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天在上班的路上,我照例走进立天桥下的一家小面店,让老板下一碗荷包蛋拌面。老板曾经是街上一家酒店的厨师,手艺不错。酒店倒闭后,他  相似文献   

2.
寻找面条     
白水 《人民公安》2007,(16):43-43
吃面条有许多好处,而快捷和省钱是最显著的特色。说是寻找面条,并不完整,应该是一堆人在利用午饭时间自发锻炼以后,寻找饭馆,吃一碗面条或者说是其他的什么食物,以饱肚子。这种食物可以是面条,更可以是米饭、馒头、饺子、炖肉烤鸭……一切可充饥之物。题之面条,不过一食品代名词而已,但又不只是而已,吃面条有许多好处,而快捷和省钱是最显著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饿坏了吧,晚上吃点啥呢?”“下碗面条吧,又快又方便。”面对高大娘的询问,在革命老区山西省静乐县神峪沟乡大山头村采访的新华社记者,不想给乡亲们多添麻烦,随口回答。不到半个小时,高大娘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面条,每人碗里卧着一个香喷喷的鸡蛋,  相似文献   

4.
喂枣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记得童年在农村生活时,每逢腊月初五,就由我们这些大大小小的孩子来完成一个传统的习俗--喂枣树.午饭由母亲煮一锅细长的面条,先盛出一碗,像孝敬长辈一样端到枣树身边,用斧子在齐胸高的树身上砍出一道道酷似嘴巴的伤口,然后把面条一根根挑到伤口上,算是给枣树喂饭.  相似文献   

5.
李动 《人民公安》2007,(5):54-55
李士英早已饥肠辘辘,他不客气地说:“给我来碗面条吧。”接管上海旧警察局的大事便在吃面喝汤中拍板决定了。  相似文献   

6.
李华 《今日浙江》2012,(7):29-30
2月28日下午市人代会讨论一结束,我就直奔球川镇。农村的夜晚来得早,刚在镇政府食堂吃了碗面条,天色已经擦黑,我赶紧趁着夜幕来到后弄村走访农户。刚到村口,村支书钟金良就紧紧拉住我的手。  相似文献   

7.
祁彪 《民主与法制》2014,(22):51-53
“妈妈,蛋炒饭,你吃…” 看着25岁的儿子平安(化名)将一碗蛋炒饭端到自己的面前,平安妈妈眼中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 “妈妈,不哭,我做的,你吃……”  相似文献   

8.
每当夏、秋季节,只要您到南阳,一下汽车、火车,就能听到站门口摆小吃摊商贩的一声接一声的吆喝声:“浆面条,五毛一碗……”浆水面条是南阳特有的时令食品,其特点是酸、辣、咸、香俱全,余味无穷,食后能帮助消化,防暑降温,颇受南阳一带老百姓的欢迎。浆水面条的主要原料是绿豆清浆水、上等麦面粉、细面条、青菜、肉丝等。清浆水的做法是,将浸泡过的绿豆磨成细浆,加上适量的发酵曲子,夏季,在室内放上一两天,即可出现酵酸味。将发酵的浆水置入锅中烧开,下适量细湿面条,配上黄豆芽、小白菜、芹菜等,再放上一些瘦肉丝、姜丝、葱花,倒上些芝麻油,再…  相似文献   

9.
暑期在农村老家住着,大姑姐经常做黑白相间的面条,看上去像猪耳朵,当地人叫猪耳朵面。猪耳朵面煮出来后,用凉水过了,配上细细的黄瓜丝和海带丝拌的凉菜,在暑热的夏天吃上一碗,让人不说爽也不行。尤其那黑白相间的花皮饺子,每次都让人吃饱了还放不下筷子。  相似文献   

10.
204块钱,在北京可以让两个人吃到一顿很不错的晚餐,204块钱也大约能买一张从北京到长春的硬卧车票,而204块钱在广州白云机场又能买到什么呢?只有两碗面条和一杯水。记者调查发现,在机场的限制区里,高昂的餐饮价格让很多饥肠辘辘的旅客只能以方便面果腹。(2月19日《中广网》)  相似文献   

11.
﹃辣椒王﹄郭斌星海一对辣椒颇有感情的要数陕西人,有顺口溜为证:“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高唱秦腔,一碗面条喜气洋洋,缺了辣椒嘟嘟囔囔”。老陕不但爱吃辣子,而且爱种辣椒,关中地区就有“赤水的大葱兴平的蒜,岐凤的辣子红尖尖”的美赞。在宝鸡一带,大片...  相似文献   

12.
位高权重,从简为官,是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的一大特点。每逢出差,他总是和秘书住一样的标准间,且自有他的道理:不就是睡个觉吗?进工作餐,他爱到路边餐馆吃家常便饭,几元钱一碗的面条,份饭,吃得滋滋有味,吃完自己掏腰包结账。视察城区,他喜欢乘坐的士,微服私访。从简为官,使牛玉儒身上产生出巨大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3.
◆我看到过的对幸福的比较.概括又通俗易懂的诠释是“早上想上班.晚上想回家”.其实幸福怎么会这样简单?幸福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实践的人生哲学。幸福又怎么会如此复杂?失落时的一个浅浅的微笑.无助时一句暖人的话语,寂寞时一声轻轻的问候,甚至是饥饿时的一碗面条,躺在那缕阳光下翻开一本心爱的杂志……幸福原来真的很简单。  相似文献   

14.
曹政 《群众》1996,(12)
“人民公仆”应该具有鲜明的特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夸奖的好支书王廷江,勤劳致富后捐出自有企业资产,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他没日没夜地干,有天晕倒在工地上;出差时总是找个小饭店吃碗面条或者吃几个包子;建住宅楼是全村250多户人家中最后一户,群众自发地为他放鞭炮致敬。全国首富县——长岛县,县委、县政府至今仍在一幢旧楼内办公,而周围农村是一幢  相似文献   

15.
赵玉峰 《中国保安》2010,(12):73-73
离开家2个月了,这是仕彰18年来第一次主动给父亲打电话。明天就是他当保安以来第一次发工资的日子,这是他人生中挣的第一笔钱,他想用这笔钱请父母吃一顿饭,哪怕是一碗面条也好,以感谢父母18年来的养育之恩。父亲的手机终于接通了,"爸,明天下午有空吗?我想请你和我妈吃顿饭。"接下来是长时间的沉默,过了好久,电话那  相似文献   

16.
心灵鸡汤     
正好友惠美的母亲是厨艺高手,在我怀孕时特别煮了两种口味麻油鸡让我试吃。"为什么有两种口味,是公鸡与母鸡的差别吗?"我好奇地问。惠美瞪我一眼,说:"一种加盐,一种加糖。"在台湾,产后妇女都要吃麻油鸡进补,好友贴心设想,让我先选择喜欢的口味,在坐月子时,能够品尝自己最爱的味道,安慰受禁锢10个月的新手妈妈。我开心地进食两碗麻油鸡,这两碗都是使用大块土鸡腿肉制作,肉质滑嫩富有咬劲,就连姜片也配合鸡腿肉的气魄,宽面平整、纹路细致、香味扑鼻。两碗汤头皆浓郁鲜美,稍稍放冷之后竟  相似文献   

17.
艺名 《乡音》2013,(7):49-49
有这样一位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儿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相似文献   

18.
在湖南南乡县华兴村:王婆婆25岁丧夫后就一直未嫁,膝下无儿无女1974年,无依无靠的王婆婆被刘明定夫妇接到自己家中,老刘夫妇总是长一声短一声的叫姆妈和问寒问暖,每到镇上,总忘不了给王婆婆带些她喜欢的东西,孝敬王婆婆已成为刘明定家的家风1992年3月.老刘家幺儿要相媳妇了“看人家”那天,刘明定时从未跨过门槛的妹子说:“幺女,到俺家后你第一就是要对王婆婆好。”果真,幺媳妇婚后的第二天清晨,就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荷包蛋端到王婆婆床边蓦地、王婆婆茫然不知所措,流着老泪,硬要给“茶”钱。三陪引,;_天地,。Z:”皇’…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去挑碗,他懂得一些辨别瓷器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碰其他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然而在店里,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老板取过一只质地上好的碗交给他:"您用这只碗来试试。"他换了碗,再去轻碰其他碗,  相似文献   

20.
正小时候我最喜欢吃面条,但是每斤四毛钱的面条,当时对于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每晚煮菜的时候,如果家里有面条,我常常对父母说:"放一些‘钢丝绳’(面条)下去吧,这样煮出来的菜才有味道哩!"如果是用南瓜苗和面条一起煮着当饭菜吃,那可是我少儿时期的美味佳肴,我总觉得什么肉都不比它好吃。我曾经用一小撮面条和一瓢羹的辣椒煮来当菜送饭吃,结果被村里的同龄孩子们嘲笑了好长一段时间,还编了一句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