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府法制》2013,(4):65-65
实现新“五个全覆盖”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全力改善民生、为民谋福祉的德政工程。  相似文献   

2.
胡燕 《法制与社会》2011,(24):224+231-224,231
城乡统筹的时代背景要求乡村治理适应城乡一体发展轨迹,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治理结构转型。而传统通常具有一种两面性,在基于它的负面性产生转型必要的同时,又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文章立足于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重点分析了传统乡村治理结构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彭红梅  李霞 《政府法制》2013,(13):57-57
中共太原市小店区非公工委始终坚持按照“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的工作思路,把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作为党建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探索推行“网格建党、区域统筹”工作模式,以“区域不变”应对“企业和党员数量阶段性万变”,在实现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双覆盖”的工作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服务城乡统筹发展,检察机关应按照统筹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从“一圈两翼”建设、库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各个具体环节入手,结合检察职能,找准自身定位,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自己在统筹改革中服务者、推动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概括讲,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发展,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我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监督》2008,(3):36-37
九龙坡区院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城乡统筹改革先行示范区的基层检察院,将紧扣城乡统筹改革工作大局,做到五个“坚持”,服务城乡统筹发展:一是要坚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服务城乡统筹的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服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围绕建设和谐九龙坡,充分运用检察职能,监督纠正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部署和战略举措。重庆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既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又是重庆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现“加快”“率先”目标的战略机遇。检察机关服务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责无旁贷。那么,如何才能服好务?笔者认为,应在主动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贾川兰 《中国律师》2009,(10):43-45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特有的二元结构。随着改革与发展,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实施城乡统筹,改变城乡分治,以城市带动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9.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2007年6月,成都市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因地制宜,系统地实施以“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发展措施,成都律师也在这轮改革实践中,发挥职业优势,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第七年锁定‘三农”。针对今年的“三农”形势,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提出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二十字基本思路方针。  相似文献   

11.
陈浩文  肖磊 《中国律师》2010,(10):16-18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课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统筹城乡发展确定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2010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法治与律师实务研讨会”是律师行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有关“三农”法律服务实务研讨会。在此次研讨会上,各地律师撰写了100余篇论文进行学习交流.论文集内容涉及了大家关注的集体土地开发整理、农村集体林权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城中村改造、律师服务“三农”的机制与制度创新、县域律师事务所的建设等领域。本刊特精选了其中的几篇论文,辑录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尤其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经济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加大等社会经济问题突出,实现经济转型的压力更大,也更为迫切。同时,在国家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走多元、集约的友好型循环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和城市的永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根本举措。宝鸡市人大常委会把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作为监督重点,多措并举,督促政府加大工作力度,有效推动了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进程,走出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唱响了一曲曲富有特色的助推之歌。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围绕“一个中心、两个转型、三个率先、五个乌海”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乌海转型提质、富民强市之梦,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是“十二五”计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更是山西省闻喜公路管理段创先争优实现持续发展的转型年和跨越年。2012年,该段紧跟运城公路分局工作步伐,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强力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在废、改、立上做文章,在求实效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作为山西的东大门,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阳泉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率先转型、全面崛起、富民强市主题.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基地,新型材料、装备制造业、煤化工及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物流、商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走转型、统筹、和谐、创新、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加大推动转型发展力度.  相似文献   

17.
王海东 《政府法制》2013,(34):I0004-I0004,F0003
素称“煤都”、“枣乡”的柳林县地处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1971年建县,国土面积1288平方公里,总人口34.2万。近年来,柳林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致力于转型发展和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0.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86.36亿元,巩固了“吕梁第一,山西第二”的地位;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35亿元,总量位居山西第一。在柳林县众多的发展口号中,“争当转型跨越排头兵,打造生态宜居新柳林”叫得最响,转型发展与生态建设已深深印在了“勤劳善良、融汇三川、勇为人先”的“柳林精神”当中。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山东省监狱系统的各项工作正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进的可喜局面,也成为全省统筹和谐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和“看点”。  相似文献   

19.
“要坚持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的思路,才能不失偏颇。”省十一届人大代表、霍邱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于军谈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坚持转型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容时.结合霍邱县经济发展状况说:“霍邱作为一个农业大县、铁矿大县,  相似文献   

20.
还权赋能:治理制度转型的成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来,成都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还权赋能为核心,以经济市场化、管理民主化、社会公平化为取向,以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基层治理机制和公共服务制度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一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全面现代化的探索实践。“成都经验”的鲜明特色和重要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宏观背景下,缓解个人与国家、权利和权力、公平与效率、发展与稳定之间巨大张力的体现“平衡”原则的改革方案,为国家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治理制度转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