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实的人"的现实实践活动,故而,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主体价值观就极为重要。实践主体价值观主要包括自然价值观、生产价值观和消费价值观。但是,这些价值观在中国社会现实中却出现了扭曲和变异,我们需要树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实践主体价值观,以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主客体二元论为哲学基础的人类中心主义高扬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但否认自然的内在价值,进而导致了工业文明时代深重的生态危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生态文明是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物质形态的支撑,也需要精神形态的推动。而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学习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充满关爱之情的"仁者爱物"思想、尊道贵德的"道法自然"思想和崇尚简朴的"取物有节"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建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即: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观、关爱自然的生态观、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美丽中国"表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也从另一个层面进一步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文明"特质。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是一种文明论,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彰显出系统性与进步性;另一方面,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应用层面彰显出其实践成效。理论与实践的"文明"属性为世界文明形态转型贡献出来自中国的声音,成为人类追求长远发展、探求生态文明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詹显华 《理论导报》2010,(10):59-60
<正>2009年11月9日至29日,笔者赴澳大利亚参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专题培训班,在澳期间,对澳大利亚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文明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经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资源危机后的反省行动和新的追求,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单独列为大会报告的一部分内容,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布局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的继承与弘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国义不容辞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和西方生态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引美丽中国建设,奠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生态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阶段,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创新是由生态治理实践决定和推动的,而生态文明理念创新的出发点、落脚点就在于指导生态治理实践创新,正是在生态文明理念创新推动生态治理实践创新,生态治理实践创新又深化生态文明理念创新的双向互动中,我们不断地加深对自然界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地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认识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创新指导生态治理实践创新的十大着力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自信,进一步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共荣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是环境保护的灵魂所在和目标指向,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和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省委省政府下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细化了我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为闽北生态文化建设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一、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即生态  相似文献   

11.
张帅 《理论建设》2012,(2):106-107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文明是人类文化不断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1]生态文明以自然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武警部队要在这个总体要求下,忠实履行职责使命,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为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认同。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生态文明观指导下人类迈向生态文明社会的实践。首先,这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过去,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生态欠账"较多,导致"天人"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  相似文献   

13.
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龙义 《世纪桥》2008,(2):24-25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指导下的先进发展模式。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承载基础。中国需要生态文明,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彰显中华民族文明传统。中共十七大制定了建设生态文明完整的途径。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生态模式”、“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活方式的生态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崔道文 《世纪桥》2011,(13):54-55
生态文明是在物质生产、社会制度和价值理念几个方面对人类提出新要求的最新文明形式,是人类自身对传统文明的深刻扬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行节约能源资源战略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应对人类社会面临重大生态问题这一时代考题时提交的中国答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出发,破解作为生态哲学的时代之“问”,追寻天人合一的时代之“美”,澄清义利关系的时代之“辨”,创设生态空间治理的时代之“规”,开创生态难题的时代之“治”,不仅有效指导了中国式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了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而且为推进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展现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开创了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一种和谐、文明的生态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并将其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进行了实践性的提升和理论上的发展创新。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预示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国化的进程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在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美丽中国"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价值维度的必然逻辑基础。文章从美丽中国的生态梦出发,认为美丽中国建设要从理论维度实现生态伦理转向,从实践维度实现四大建设的生态渗透,并从生态伦理的范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两个维度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实施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唐晓燕 《学习月刊》2010,(10):16-18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延续和扬弃,生态文明抛弃的是将人与自然对立的传统工业文明价值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中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把大学生培养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大学教育的使然,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发挥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立足人类文明形态转变的新文明观,是对人类生态文明发展转向的总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思想根基,以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为文化底蕴,以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为实践基础而形成的有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蕴丰富,主要包括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全球共赢观,具有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的双重时代价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新飞跃、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新转化,同时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新指南,为破解全球生态难题提供新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