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归来     
1993年的春节,是我们一家人过得最团圆的春节,也是我最难忘的春节。我第一次见到从台湾回来和我们一起欢度春节的外公。小时候听外婆讲,外公个予高高的,是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早先在国民党军队服役,1949年,随溃败的蒋介石集团去了台湾。外婆总一个劲地念叨;“你外公是个好人,挺和善,他是不想到台湾去的。可怜,我们也许再也见不到他了。”外公在我脑子里也就留下了模糊又有点神秘的印象。在那一段“史无前例”的日子里,在那个是非颠倒的时代,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讲&已有个外公在台湾的。但我们还是因外公成了有“通改”嫌疑,…  相似文献   

2.
1940年夏初,正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陈嘉庚先生肩负南洋华侨重托,从千里迢迢的新加坡,回到祖国慰劳考察。在重庆期间,他会见了许多国民党要人,也会见了中共参政员叶剑英、林伯渠、董必武。陈嘉庚在与叶剑英等人的坦诚交谈中,用了几句别开生面的比喻,阐述了他和共产党人之间的共同点。他说,我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不过你们共产党员革命的目的,辛辛苦苦,流血牺牲,也不过是为了改造社会,使国家好,民族好。我呢,这些年来也挣了一些钱,都拿来办学校,所谓取之社会,用之社会。我的希望也不过是要社会好,这一点初心,我想我和你们共产党人改革社会的动机原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3.
何建明 《实践》2007,(1):44-46
一个伟大的时代,总会涌现出许多了不起的人物。作为这个时代的笔录者,我常为那些创造伟大时代的精英们感动。本文的主人公在我少年时代就在我心中留下烙印。然而我不曾想到的是,几十年过去了,他竟然在不断创造着奇迹,成为中国社会形态中最耀眼的那片天地。我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有限的笔墨,对本文主人公进行了一次这样的速描,意在让人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亲爱的人们,你能读完此文,一定会与我一样找到答案,感受激动……——题记  相似文献   

4.
正彭德怀没有子女,弟兄三人里他排行老大,是我的大外公。我外公叫彭金华,是他的二弟。三外公名叫彭荣华。我母亲彭梅魁是彭金华的女儿,她既是被彭德怀抚养的人,也是在彭德怀的晚年照顾和侍奉他的人。我没有见过亲外公,而是一出生就在大外公家住,家人谈论  相似文献   

5.
倘若有人问我:“真正共产党人的心是什么?”我会一下子打住,说也说不清。不过,在我的心目中却是明朗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活生生的共产党人,他们用自己高尚的行为向人们勾画着自己心地的赤诚。今天,我要向读者介绍的便是那许许多多中的一人。  相似文献   

6.
我的外婆     
在重庆的童年岁月我完全生活在母系氏族里。爷爷奶奶在南京,爸爸在西安电视台工作,我和外公、外婆、妈妈一起生活。外公不常看到,他早先在西南局(中共中央西南局)的一个高干招待所工作,后来到一所离家很远的外国语学校工作了,一周回家一次。外婆在重庆日报社上班。到我上小学的时候,妈妈从重庆人民广播电台调到西安电视台和爸爸团聚去了,我就被彻底丢给了外公外婆。外婆是苦出身的家庭妇女,只有初小文化。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次看到《党的生活》,是因为我的外公。他是一名老党员,一生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在我小的时候,外公常给我和小舅念《党的生活》上刊发的优秀党员故事。从那时起,红色基因便渐渐植入了我们家族的血液中。2008年,小舅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是一名农业大学的毕业生,懂得农业技术。他指导村民科学育种、精准种植、正确使用农药化肥,上任第一年就提高了村里水稻和玉米的产量。舅舅每次到镇里开会,都不忘  相似文献   

8.
王小运 《先锋队》2012,(28):23-25
我家书房里悬挂着一幅外公给我的题词——"梅花欢喜漫天雪",这是外公生前喜欢的诗句之一。外公喜欢毛主席的诗词,尤其喜欢带雪的诗词。每当看到这幅题词,我就想起外公对我的教诲和关爱,好些事情仿佛就在眼前。孩提时我对外公几乎没什么印象,依稀记得1966年6岁那年,我随母亲去北京看望外公,外公家在北京东城区前圆恩寺,是一个三进院落。前院有一个水池,里面有荷花,还养着鱼。我与母亲住在后院,后院栽种有好多果树。只记得一天中午,我在院落玩耍时,从敞开的房间门,看见外公独自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似乎思索着什么。唯一记得清的是,我把外公前院里海棠树上结的海棠通通摘掉吃了。回到湖北家中后,还曾对部队院里的小朋友们说,我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他关于共产党人伦理价值观的全面阐述,对于共产党人理想人格的设计和造就,对于共产党人道德风范的确立和弘扬,对于共产党人科学伦理价值观的定位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和久远的影响。 一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毛泽东同志阐述的共产党人伦理价值观的基本原则问题。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毛泽东谈到无产阶级文艺的方向时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同时,他还明确指出问题的中心“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如果说这里讲的为群众的问题还主要是对文艺家的希望,那么《为人民服务》一文则是对共产党人的共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 ,就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体现了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反映了共产党人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及其实现方式的追求。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 ,也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趋势。在这种情况下 ,共产党人还要不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如何坚持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明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也是对全体共产党员的根本要求。一、市场经济对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1.
人物背景:李树久,1918年11月29日生于辽宁省绥中县广玉庄村一户农家。17岁时考入奉天第一监狱,在监狱医务科当勤务员。由于有机会接触到当时关押在那里的共产党人杨一辰、张适、孙已泰、杨坚白、刘锡纯等人,并受到他们的教育和影响,他逐渐从同情转而佩服和崇敬共产党人,暗中先后为狱中党的组织办了许多事情,并被发展成为我党的重要交通员。1938年,由于他的活动引起日本特务的注意,党组织通知他立即离开监狱。1939年,李树久考入山海关铁路警务段当了一名乘警。日本投降后,他回到家乡绥中。解放后,经当年在狱中的共产党人介绍,进入安东铁路公…  相似文献   

12.
个人自由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个人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社会赖以生存的思想根基,它与实用主义一道对我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共产党人的大公无私精神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带来了许多导致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但是,它最严重、最危险、最致命的危  相似文献   

13.
刘福祥是吉林省东丰县那丹伯镇那丹村三组农民。他依靠那丹伯镇得天独厚的牲畜交易市场的便利条件,从九八九年开始养牛,至今获利百万元。说起自己养牛的成功经验,刘福祥总结成一句话:我从一九八九年开始养牛,当年只出栏十几头,没大挣头,也就像打哈凑趣似的。可打那以后,我就务上了这一行,一来二去就长了挺多见识。比如说,我对始干时本小利薄,看人家人进大出的确过瘾,可自己一没胆二没本,叶想也没咒念到厂一九九四年就不一样了,一是我有了成熟的经验,二是得到县、乡有关部门的支持,所以我一下子就筹到了二十多万元资金。这回…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6,(11)
正这是老党员对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故事。我的外公陈国智是一名中共党员、离休老干部,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四支队的战士,今年已是85岁高龄。外公的家乡在广东省云浮市河口双上村,村里有两间建于清朝末年的黑瓦半青砖小屋,是外公父母和四兄妹的家乡旧居。外公的大哥陈国柱在云浮都骑镇求学时接触了许多进步思想。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年仅16岁的他加入当地抗日少年先锋队,活跃在各种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中,唤起民众奋勇抗日、保卫家园。1939年,他在云浮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双上村第一个共产党员。同时,他以教师职业作掩护,从事党  相似文献   

15.
笑星     
笑星——大凡指相声和小品的名演员。是他们给观众带来欢乐,才被观众誉为笑星!我做梦都没想到,人家也把我这无名鼠辈视为“笑星”,并挥毫题词为证。 那是1992年夏天,我在厂工会任副主席时,为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我们特邀了一位很有名气的书法家来厂表演巨型书法,他那篮球场般大且刚劲有力的字,赢得了全厂职工、家属的阵阵掌声。刚回到俱乐部,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当前为什么有少数共产党员的价值观发生畸变?怎样确立和坚持当代共产党人的先进价值观?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的价值取向作为共产党员不允许有以满足个人需要为根本目的的价值观,因为共产党人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和最高理想决定了她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在争取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方志敏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作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始人之一,呕心沥血,艰苦创业,为中国革命奋斗了一生。他虽然身居党和红军的领导岗位,然而生活却一贫如洗。他在狱中写下的《清贫》,既是他个人的生活写照,也是千千万万舍身革命的共产党人的生活写照。  相似文献   

18.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共产党人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是我爷爷方志敏当年留下的不朽遗言。方志敏是无数革命英烈中的一员,他和老一辈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铸造了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今天,我作为革命先烈的后代,同时也是一名党员干部,学习回顾革命先烈和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又一次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深刻认识党的性质的先进性,坚定理想信念。以工人阶级作为阶级基础,始终坚持工…  相似文献   

19.
我的外公唐庶成和聂荣臻元帅的母亲唐雨衫是胞兄妹。所以聂荣臻元帅是我的表叔。聂帅的女儿聂力将军就是我的表姐。表叔是1919年离开家乡江津投入到革命斗争中的。此后。他只在1956年因军工企事业建设回了一趟江津.住在江津地委招待所。1986年以前,家乡的亲人及领导与聂帅的联系都是书信。其实,当时我们都有许多和他见面的机会,我的母亲1958年至1965年8年间都住在北京.但是他们都没有见面。  相似文献   

20.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追念陈云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同志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索绕在我身边。他那说话的神态,他爱用的口头语,他平日生活的习惯……这一切对我来说是那样熟悉,仿佛就在眼前。5年来,许多同志常建议我写点回忆文章,谈谈他的为人,他的作风,他的思想。我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了58年,除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头一年中央派他先期到东北开辟根据地而我留在延安、“文化大革命”中间几年他被“疏散”到江西而我被下放到位于湖南的中科院“五七”干校外,从没有分开过。因此,要讲的话确实有很多很多。但正因为要讲的话太多,反而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最近,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