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丁猛 《中国检察官》2010,(19):64-65
案源是我们反贪办案的基础.是查处案件的起点。纵观当前的反贪线索的现状,我认为,我们在寄希望于群众提高举报热情.通过群众举报获取大量职务犯罪线索的同时.要重点提高反贪干警自身感知线索、捕捉线索的意识和寻找线索、发现线索的能力,改变和克服“就线索查线索、就案件办案件”的案件线索思维,树立起系统的案件线索新思维,依靠、  相似文献   

2.
耿文清 《中国监察》2009,(12):56-57
2.着眼增强操作性,对办案程序的一些环节进行了细化、规范。 一是细化、规范了案件线索管理。《意见》针对案件线索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如线索接收、管理缺乏集中统一,容易发生线索失密、泄密和流失;线索的处置缺乏统一和规范的处置程序,易出现以线索谋私的行为等问题,按照线索的不同来源,分别对信访部门的线索管理和办案部门的线索管理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3.
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在2007年反贪污贿赂工作计划要点中重点指出:要理顺案件线索管理体制,提高线索的流转速度和利用率。当前,案件来源渠道不宽、举报线索量少质差呈越来越明显趋势,并严重制约着检察机关自侦部门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开展。为使有限的线索发挥最大的价值,就必须加强对线索的管理和初查工作的规范。分析办案实践中线索管理和初查工作的现状,不难发现以下问题:一是线索数量不平衡,线索积压和无线索可查两种现象并存;二是多头查办线索,浪费有限的侦查资源:三是线索流转速度较慢,法律未限定初查期限,导致出现少数压案不查、查处不力现象,并且容易贻误战机:四是线索评估机制未建立,初查随意性大。上述问题累积起来,在宏观上形成职务犯罪线索利用率和成案率低的不良局面。  相似文献   

4.
做好职务犯罪线索的收集工作非常重要,它是检察机关及时有力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基础保证。本文拟从职务犯罪线索的收集途径方面,找出当前职务犯罪线索的收集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建立统一的职务犯罪线索的收集和管理制度、建立举报奖励基金会制度等两个方面改进职务犯罪线索收集和管理的建议,分析探讨基层检察院做好职务犯罪线索收集和管理工作,从而为反贪反渎侦查工作持续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5.
钟玉章 《内蒙古检察》2005,(3):23-23,39
信访举报是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主要形式。通过群众举报,使各种各样的犯罪得以揭露,为检察机关惩罚犯罪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检察机关举报中心检举控告类的举报线索一直呈下降趋势。以克旗院为例2001年举报中心收到线索为34件,2002年收到线索为26件,2003年收到线索为22件,2004年收到线索为19件,2005年上半年收到线索为6件。笔者认为,正确分析和认识举报线索数量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健 《法制与社会》2010,(34):19-20
职务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较一般的犯罪更具有隐蔽性,自侦部门只有在充分掌握相关证据线索,并围绕证据线索深入调查的前提下,才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打击。与此同时,职务犯罪自侦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和来源取得各种各样的线索,而其中的一部分便是破获职务犯罪案件的关键之所在。本文认为对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的筛选在今后必将成为实务界以及理论界讨论的焦点,文中围绕筛选案件的意义、筛选线索的方法以及如何拓宽线索来源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实践中经常发现,庭审当中,被告人为争取立功、减轻罪行,当庭检举揭发一些重大犯罪事实或为侦查犯罪提供重要线索。但是,由于案件公开审理,审判人员往往要求被告人当庭口头提供线索或举出证据,从而造成一些重大的线索经听庭人员、新闻媒体散播而很快泄出去,导致无法查实该线索。笔者认为这一做法不妥。  首先,这些线索往往都是被告人在认罪服法争取立功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一般都是其亲耳所听、亲眼所见有一定价值的犯罪线索(当然不排除其中有一些无价值的传闻),根据这些线索很可能挖出一批犯罪分子来。但是,由于公开审理…  相似文献   

8.
检察监督线索是检察机关监督办案的源头,对于检察机关全面充分履行监督职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实践中普遍存在对检察监督线索认识不清、意识不强、渠道不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北京市检察机关通过深入研究检察权运行规律,厘清了检察监督线索与监督办案之间的基本逻辑和原则,通过开展检察监督线索集中统一管理实践,推动了首都检察监督办案的全面发力和量效齐升,成为深化检察办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案件线索的枯竭是当前制约反贪查案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绝大多数检察院都有类似的情况,面对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反贪部门一般会把力量下在如何拓展案件线索的来源上,而忽略了如何有效地利用我们手中已有的案件线索来深挖犯罪。实践中我们应该在大力拓展新案源的同时,对原有线索再翻陈年旧账,采取更换侦查人员重新查处的方法。充分挖掘现有线索的潜力,把旧线索的潜力挤净挖透,力争使每件有价值的线索都能成案。换人查处一方面可以防止发生干警徇私枉法、压案不查的现象,另一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能够发挥多人的智慧,集思广益,拓展思路,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个线索的开发利用价值。为此,笔者拟就结合实践谈谈案件线索换人查处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52年前,疑犯伪造总理批示,从中国人民银行诈骗20万元。此案侦破过程中,大力发动群众力量,才使案件得已顺利侦破。现如今,发动群众觅得破案线索依旧成为公安部门获取线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刘杰 《法制与社会》2013,(36):53-54
新刑诉法的修订对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办理案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线索是检察机关反贪部门查办案件的前提和基础,加之新刑诉法加大了对人权的保证力度,这就提高了反贪部门时线索成案的要求。但是基于诸多原因,造成反贪案件线索资源匮乏、线索积存严重,反贪部门办案困难。在网络极其发达的当今社会,迎来了自媒体时代,这为反贪侦查部门摸排线索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以自媒体时代为视野,建立反贪案件线索摸排机制,旨在拓展反贪案件线索来源。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的线索分流是职务犯罪侦查监督的第一道重要防线。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对线索受理和分流作了初步规定,然而,如何加强其监督,《规则》并没有具体要求。鉴于加强检察机关受案线索分流的极其重要性.建立审查监督、集体会审、异议复议和提级管辖的四个监督体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梁惠 《法制与经济》2008,(23):59-60
目前对犯罪线索的管理,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自己的工作实际,对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完善线索的管理谈谈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公民与法治》2013,(12):4-6
中国纪检监察立案调查线索四成源自群众 举报据统计,全国纪检监察机关2012年立案调查的案件中,线索来源于群众举报的占到41.8%,这个比例在各种来源中最高。  相似文献   

15.
初查,即立案前对案件线索的初步调查。要搞好贪污贿赂案件初查工作,应不断强化六种意识。 一、辨证意识 强化辨证意识就是要通过对贪污贿赂案件线索的分析研究,运用辨证法的观点,不断挖掘线索,分析线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相似文献   

16.
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职务犯罪的行为特征,检察机关要加强对职务犯罪的线索管理,改进和规范线索初查工作,并设立有效的机制来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17.
在官方微博上,厦门警方悬赏通缉幼童被杀案嫌犯,短短6天时间,该微博被转发1万多次,收到线索100余条,随即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几乎同时,江苏常州天宁警方也利用微博“淘凶”,征集杀人犯线索,并7天破案。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钱宛 《政府法制》2008,(14):52-52
熟悉法律的人都知道,如果提供一条犯罪线索,积极配合破案,犯罪人极有可能戴罪立功,从而获得减刑。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犯罪线索居然由此变得“炙手可热”,甚至被卖到10余万元的价格。2008年6月6日,浙汀省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台州市禁毒支队缉毒大队原大队长江云秋因为贩卖贩毒线索受贿11万,被判有期徒刑7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万元,责令退赔违法所得人民币11万元。  相似文献   

19.
朱新秤  舒莹 《政法学刊》2002,19(5):21-24
谎言识别是司法心理学中的重要问题。测谎是从通过行为线索识别谎言,从生理线索觉察欺骗。西方心理学中对测谎研究的进展加强测验信度和效度,测谎结果运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案情]王某因贪污受贿已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其辩护人唐某为达到使王某从轻或减轻处罚的目的。找到当地派出所所长秦某,希望秦某提供犯罪线索作为王某的举报立功材料。秦某即将他人已举报、该所已掌握的付某涉嫌诈骗的犯罪线索提供给了唐某。唐某借会见之际将该犯罪线索详尽告知了王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