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重大医疗事故危害人民的生命与健康,也会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运用刑法这个武器与之作斗争,无疑是必要的。我国的刑法,目前对重大医疗事故的定罪量刑尚无专门的条文规定,应当如何定罪量刑,在理论上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
医疗事故罪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医疗事故罪是 1997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修订刑法时新增加的罪名 ,原刑法对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 ,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 ,没有直接规定刑罚。少数重大医疗责任事故是比照适用玩忽职守罪等罪名处罚。虽然新刑法增加了医疗事故罪 ,但通过近几年来的司法实践 ,对《刑法》“医疗事故罪”中的“严重不负责任”“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 ,以及医疗事故罪的有关鉴定问题争议颇多 ,认识比较混乱。作者结合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 ,现就医疗事故罪在认定上的几个问题 ,提出个人的探讨意见。一、医…  相似文献   

3.
杨越人 《证据科学》2003,10(2):92-94
医疗事故罪是1997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修订刑法时新增加的罪名,原刑法对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没有直接规定刑罚. 少数重大医疗责任事故是比照适用玩忽职守罪等罪名处罚.虽然新刑法增加了医疗事故罪, 但通过近几年来的司法实践,对<刑法>"医疗事故罪"中的"严重不负责任""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以及医疗事故罪的有关鉴定问题争议颇多,认识比较混乱.作者结合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现就医疗事故罪在认定上的几个问题,提出个人的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4.
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因医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事故。医疗事故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经常发生,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医疗责任事故,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害是极为严重的。但我国刑法对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犯罪无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对这类案件难以处理。本文试就在我国刑法中设立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供立法参考。一、设立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必要性:医务工作人员从事医疗护理活动,是一种神圣职业,对病员的诊治与护理负有法律上的责任,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不得马虎草率。正是由于这一点,在法制日益完备的今  相似文献   

5.
袁剑湘  廖梅 《河北法学》2011,29(11):82-88
医疗事故罪在刑法上属于业务过失犯罪,具有定罪严、处罚轻的特点。对医疗事故罪适用刑事和解,可以通过医患双方和解过程所成就的教育感化和被害恢复,集中体现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精神和法律价值,对我国法治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司法实践中却鲜见这方面的判例,而与医疗事故罪极具相似性的交通肇事罪刑事和解的判例却多如繁星。医疗事故罪之刑事和解,既是刑法谦抑性原则的体现,也是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分析医疗事故罪的特点、对比交通肇事罪,探讨医疗事故罪之刑事和解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并就医疗事故罪刑事和解过程中的被害述说环节、和解处置措施等特殊问题提出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6.
建议增设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徐正辉一、目前处理重大医疗事故案件的差异近年来,少数医疗单位由于管理不善,一些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医疗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等严重后果,这种情况且有上升趋势,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由于我国刑法没有明...  相似文献   

7.
刑法、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司法机关受理的重大医疗责任事故案件日趋增多。因此,正确认识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的特征,分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惩治和预防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犯罪,保障医务部门正常的工作秩序,保护伤病员的人身权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点肤浅认识。一、明确医务人员在医疗事故中的责任,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按照医务部门的规定,所谓医疗事故是指:“凡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由于医务技术人员的责任或技术原因,发生了错误,造成伤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并引起功能障碍或增加严重痛苦等不良后果等,谓之医疗事故。”按医疗事故的性质,分为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按医  相似文献   

8.
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犯罪的罪名、构成要件和适用法律等问题,是刑法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作者根据国务院1987年6月29日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24条的规定,对这种犯罪构成的法定条件、适用法律、量刑幅度以及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作了初步的探讨。文章指出,这一规定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在重大医疗责任事故中构成犯罪的要予以刑罚惩罚。这是对我国刑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我国1997年刑法新增医疗事故罪,并为其配置“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然而,在十余年的司法实践中,这种法定刑配置结构逐渐暴露了其罪责刑不相协调的弊端,大大影响了刑罚效用的发挥,不利于惩治与预防医疗事故犯罪。为此,针对现行刑法中医疗事故罪法定刑配置的缺陷进行相应的修正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医疗事故罪是修订刑法新增的一条业务过失犯罪。由于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其犯罪主体的认识比较模糊 ,而且意见分歧较大。鉴于此 ,本文依据有关的刑法理论和医疗方面的行政法规 ,从犯罪主体的类型、特征和要件三个方面 ,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11.
冀桂清 《山东审判》2006,22(2):58-61
我国刑法第335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该条的理解与适用,目前在许多问题上还有较大的争议和分歧。为了正确认定医疗事故罪,完善医疗法制建设,本文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事故罪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一、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依刑法第335条的规定,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医务人员。但刑法并没有进一步明确医务人员的概念,而对医务人员的概念如何掌握是认定医疗事故罪的关键。医务人员是指一切在医疗机构工作的…  相似文献   

12.
《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中所谓“造成就诊人员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员身体健康”,即是正常所说的医疗事故。但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却为1989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而医疗事故的等级标准,是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罪的主要依据。因此,实践中查处医疗事故罪时,存在以下两个难点: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生活中,医务人员因极端不负责任而造成病人伤残、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有的已经构成犯罪,并追究了刑事责任。但由于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医疗事故"这个罪名,司法实践中的处理很不一致。同样的医疗事故,有的地方追究了刑事责任,有的地方未追究刑事责任,有的地方定这种罪,有的地方定那种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刑事司法的严肃性,也不利于人们对医疗事故罪的理解和防范。为求得理论和实践上的统一,也为不久的将来在刑法中增加这一罪名提供参考,本文就有关医疗事故罪的几个问题作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毕俊斌 《法制与社会》2011,(16):83+95-83,95
本文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的规定从犯罪主体、主观方面以及客观构成要件对如何认定医疗事故罪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也只有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才能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处理医疗事故事件。  相似文献   

15.
医疗事故罪是1997年修订刑法新增加的罪名,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近年来,随着医疗事故的频频发生,医患纠纷日益突出,医疗事故犯罪案件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医疗事故罪的认定中,医疗事故的鉴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明确医患双方当事人责任、妥善解决诉讼争议的关键环节.其结论决定着医疗事故的定性,也决定着是否立案侦查、  相似文献   

16.
关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践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酝酿已久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使变革中的医患制度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与中国今天的法治理念和司法实践相比,《条例》有些内容落后于人们的法治期望。为此,有必要对《条例》进行一些深入的法律思考。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四大不足(一)作为行政法规,《条例》的行政执法功能在一些主要方面未能体现出来。比如,关于医疗刑事责任的追究这样重大的责任问题,仍然缺乏可操作性。《刑法》第235条明确规定了“医疗事故罪”,即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员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员身体健康将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234条对此还有明确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有医疗机构16241家,床位2128831张,医务人员3014060人,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医疗服务系统。人民群众就医数量不断增加,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医疗后果不尽人意带来医患双方分歧的发生频率有所上升,医疗事故和纠纷处理所面临的情况和问题也更加复杂。建国以来,国家对医疗事故的处理大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建国初期处于探索阶段,医院普遍建立了医疗事故、差错报告登记制度,对事故的处理侧重于法律制裁,由法院直接受理,依刑法类推,对医务人员量刑较重,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事故处理的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医疗事故一般由卫生行政部门定性,法院在处理医疗事故案件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文革"的期间,对医疗事故的处理处于非正常阶段,医生和病人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保障。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建立健全,新宪法、刑法、民法等相继发布,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发布实施,使医疗事故的处理有了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和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人员的受贿罪的规定,与刑法的规定有不同之处,一是对受贿罪犯罪对象的规定在用语上不同;二是在受贿行为构成犯罪条件方面不同。显然,刑法和《条例》关于受贿罪的规定发生冲突。本文对冲突的存在、冲突的实质和冲突的解决作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9.
医疗事故罪是典型的业务过失犯罪,1997年《刑法》增设医疗事故罪以期更好的规制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本文检索该罪名设立以来至2013年9月30日,17年间我国医疗事故罪的判决文书和媒体案例40例为样本,年均医疗事故罪判决2.5起,平均量刑为1.60年,缓刑率45%,无罪率为5%,造成患者死亡的占95%。样本范围内,公诉案件占97.5%,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占77.5%,平均赔偿金额为101308.33元,呈现出判例数量极少且量刑异常轻微、主体多为基层医务人员、法官过度依赖鉴定意见、民事赔偿取代刑事责任等特点,以及在立法和司法上存在着诸多困境。本文以实证结果分析为依据,探索完善我国刑事医疗过失立法与司法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河 《天津检察》2008,(1):25-26
前不久,我院依法对辖区内被告人付某某涉嫌医疗事故罪提起公诉。此案是1997年新《刑法》确定“医疗事故”罪名以来,我市检察机关首次认定的涉嫌医疗事故案。该案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它不仅使患者增强了维护合法权益的信心,更关键的是给医疗机构敲响了警钟,对规范天津市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起到了一定作用。在本市司法实践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该案谈一谈医疗事故罪认定中相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