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腹腔连续注射低剂量氯胺酮后大鼠海马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大鼠以5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氯胺酮,每间隔30min 1次,共5次。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大鼠按用药后时间不同分为6小组,分别于末次给药后1,3,6,12,24,48h后取海马组织备用,用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LC3、Beclin1的表达,应用统计学处理,比较用药组与对照组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大鼠海马组织中LC3Ⅱ/LC3Ⅰ值在1h表达开始增多,6h呈强表达,Beclinl的表达在6h开始增多,12,24,48h都呈强表达(P<0.05)。结论腹腔连续注射低剂量氯胺酮能促进海马组织发生自噬,自噬增强是对氯胺酮毒性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鼠皮肤切创后不同时间细胞自噬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同时探讨这些变化与损伤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West-blot方法检测小鼠皮肤切创组织在不同时间Beclin-1、LC-3、IL-1α、IL-1β、MCP-1的基因表达及蛋白表达。结果皮肤切创后早期IL-1α、IL-1β基因的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升高,12小时达到最高值,而后呈下降的趋势;MCP-1的表达在损伤后6h开始升高,48h达到最高值,72h有所下降,而Beclin-1、LC3基因及蛋白表达在组织损伤后6h开始升高,24h到达到最高值而后下降。结论小鼠皮肤组织切创后细胞自噬的启动及自噬的最高值明显晚于炎性细胞因子的启动及炎症因子表达的最高值,实验发现当细胞自噬水平达到最高时,炎症因子的水平则开始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随着切创组织中炎症因子释放的增多激活了细胞的自噬,而当自噬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又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自噬与炎症因子的表达随着小鼠皮肤创面损伤后不同时间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这为组织损伤后损伤的时间推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骨骼肌损伤后BECN1、LC3和p62三种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鉴别生前与死后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72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被随机分为未损伤的对照组、生前损伤组(0.5、1、2、4、8、16和24 h)和死后损伤组(0.5、1、2和4 h),制作大鼠右后肢损伤模型。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对照组、生前损伤组以及死后损伤组骨骼肌中自噬蛋白BECN1、LC3-2/LC3-1和p62的表达,分别将数据中心化和标准化处理,建立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te analysis,OPLS-DA)鉴别模型。结果大鼠骨骼肌挫伤后BECN1、p62蛋白的表达以及LC3-2/LC3-1值在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组中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ECN1的表达量及LC3-2/LC3-1值经中心化和标准化处理后,可区分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OPLSDA模型提取的主成分对模型的解释程度较好(Rx2=0.563,Ry2=0.439),但预测程度稍差(Q2=0.366)。结论大鼠骨骼肌损伤局部组织中BECN1、LC3-2/LC3-1值可用于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FN-EIIIA肽段表达与皮肤损伤时间推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mRNA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大鼠皮肤挫伤后含EIIIA□段的Fn蛋白水平表达与损伤时间关系。方法片段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伤后6h表皮细胞、毛囊上皮细胞等出现棕黄色阳性染色颗粒,并随损伤时间延长染色加深。结论Fn-EIIIA片段检测可用于法医学生前伤确认和损伤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5.
Zhang H  Zhu SH  Qin QS 《法医学杂志》2004,20(2):70-72,i009
目的探讨小鼠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IL-10在不同表达部位的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形态计量法,对小鼠不同时程皮肤切创组织中IL-10不同表达部位(表皮细胞及表皮下组织的浸润细胞)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皮肤切创前后表皮层均有阳性表达,切创后1~3h表皮细胞阳性表达水平迅速升高,24h时降至较低水平,伤后48h表达水平再次升高,96h后逐渐回复到正常水平;表皮以下阳性部位主要是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损伤6h后阳性细胞在真皮、皮下组织及创口肉芽组织内逐渐增多,于伤后72h达最大值(51.41±3.12)%,96~168h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29.38±2.64)%~(5.56±4.74)%。结论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IL-10在不同表达部位的变化特点与皮肤损伤时间相关,检测其表达变化可望用于损伤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6.
大鼠脑挫伤后GFAP和iNOS表达与损伤时间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和诱导型—氧化氮合成酶 (iNOS)的表达及其时相性的关系 ,试图寻找法医学脑损伤时间的推断方法。方法 建立脑挫伤的动物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ABC法 )观察大鼠脑挫伤后GFAP及iNOS在伤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染色结果用计算机彩色图像分析技术作定量统计分析处理。结果  ( 1)伤后 3h时GFAP阳性表达细胞开始增多 ,1d和 5d组单个阳性细胞染色强度达峰值 ,但在 3d组相对邻近组却下降 ,呈现出一双峰波形 ,7d达最大值 ;阳性物质总面积自 3h时表达增多开始后一直增加 ,直到 7d时达高峰。 ( 2 )伤后 12h组可见iNOS活性增高 ,并随伤后存活时间的延长 ,iNOS阳性细胞数目 (或阳性物质总面积 )逐渐增多 ,单个细胞染色强度逐渐加深。伤后 1d至 3d组阳性物质总面积达到高峰 ,5d后开始下降 ,但 7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 ;而单个细胞染色强度随伤后存活时间的延长而加深 ,于 5d时达高峰后显著下降 ,但高于起始水平。结论 脑挫伤后GFAP和iNOS在损伤局部的染色变化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 ,可以用于脑挫伤的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7.
大鼠皮肤和肌肉挫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皮肤和肌肉挫伤后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ICAM-1)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制备大鼠挫伤模型,于伤后0.5、l、6、12、18、24和30h取材,一步法提取总RNA,检测其完整性和质量浓度,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以rpl32为内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检测,采用△△Ct法比较其与正常皮肤、肌肉组织中ICAM-1mRNA表达的倍数关系。结果皮肤挫伤后ICAM-1mRNA的表达0.5h达到峰值,24h下降至正常对照组的7倍.随后再次升高:在肌肉组织中于损伤后0.5h表达显著增强,6h达到峰值,18h降至最低后再次升高。结论大鼠皮肤、肌肉挫伤后ICAM-1mRNA表达随损伤时间呈规律性变化,可望用于早期损伤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鼠脑挫伤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造血干细胞特异性相关结合蛋白-1(HCLS1-associated protein X-1,HAX-1)在损伤后不同时段的表达规律,探索损伤时间推断的新方法。方法建立成年SD雄性大鼠脑挫伤模型,随机分为脑挫伤后2 h、6 h、12 h、1 d、3 d、7 d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脑挫伤后caspase-3和HAX-1的蛋白表达。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技术对脑挫伤后HAX-1阳性细胞数和TUNEL染色细胞数进行观察。结果脑挫伤后,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caspase-3表达逐渐增强,3 d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7 d仍高水平表达(P<0.05)。HAX-1阳性细胞表达在伤后开始升高,6 h表达强度最高(P<0.05),12 h后逐渐下降,伤后3 d几乎测不到。TUNEL染色细胞数在伤后2 h明显增加,伤后3 d数量最多,此后逐渐减少,7 d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结论大鼠脑挫伤后caspase-3、HAX-1的表达有时序性变化,可能成为脑损伤时间推断的新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皮肤挫伤后NF-~B mRNA时序性表达规律,分析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 制备大鼠皮肤挫伤模型,于伤后0.5,1,6,12,18,24,30h取材,一步法提取总RNA,检测其完整性和浓度,按照0.4μg总RNA量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以rip32为内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检测,采用JACt法比较其与正常皮肤组织NF-kB mRNA表达的倍数关系.结果 皮肤挫伤组织中NF-KB mRNA伤后0.5h表达显著增强(P<0.05),6h出现高峰,12h降至正常水平,随后略有回升.结论 大鼠皮肤挫伤组织NF-KB mRNA的表达,随着损伤经过时间的延长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何芳  张玲莉  刘子龙  王胜  梅增辉  刘余庆 《法医学杂志》2007,23(3):181-184,F0003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的表达,观察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随脑损伤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其在脑损伤及神经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脑挫伤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观察大鼠脑挫伤后GFAP、S100在伤后不同时间星形细胞中的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其作定量统计分析处理。结果(1)伤后1h时GFAP阳性表达开始增多,阳性物质表达随时间大致呈线性上升7d达最大值,然后阳性物质染色强度和面积呈下降趋势。(2)伤后12h组可见S100阳性表达活性增高,S100阳性细胞数目逐渐增多,5d时达高峰后显著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脑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有一定时间规律性,在脑挫伤时间推断中及神经组织修复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脑挫伤后波形蛋白(vimentin,Vim)的动态变化,探讨星形胶质细胞Vim表达变化与脑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42例闭合性脑损伤死亡者,根据伤后死亡时间分为6组(〈2h,〈24h,〈3d,〈7d,〈14d,≤30d);取大脑挫伤灶进行HE和Vi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Vim染色阳性细胞面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HE染色显示,脑挫伤后2h挫伤灶内脑组织挫碎、出血,5.5h挫伤灶周出现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3d脑水肿明显,7d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14d胶质结节形成,30d出现大量泡沫细胞,胶质瘢痕增多。Vim染色结果显示,脑挫伤后5.5hVim开始表达,少量Vim阳性细胞出现在挫伤灶周围,7d阳性反应性最强,14d逐渐下降,30d胶质瘢痕增多,Vim阳性表达又增强。Vim阳性细胞主要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结论Vim在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内表达呈现一定波动性,其表达部位在脑挫伤周围,Vim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可作为推断脑挫伤时间及部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Zeng Y  Deng SX 《法医学杂志》2007,23(4):241-243,F0004
目的观察大鼠皮肤切创后泛素(ubiquitin)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皮肤切创后1、3、6、12h和1、3、6、10、14d ubiquitin的表达情况,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皮肤有低水平ubiquitin表达,切创后ubiquitin表达增加,伤后6d达峰值,伤后10d开始下降,伤后14d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ubiquitin可作为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不同损伤时间大鼠皮肤切创 Fos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iu NG  Zhao ZQ  Gu YJ  Chen YJ  Yan ZK  Liao YP 《法医学杂志》2001,17(4):196-197
目的研究皮肤切创在伤后不同时间段 Fos的表达 . 方法在大鼠皮肤切创模型石蜡切片上进行 Fos免疫组化染色 . 结果伤后 10min, 表达量开始增高 , 伤后 3h达高峰 , 以后又逐渐降低 , 至损伤 1d后 , 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 . 结论 Fos为皮肤伤后的敏感指标 , 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价 .  相似文献   

14.
A fibronectin splicing variant, Fn containing an extra type III domain (EIIIA in rat, ED1 or EDA in human) has recently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sensitive response in injury of adult tissue.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this form is absent in adult tissue while it is commonly expressed in fetal tissues and injured adult tissue is useful in estimation of injury interval in forensic science. The regulation of fibronectin splicing was studi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by using monoclonal antibody to EIIIA on sections from paraffin embedded rat skin sample after cont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pidermic cells and hair follicle epithelium of rat skin were found positive staining at 6h after injury, and the color became darker with prolonged wounding time.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 we invented a type of test paper assayed for EIIIA-Fn splicing variant by using immune colloidal gold technique. After dipping one end of test paper in the supernatant fluid of tissue homogenates of injury skin for few minutes, detecting line could be found. It showed that all experimental injured samples revealed positive staining; the darkness of positive staining was dependent on the injury time, while control normal skin cannot found positive stain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EIIIA-Fn splicing variant and wounding interval, and that the gold-labeled test paper can be useful in distinguishing ante- and post-mortem injury, and in estimation of wounding interval in forensic science.  相似文献   

15.
Zhang JJ  Guan DW  Yang DL 《法医学杂志》2007,23(5):321-324,F0004
目的探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损伤区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的表达情况,以及不同损伤时间p-p38MAPK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33例小鼠皮肤切创后各个时间段p-p38MAPK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织中有少量的p-p38MAPK表达。伤后3~12h损伤区p-p38MAPK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中,1~5dp-p38MAPK阳性表达主要为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7~14dp-p38MAPK阳性表达主要以成纤维细胞为主。阳性细胞率3~12h逐渐升高,1d有所下降,3、5d阳性细胞率保持在高水平,7~14d阳性细胞率逐渐降低。Westernblot显示各个时间段均有p-p38MAPK的表达。其中12h和3d为2个p-p38MAPK含量的高峰。结论在小鼠切创愈合过程中p-p38MAPK在损伤区对诱导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起重要的作用,同时p-p38MAPK的规律性表达可用于损伤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16.
大鼠皮肤钝器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M  Huang PJ  Liu M 《法医学杂志》2003,19(1):13-15,F003
目的观察大鼠皮肤钝器伤后VEGF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大鼠皮肤钝器伤后不同时间(1h、3h、6h、12h、1d、3d、5d、7d、9d)VEGF的表达情况,并用MIAS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象分析。 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皮肤有低水平VEGF表达,钝器伤后VEGF表达逐渐增加,于伤后7d达峰值,伤后9d开始下降。 结论皮肤钝器伤可诱导VEGF表达增加,其时序性变化可望作为一种客观指标用于法医学损伤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17.
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与早期脑损伤时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ong XD  Shi WD  Qin QS 《法医学杂志》2003,19(2):78-80
目的 探讨脑挫伤早期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表达的变化规律与损伤时间关系。方法 运用光镜观察脑挫伤后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同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脑挫伤早期不同时程Bcl-2、Fas免疫组化染色平均光度值的变化规律。结果 伤后8h在脑挫伤周围可见典型的凋亡神经细胞;伤后30min损伤灶周围神经细胞出现Bcl-2、Fas阳性表达,以后呈逐渐上升趋势且表达范围亦逐渐扩大,其中Bcl-2蛋白表达在伤后4h达高峰,随后呈下降的趋势,至伤后10~12h其表达程度与伤后1h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可用于早期脑损伤时间的推断及生前与死后脑损伤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