012年7月将有新变革。第一,考试时间间隔从60天缩短到30天,一年最多可以考5次;第二,新的PREP软件和OG将在8月面世,包含大约三套左右的新题;第三,新GRE规定取消考位务必要在考试前10天提出申请,如果考试当天状态非常不好,想取消本次成绩,机考时可以直接在确认是否保留成绩的页面点否定,笔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性考试,能较准确测试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广州美术学院2007-2009年的四六级考试进行调研,对考试特点、院系通过率和成绩比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合美术院校开展英语教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毛承之 《侨园》2014,(10):5-5
<正>9月4日,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次高考改革,力度很大,方向也明确,目的就是改变一考定终身,改应试选拔为素质选拔。方案中取消文理分科,分批考试,多次考试,增加素质教育评价内容等等,令人耳目一新,是对现有高考制度的一次"大手术",可以说回应了社会对于高考改革的期待。具体到一些措施上,也是亮点颇多。比如,缩小不同省份之间的录取率差距,对于一些人口大省、考生大省来说,有利于促进高考公平;再比  相似文献   

15.
一、考试应试教育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状况需要考察、评比。考试作为教与学的反馈和激励手段,是十分必要的。由于不少学校与教师在使用考试这一手段时目的、方法常有不当,由于考试成绩对于学生有多方面的重要影响,教育中的应试倾向长时间来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50年代就有“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话语。  相似文献   

16.
王平 《学理论》2015,(7):53-54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本文以中英两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英两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历史沿革、基本政治原则、考试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通过研究,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提出建设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十年来,国外对标准化语言测试的研究极为重视,例如美国有享誉全球的“托福”;80年代以来,美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已开始研究汉语能力测验。那么,作为汉语故乡的中国,有没有类似于“托福”的汉语水平考试呢?我们现在可以自豪、肯定地说:有,那就是由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负责的汉语水平考试(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是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国内少数民族学员)的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记者日前采访了设在北京语言学院的汉语水平考  相似文献   

18.
邹德萍  顾斌 《侨园》2003,(1):44-45
近几年来,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求职、就业、出国、上岗等都要进行各种考试。这不,2002年11月23日,恢复笔试后的GRE考试首次和中国5000多考生见面;12月7日,职业英语考试TOEIC又第一次在我国南北两大城市开考;接着从教育部又传出消息,教育部考试中心近日与美国外国学校毕业护士委员会就在中国合作举办美国护士认证考试(CGFNS CP)在北京正式签约,认证考试将于2003年7月在京首考。考试对于许许多多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的大学80%以上的考试都安排在期末进行,考试形式多种多样,有多项选择考试、解决问题考试、简短回答考试、小论文考试、实践性考试等。中国留学生对考试不仅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而且必须把功夫用在平时。  相似文献   

20.
安献丽 《学理论》2014,(32):255-256
在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相关文件规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背景下,考察相关文件对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影响,认为可借此改革问题颇多的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公共心理学课程应该与《考试标准》规范的内容接轨;在教学形式上,应该避免将公共心理学课程变成考试培训课程,而应从培养师范生心理学素养出发,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