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竞争法)第8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商业贿赂中的“回扣”作为违法行为尚属首例。《竞争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本文笔者试从商业贿赂行为与回扣的含义,当前回扣表现、危害以及如何追究回扣法律责任等问题作一浅论。  相似文献   

2.
<正>"应国家法律要求,6月1日起使用互联网服务需进行账号实名。为保障百度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号实名验证。"近日,百度发布的一则讯息引起热议。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相似文献   

3.
刘燕 《前线》1993,(24)
回扣、佣金、折扣,都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本质不同。1993年9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  相似文献   

4.
维权热线     
正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能同时适用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3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合同法》第114条第一款又规定:  相似文献   

5.
《江淮》2011,(9)
2010年10月28日发布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施行。其中,针对国家考试组织作弊、替考等行为,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即: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  相似文献   

7.
亮点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严禁刑讯逼供在刑诉法中其实早有明文规定。紧随其后的是最高检、最高法的一系列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因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证言和陈述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去年,“两高i部”联合下发的《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更是在此问题上作了详细规定。但刑讯逼供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在不得刑讯逼供的条文里,这次修法要增加新规定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相似文献   

8.
<正>中央组织部在修订新《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的同时,还研究制定了《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为今后严肃处理不如实报告的行为划出了底线,为更加有效地强化查核结果运用提供了遵循。处分影响期分为"五级":受到诫勉处理的,半年内不得提拔或者进一步使用;受到取消考察对象(后备干部人选)资格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或者进一步使用;受到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免职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受到纪律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保护女职工劳动权益的相关规定有以下一些: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6条: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0.
边言 《支部生活》2008,(6):44-44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党组织进行选举时,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妨碍党员在党内自主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得阻挠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到场,不得强迫选举人选举或者不选举某个人,不得搞非组织活动妨碍选举,不得以任何方式追查选举人的投票意向。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相似文献   

11.
正1.对个人信息保护专门立法。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大势所趋。《个人信息保护法》应对信息发布和收集主体、信息公开方式、信息使用途径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个人信息安全,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设定行为红线,对违法侵权行为作出明确的处罚规定。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司法工作者难以根据现行法律进行准确评判,受害人也很难得到合理赔偿。2.实行网络后台实名制。近年来,网络的匿名性极大助长了网络暴力,对公民个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政府已宣布将“非典”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根据规定,政府主管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疫情;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收患病人员;患者及家属必须配合检查治疗。专家提醒,有关的法律依据十分明确,有关部门和公民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以法律头脑进行思考,在防治“非典”时,也要注意防止“非法”。无论采取什么方式解决问题,都必须依法进行: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接受有关检查、预防、控制措施。———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七条二、政府有关主管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疫情。———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二…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10,(12):46-46
一、不准索取、接受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本项是关于禁止党员领导干部通过索取、接受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的方式非法获取财物的行为的规定。这里所称"索取",强调获取财物的主动性。既包括主观上明示有关单位或者个人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5,(2)
<正>因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后,再次非法行医构成非法行医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六第一款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中第五十七条的规定,[非法行医案(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6,(2)
正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之前的规定有两个条件限制:一个是身份上的限制,必须是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另一个限制是利用工作、职务便利获得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医疗、教育、邮电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因为职务上的关系,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构成犯罪。《刑法修正案(九)》把这两个条件都去掉了,要求不仅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发展也带来了数据的共享,而数据中包含的个人信息被侵害的现状日益严重。审判实践中一般根据犯罪数额直接进行情节认定,个别非客观数额认定情形类案件,其判决结果一经作出即引发争议。规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适用的法律主要是刑法分则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而最新的两高解释中第五条关于对"情节严重"的认定有十项,其中第一至三项是本文重点探讨对象。首先,针对法益评价,本罪保护的是公民个人人身财产权益以及社会属性法益的结合;其次,公民个人信息在认定上应当和个人隐私权、电子数据等区分,因为根据定义它更强调可识别性;最后,对"行踪轨迹"的深入探讨再结合案例法条分析,利于在今后适用时能更准确的在主观层面进行限制,以防滥用,从而违背刑法谦抑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最近正式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在广告责任方面做了重大修改。该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  相似文献   

18.
收受回扣以贿赂论处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同反不上当竞争法》,并于12月1日起实施。通过人大的立法,对“回扣”有了明确的说法。该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12)
正《刑法修正案(九)》加强了对网络犯罪的关注,增加了3个罪名,即"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完善了惩治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形成了惩治网络犯罪的高压态势。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对"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作为公司特定阶层的董事,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以公司利益作为自己行为和行动的最高准则,不得追求自己和他人的利益。于是,董事对公司所担负的忠实义务便浮出了水面。一、我国法律对董事忠实义务规定的缺陷我国公司法规定了董事、经理对公司所负义务,并设有追究公司经营者违反义务须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但与其他国家较发达的公司立法相比,我国公司法关于董事忠实义务及责任的规定并不完善。具体表现如下:1.第61条第1款:“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