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Huang FY  Cai WX  Zhang QT  Tang T  Wu JS  Wang JJ 《法医学杂志》2006,22(4):288-290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精神分裂症违法者犯罪案件中的运用。方法多中心收集被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分裂症犯罪嫌疑人,完成量表评定,同时将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进行三级划分。结果小部分组、部分组、大部分组量表评定总分的平均分依次升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1.16±4.17、25.87±5.43、29.35±4.60;量表共18个条目均与评定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从0.154至0.590不等;因子分析得到6个因子,能解释68.485%变异。结论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内部构建合理,在精神分裂症违法者犯罪案件中,其评定总分能有效反映三级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之间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司法鉴定中的运用。方法多中心收集73例被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完成量表评定,同时将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进行三级划分。结果小部分组、部分组、大部分组量表评定总分的平均分依次升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2.00±2.24、27.46±5.46、31.94±4.93;量表共15个条目与评定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从0.233至0.661不等;因子分析得到7个因子,能解释76.306%变异,判别分析结果表明68.5%的样本能被正确划分。结论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内部构建合理,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司法鉴定中,其评定总分能有效反映三级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之间差异。  相似文献   

3.
Liu KC  Ye SC  Zhang QT  Cai WX 《法医学杂志》2007,23(2):114-116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限定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强奸案件中的运用。方法用《精神病人限定责任能力评定量表》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77例强奸案例,完成了量表评定,同时将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进行三级划分。结果小部分组、部分组、大部分组量表评定分逐渐升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量表共16个条目与评定分相关,相关系数从0.265至0.611不等,因子分析得到7个因子,解释75.784%的变异。结论精神病人限定责任能力量表内部构建合理,在强奸案件中其评定总分能有效反映三级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之间差异。  相似文献   

4.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精神发育迟滞违法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精神发育迟滞者违法案件中的运用.方法 收集精神发育迟滞者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案例96例,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按量表手册进行评分,并与专家鉴定结论 进行比较.结果 按照量表参考划界分分组,无、限定和完全责任能力评分分别为(12.25±2.06)、(28.62±4.57)、(44.41±5.17)分,三组间及两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量表各条目评分与总量表分间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主成分分析得到5个因子,可解释70.919%的变异;判别函数回代92.7%的样本划分正确. 结论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的信效度良好,可作为司法鉴定相对可靠的客观依据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的信效度进行多中心研究。方法:在国内四地七家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取样,对被评定为限定责任能力的案例按量表手册进行评分,并与各中心鉴定专家按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受损大小将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所作的三级划分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702例案例,根据专家意见限定责任能力分为三级:小部分责任能力组、部分责任能力组和大部分责任能力组。小部分、部分和大部分组量表均分分别为21.32±3.85、25.91±5.69和29.54±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量表各条目与总分相关系数在0.27~0.61之间,再测信度为0.85,评分者一致性kappa在0.5~0.91之间;主成分分析提取六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7.26%,主要反映被鉴定人的作案预谋、作案动机、作案后的行为表现、反映精神疾病对被鉴定人自我状态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案发前被鉴定人面临的环境及其反应程度;判别分析显示,作案动机、对作案时间的选择性、作案后逃避责任、检验或审讯时伪装、对作案行为的罪错性认识、自知力损害和自控能力损害纳入判别式,回代正确率为62.3%。结论《精神病人刑事限定责任能力评定量表》构建合理,有较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6.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编制能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客观分级的评定工具。方法结合国内外有关的鉴定理论与实践报道,参考国内外的类似评定工具编制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DCRRS);并对该量表进行回顾性测试,分析其信度和效度。结果《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构合理,其界限值所划分的不同法定能力等级与专家鉴定间也高度一致。结论DCRRS对于客观地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分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编制能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客观分级的评定工具。方法结合国内外有关的鉴定理论与实践报道,参考国内外的类似评定工具编制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DCRRS);并对该量表进行回顾性测试.分析其信度和效度。结果《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构合理.其界限值所划分的不同法定能力等级与专家鉴定间也高度一致。结论DCRRS对于客观地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分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暴力案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暴力案件中的使用情况。方法对103例暴力犯罪案件中的被鉴定人分别使用《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暴力作案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并同专家结论进行比较:使用BPRS对精神症状评分:对被评定为限定责任能力的案例进行三级划分。结果量表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ICC=0.9073:全量表同质信度Cronbachα=0.9572,分半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和0.991,二者相关系数r=0.969。《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总分和《暴力作案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总分相关较高.r=0.946。量表结论与专家结论的一致性高,Kappa=0.95。限定责任能力案件得分与专家分级意见的一致性高:Kappa=0.97。《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总分和BPRS总分相关性高,r=-0.797。结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暴力案件的鉴定中具有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责任能力评定中的扩展运用价值。方法采用DCRRS(内容包括现实作案动机,先兆,诱因,时间、地点、对象、工具选择,作案时情绪反应,作案后各种行为表现,生活自理能力、工作学习能力、自知力、现实检验能力损害和自我控制能力等)对108例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评定并与专家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DCRRS各条目间及其与总量表分间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0.145~0.944,P〈0.001),分半信度为0.868。根据DCRRS参考划界分分组,无、限定和完全责任能力3组间及两两间量表总分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DCRRS与专家鉴定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958,P〈0.001),经判别方程回代具有较高的正确率(97.2%)。结论DCRRS的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辅助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
限定责任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等级之一,是刑事责任能力评定工作的分歧点和争论的焦点。鉴定实践发现,同样被评定为限定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其辨认或控制能力的削弱也存在明显的程度差别,但目前我国有关刑事责任能力评定却未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细分和量化,不能直观地反映限定的程度,即辨认或控制能力削弱的幅度,给量刑工作带来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协调和谐。对限定责任能力进一步分级和量化,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真正解决。作者就限定责任能力分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大部分责任能力(接近完金责任能力)、部分责任能力和小部分责任能力(接近无责任能力)的再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患者限定责任能力评定分级依据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Cai WX  Shao Y  Guan W 《法医学杂志》2004,20(3):145-149
目的研究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分级的依据。方法根据责任能力的程度将92例限定责任能力案例分为三组,进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三组在作案类型和责任能力量表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反映作案预谋和准备的因子1在所有因子中最重要;作案现实动机、作案时间选择性、作案当时情绪、对作案行为的罪错性认识、生活自理能力损害和现实检验能力损害可以作为限定责任能力分级的判别因子。结论限定责任能力可以被划分为三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量表在非精神发育迟滞精神障碍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收集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案例87例,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按照精神障碍者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量表(CapacityofSexualSelf—defenseAssessmentScale,CSSAS)进行评分,并与专家鉴定意见进行比较。结果按照专家鉴定意见分组,有性自我防卫能力组、性自我防卫能力削弱组和无性自我防卫能力组的CSSAS评分分别为5.97±5.83、32.22±10.15、61.60±13.02,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量表各条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9~0.91,全量表的Cronbachd系数为0.96,拆半信度Cronbach理系数分别为0.94和0.91,两部分的相关系数为0.94。按照原始界值分,量表评定结果与专家鉴定意见的Kappa值为0.32(P〈0.01),重新划定界值分后.两者的Kappa值为0.84(P〈0.01)。因子分析共提取2个因子,方差解释率分别为46.15%和28.93%,判别函数回代94.30%的样本被正确划分。结论CSSAS可应用于非精神发育迟滞精神障碍患者的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但应重新修订界值分和因子的权重。  相似文献   

13.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研究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影响因素。方法用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的精神病人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对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2001年鉴定的159例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件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该量表的绝大多数条目在不同责任能力组差异均达统计学显著性水平,对作案行为的罪错性认识、作案现实动机、自我控制能力损害、自知力损害、作案时间选择性、现实检验能力损害、生活自理能力损害、工作或学习能力损害等是影响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主要因素,以对作案行为的罪错性认识、作案现实动机、自知力损害等因素更为明显。结论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可为精神病人责任能力评定提供相对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Var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women with psychopathy tend to commit crimes that are less violent than those of psychopathic men.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address the influence of psychopathy on the crimes committed by female offenders. A national sample of female offenders found NGRI or of diminished responsibility and at risk for criminal recidivism (OPG patients) was compared with a sample of female offenders who were convicted and imprisoned. Results of thi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female offenders indicate that psychopathy is a transversal psychopathological dimension which may or may not be associated with other mental disorders. In both samples, the most commonly reported offenses among women with high PCL‐R scores were minor offenses, not particularly violent, but they appear to be related to typical psychopathic features such as superficial charm, pathological lying, and manipulation.  相似文献   

15.
Characteristics of mentally retarded criminal offenders in Northern Taiwa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riminal behavior in mentally retarded individuals remain largely unstudied.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sought to establish a set of reference of crimina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in an ethnic Chinese mentally retarded group.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forensic psychiatric evaluation of 32 mentally retarded offenders. Of the 32 offenders, only four (12.5%) cases were female. Mean age at the time of the offenses was 31. By IQ testing, 23 (71.9%) of the group fell into the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range, seven (21.9%) into the moderate mental retardation range, and two (6.2%) into the severe mental retardation range. Nineteen (59.3%) of the group also suffered from additional mental disorder. Eight (25%) had definite neurological deficit. Fourteen (43.8%) were repeat offenders. A total of 24 (75%) of the offenders had committed crimes against property, with 13 having committed petty theft. Furthermore, the pattern of offending shows differences from that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r other mental disorders. The property offenses, especially petty theft and arson, were frequently seen. There was no noteworthy above average frequency of sexual offen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