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私权是人格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利,我国法律缺乏对隐私权的直接规定,只将其纳入名誉权范畴,导致法律无法有效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立法经验,针对我国当前隐私权保护的不足,提出隐私权应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身权利,并对隐私权定义、范围及其与名誉权、知情权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通过宪法和民法进行合法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知情权是股东应该享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力.2005年<公司法>明确规定了股东享有知情权,但是在股东知情权行使的条件以及股东知情权诉讼的程序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导致股东知情权保护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只有从知情权的含义、内容和理论依据出发,发现我国<公司法>在股东知情权规定方面存在的缺陷,寻求具体的完善措施,才能切实保护股东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3.
行政资讯公开制度是以公民知情权为法理根据,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必备法律制度。目前,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规定公民享有知情权并制定政府资讯公开法或相关法律。而我国当前行政资讯公开制度依然欠缺,有待于加大立法力度,以完善其制度。  相似文献   

4.
隐私权与知情权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和知情权是公民两项重要权利。处理二者关系,既要重视保护公民隐私权,也要维护大众的知情权。个人隐私权是静态的消极权利,是私权利。大众知情权是动态积极权利,是公权利。当二者发生矛盾冲突时,必须遵循公法优先和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同时兼顾公民个人隐私权。  相似文献   

5.
论知情权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知情权是公民应当享有的重要的宪法权利,国家应当予以充分保护。然而,当前知情权在我国尚来得到很好的保障,应当协调其与相关权利的关系,通过制定专门法律、修改现有法律加以充分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柏淑清  黄静 《工会论坛》2003,9(6):112-113
行政知情权只是保证了公民了解和监督法律执行过程中的情况,还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公民的法律制定中的参与和监督,这就是立法知情权及其制度设置--立法公开制度.但是目前我国的立法公开制度还在探索当中,对公民立法知情权的保护没有形成法律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表达自由作为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外延显然宽于言论自由.表达自由不仅是思想自由的外在化、公民知情权的延伸,而且也是公民监督权的表现.表达自由的价值形态主要表现在自由、民主、控权和自治等多向度.表达自由的保障主要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立法保护、强化程序保障、正确界定政府限制表达自由权行使的的界限、维护公民的结社自由、落实宪法诉讼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公民的知情权问题是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文章从界定知情权的内涵、性质、法律特征入手,介绍了英国和美国知情权的保护制度及其特点。通过分析我国知情权的现状,提出英美知情权制度对完善我国知情权保护制度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浅论公民的知情权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 ,公民的知情权仍属新鲜事物 ,目前尚未明确地为法律所保护。但是从人权发展的现状及我国法治建设的角度来看 ,保护公民的知情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知情权浅析     
知情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只有知情权这个前提实现了,才谈得上有序的、有效的公众参与,才谈得上政府和民众的沟通、互动,在我国,以宪法、法律形式对公民知情权加以保护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