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父亲去世一年了,我常常回忆起他。他一生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工作。他勤政廉洁,一身正气;他为人正直,待人宽厚;他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在回想往事时,我总会有一些冲动,想写一篇文章纪念他,却又不知从何处下笔。因为父亲生前从不在家中谈论工作上的事,我们做子女的对他的了解也只限于家庭生活。父亲去世后,我整理了他的遗物,走访了他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5,(5)
<正>说起谷文昌,我和他非常有缘。1973年我到龙溪地区林业局上班,此后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了4年;1984年10月,我被派往他长期工作过的东山,担任县委书记。到东山工作后,我就想:老领导留下这么好的作风和生态,新时代的东山该如何继续发展呢?经过调研,县委领导班子决定从"五大基础设施、三大基地"抓起,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给一个同学打电话,聊着聊着,同学忽然说起一个名字,说你知道吗,他进去了。这个人曾经和我在同一间办公室,一起工作了三年,至今仍然零零碎碎地记得一些事。我刚和他一起工作的时候,有的同事就悄悄地告诉我:同  相似文献   

4.
郑培民同志已经离开我们10年了。10年来,每当回想起我协助郑培民同志工作,时常受到他的教诲,得到他的帮助;每当回想起和他朝夕相处、合作共事在一起的日子;每当回想起他担任省委副书记后,还经常来省政府机关看我,与我促膝谈心的情景,一幕一幕,宛如昨天,他那亲切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5.
<正>记得前年在兵团摄影工作会议上,李春林以投影的形式,向与会代表播放了他将要出的这本文化摄影著作的部分图片,就感觉他主题选得特棒,拍片和供稿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几年后的今天,当我接过他送我的这本书时,觉得沉甸甸的。我用了  相似文献   

6.
我的父亲刘德明,曾在红岩担任过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伙房的负责工作,今年(2005年)已经是百岁高寿。他给我留下的始终是那个印象:一百年只认一个“理”,矢志不渝。无论他在投入革命初,还是在共产党接管政权后;也无论在首长身边做事,还是远离组织独立坐阵;又无论是对待事业工作,还是处理家庭生活;更无论在掌握权力时,还是在离休归里后,一百年始终如一。当然,前几十年我是从他和妈妈王祝青以及长辈们那里听来的,后来我懂事后,亲眼所见的一切更加印证了这一点。正是如此,所以在他百岁寿辰时,将他对百年岁月的牵挂萦思整理成集,既算…  相似文献   

7.
2000年8月28日,廖志高同志与我们永别了,可他的身影却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和他在四川工作共事十多年,有很多事值得我去追忆,尤为让我难忘的是他关怀他人的真挚情怀,勇于承担责任、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这些都记在我的心间。今天,我们怀念他、尊敬他,将他的功德讲出来,除了表达我的怀念之情外,还有一种教育后人的责任在其间。1956年,川康合省后,志高同志先后担任四川省委第三、第一书记。刚合省时,他担任第三书记,协助李井泉负责省委的全面工作,同时还分管民族和农业工作。可以说,他分管的这两项工作,都干得…  相似文献   

8.
<正>曾被周恩来誉为我党早期“情报三杰”之一的胡底(另两位是李克农、钱壮飞)曾经两度和我在一个机关生活、工作和战斗,既是战友,又是我的领导。他虽然离开人间半个多世纪了,但在我脑海中的印象依然深刻。他在生活上与大家同甘共苦;工作中富有远见,善于团结同志;在对敌斗争中立场坚定,机智勇敢。胡底,安徽舒城人,受过高等教育,谈吐幽默,思路敏捷,多才多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1955年5月的一个晚上,我受团市委的委托,去接来广州视察团工作的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同志。等候的还有陶铸。耀邦晚上11时才到达,他先与陶铸谈了一会,然后转过来与我握手, 并说明天早上我到团市委,到时再说。接着,他便同陶铸一起走了,由省委负责接待他。次日上午8时,耀邦来到团市委,他说:“你们照常办公, 不用管我;你们有会要开便告诉我,我选择参加;如果我有需要找你们开会,我也会事先告知你们。总之,你们照常工作,我也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9,(7)
<正>我来自呼伦贝尔巴尔虎草原,是一名在基层服务的司法行政干警。1994年,我父亲转业到了呼伦贝尔市司法局,在接受公务员学习培训过程中,父亲特别认真,我记得特别深,有一次他抱着一摞书像一名小学生一样骄傲地告诉我他考了第一名。那一年我13岁,也就是在那一年我对司法行政工作有了朦胧的认识。我通过勤工俭学完成了4年的大学教育和5年的留学深造,  相似文献   

11.
张灵霞  郭玉奇 《先锋队》2013,(19):26-27
6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来到太原六十三中,见到了史建如校长。见到他时,他正在写《中国梦·校长梦》的论文,于是我们从他的校长梦开始聊起。"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我在育人中能找到;人生的快乐在哪里,我在工作中能找到。不是我矫情,在我内心最深处,我是真的爱着这些孩子,爱着我的工作。所以,作  相似文献   

12.
<正>马识途的革命生涯贯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年少时他便自许为革命家。他在《我爱我的祖国》一文中写道:“自上世纪三十年代投身革命起,我在出生入死的地下党工作中得到磨炼;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亲见一代读书人于艰苦卓绝中的气魄和风骨,也真切听到人民怒吼的心声和越吹越响的斗争号角……”  相似文献   

13.
秦国生 《红岩春秋》2014,(12):11-14
<正>1973年,童小鹏又回到中央统战部工作,直至退出统战部领导班子。我作为秘书服务在他身边,他像一本书,使我读懂了不少知识,认识了不少事物,理解了不少问题,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又回统战部在统战部,童小鹏不管官居何职,比他年长的,比他年幼的,比他官大的,比他官小的,都习惯亲热地叫他"小鹏、小鹏  相似文献   

14.
<正>陈建民是我最敬仰的一位老领导,他一心为公、清正廉洁、亲民爱民。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任襄汾县委书记,我在他辖下的广播站任站长。广播站是党的喉舌,为搞好宣传工作,我要经常参加县里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聆听陈建民书记在大会上作报告,至今仍记得他那清晰的思路、简洁的语言和热情的号召力。  相似文献   

15.
尤佳 《当代工人》2011,(15):50-50
别扭父女 我和我爸接触得很少,只有这样的印象:我小时候,管他要5元钱他给10元;我长大了,他时常问我钱够不够花。我小时候,他说有人欺负你,你就打他;我长大了,他告诉我儿子还是这句话;我小时候,他总是一身水泥灰进家;我长大了,他开始穿李宁耐克到处显摆。这就是我爸。  相似文献   

16.
陈伯纯同志在解放前的地下斗争时是我的领导,对我很有帮助;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全力扑在工作上,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我们一起多次受害;在我撰写《华蓥山武装起义与刘隆华》和《忘却不了的回顾(四川文化大革命)》两本书的过程中,多次给我寄书和资料,并找来有关同志座谈;他还专程到北碚来看我和老  相似文献   

17.
采访他之前,我查阅了他的档案,那里面的记载深深地打动了我。他参加工作40多年,几十次受到表彰奖励。挑主要的说吧,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出席过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三次当选为省劳动模范,不久前又荣获“吉林英才奖章”。他是省委命名的优秀共产党员,省第六次党代会代表,他作为一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着政府津贴……他可谓荣誉等身。 可当他坐在我的对面与我交谈的时候,我觉得他是那样让人敬佩又是那样普通。他的眼睛大而且明亮,我想那是因为他能明察秋毫所致;他的背略有些弯,我想那是他常年站在手术台前的纪念;他说起话来平缓温和,如春风徐徐,我想那是他的职业道德使然。  相似文献   

18.
我虽然没有和吕东同志在一起工作过,但同他很熟悉,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就是我国东北地区工业经济部门的领导人之一,而我又长期在工业经济部门工作,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初到北京工作后,开始对他有些直接的了解,改革开放后接触就更多了一些;二是吕东同志在我心目中是一位为人厚道,待人亲切,事业心强,思想开放,思路前瞻,既有学问又有经验的长者和老大哥,同他有共同语言,谈得来。早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吕东同志即奉命从老解放区调到东北地区工作,负责辽宁地区财经方面的领导工作。1948年10月,吕东同志被任命为东北人民政府工业…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23日,是李先念同志90诞辰。先念同志离开我们虽已7年了,可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位德高望重的良师益友,没有忘记在他领导下工作的日日夜夜。他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脑海里萦绕,唤起我对他的无限怀念。 建国初期,李先念同志任中南局代理书记兼管财经工作。我在中南商业局工作。1954年他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财贸工作。不久,我也调到粮食部工作。长期在他领导下工作,亲聆教诲的机会多。他是一位没有架子,平等待人,联系群众的好领导,也是我一生中接触最多、感情最深的中央领导同志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1981年8月16日上午,在大连八七疗养院一座高干病房楼里,我访问了时任总后勤部顾问的万毅老将军。万老高个儿,腰直,有精神,虽满头白发,但看不出已有74岁了。唯一令他心烦的是眼神不好,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也很微弱,影响了他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万老戴着银丝边框眼镜,想问题时眼睛就眯起来。当我向他说明来意后,他就像早有准备似的一五一十向我讲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