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陈云在共产国际汇报的俄文记录稿,有关人员整理并在《共产国际》俄文版刊发了《中国红军的“铁流”》。在俄文版《中国红军的“铁流”》基础上,有关人员进一步整理并在《共产国际》中文版刊发了《英勇的西征》。《英勇的西征》是在国际上全面介绍中央红军“西征”的最早中文文本,弥补了俄文版《中国红军的“铁流”》存在的不足。《英勇的西征》成功构建了红军长征话语体系,经过1954年的修改,更成为红军长征史书写的范本。《英勇的西征》留下了研究土城之战、飞夺泸定桥、长征期间兵员补充、红军政治工作、基层干部配备以及日本对华渗透手段的珍贵史料,也为揭穿王明在《中共50年》中的肆意抹黑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
《论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核心词精简却含义丰富,特别是"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论语》的精髓。论语的主要英文翻译者利阿瑟·韦利、辜鸿铭等人,从各自的翻译角度,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对"仁"进行了不同风格的翻译。今天推动和发展《论语》核心词汇的精确翻译,旨在更精确地传播中华文化,使之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论语》的基本精神“仁、义、札、智、信”,不仅是伦理之道,而且也是经营管理之道。2007年是胜利油田的“和谐文化建设年”,胜利油田采油院把学《论语》引入到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中来。《论语》赋予采油院和谐文化建设新的生命力与形式。  相似文献   

4.
《弟子规》不仅仅是启蒙养正、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而且也是领导干部修身养性的参考读物。领导干部应当将《弟子规》中蕴含的丰富领导思想与现代领导的素养塑造相结合,将《弟子规》之训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传统优秀文化之“体”造现代领导素养之“用”,对事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文心雕龙·养气》篇为本,结合其它篇章,探讨了刘勰“气”之思想来源,“气”之概念在中国思想史及文艺理论史中的流变。文章认为,《养气》中“气”为“元气”,即生命力,是物质性与精神性兼具的,充塞于天地之间,形诸作家作品的万物之本。  相似文献   

6.
多角度审视布莱克力作——《老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虎》一诗是英国18世纪著名诗人威廉·布莱克杰作之一。该诗也是布莱克著名诗集《经验之歌》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它同《天真之歌》中的《羔羊》一诗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了一幅诗的双连画”。这两首诗歌忠实体现了布莱克的哲学思想和创作主题。“他认为人生有两个方面,即天真与经验,……人就是从天真阶段走向经验阶段的。这两者之间有着特殊意义的循环,而且成人经历史兼有之。”在《羔羊》中,诗人歌颂自然界中的天真、淳朴、和善;而在《老虎》中,诗人向读者揭示的是神秘、暴力、恐惧。诗人在表现这个主题中显示出他的杰出诗才。他的谴词…  相似文献   

7.
“神转不回”出自《素问·王版论要》,恽铁樵《群经见智录》曾把它称之为《内经》之“总提纲”,由此可见它有着极其丰富和精深的内涵。 本文试从圆道说对“神转不回”的蕴涵作如下探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神转不回”和圆道说的基本意义 《素问·王版论要》曰:“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内经》中“神”的含义十分广泛,而这里的“神”,是指五脏六腑之神机以及其外在表现,它可以从色脉上加以诊察。如两目精明,面色光华,六脉调和,语声有力等现象统称为“有神”,这就意味着健康。因此,“神转不回”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生理机能的抽象概念。在常态之中这种生理活动的总  相似文献   

8.
《学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其文虽只有一千两百二十九字,但却被奉为中国儒家学术思想中的经典之作,是先秦学习思想的集大成。众多学者们分别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角度研究其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各有其侧重及当代价值。撇开其他研究角度,仅就教育学领域对《学记》的研究而言,存在着过于强调“教”而忽视“学”之不完善性。通过对《学记》通篇的仔细研读可以看出,“以学为本”的“学本论”思想是全文的主线。  相似文献   

9.
《律师文摘》是以律师为主要读者的大型文摘类连续出版物,由江平、梁定邦、张思之、邓正来、贺卫方等组成编委会,中国政法大学的孙国栋先生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文摘》以“提升律师人生境界,提高律师业务水平”为宗旨,以“促进中国律师业的成熟与进步,推动中国民主与法制化进程”为己任,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编辑理念,博采众家之长,汇萃中外经典,竭诚营造中国律师的精神家园和权威论坛。选文突出思想性、国际性、前瞻性,因而吸引着法律学术界和实务界人士的关注。有学者说,你要知道如何做人,就要看《读者》;你要知道如何作文,就要看《读书》;你要知道如何做法学家,就要读《法学家茶座》;你要知道如何做律师,那就要看《律师文摘》。  相似文献   

10.
《素问·热论篇》中有几处经文排列颇有不妥之感,试析疑如下。 篇首黄帝愿闻“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之状,下文当是歧伯具体说明热病单经受邪和两感于寒的情况,但中间却插入“病遗”、“食复”内容。这样,不仅答非所问,且条文体例亦失严密性。易使人误以为“病遗”、“食复”仅为单经受邪之热病所发生。其实无论单经受邪,还是两感于寒,如护理不当,皆可发生“病遗”、“食复”,而且临床上更多见于两感于寒之热病者。由是,若将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热切地关注着他笔下的每一个"立功名于天下"、在俗世中实现着个体价值的人,使他们以其独有的个性风格、人格力量与生命价值一次又一次地张扬起理想的风帆,不断的超越自我、实现自我,将个体价值擢拔至生命的最高,使《史记》中到处都洋溢着对个性意识的张扬与追求。  相似文献   

12.
梁治平先生的《死亡与再生:新世纪的曙光》一文对伯尔曼先生的《法律与宗教》一书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篇代译序,它更是一篇《法律与宗教》中国化了的预言性文章.文章不乏真知灼见,虽属说理性文章,但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见解力不仅为我们概述了《法律与宗教》一书的思想精髓,而且为我们开启了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法律与中国宗教的大门.文章中富有深刻思想性的“我们的危机”的观念,不仅对《法律与宗教》一书中所提的西方的“整体性危机”一词有了中国化的透视,而且也形成了对生活于现代法制下国人的警醒.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不断增多,在各种“严打”整治斗争中,都将这类犯罪作为严厉打击的重点对象之一。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依法准确地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面临着诸多难题,表现在立法上:罪名设计缺乏前瞻性和完备性;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刑罚设置轻;缺乏对财产刑的规定。因此,要依法打击和预防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首要任务就是要完善法律,提高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量刑幅度,增设财产刑。  相似文献   

14.
从“钱学森之问”的视角看“概论”课实践教学,可以发现“概论”课实践教学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1)对实践教学在“概论”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2)教学环节形式单一,内容单调;(3)执行的随意性强,缺乏规范性管理。深化“概论”课实践教学改革,需要在“尊重的教育”理念下实施,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共产党宣言》的多种汉译本中,中共中央编译局译本是目前在中国大陆广为流行的通译本。关于编译局译本,应该澄清两个问题:其一,它最初是在1964年出版的,1958年译本不是编译局译本,而是唯真译校本;其二,它的母本并非俄文本,而是德文本;实际上,在《宣言》的汉译史上,根本不存在母本或主要母本是俄文本的任何译本。历史地看,现行人民出版社《宣言》单行本版权页上标示的"1997年8月第3版"存在模糊之处,有说明甚或更改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集体研究"本是民主决策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但是在实践中却逐渐异化为某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有效手段和逃避犯罪处罚的"挡箭牌"。本次两高出台了《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其中对"集体研究"型渎职犯罪的责任认定作了规定,这为有效打击这种类型的犯罪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理欲之辨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古老命题。程颐承认“人欲”的客观存在,但反对过分的欲望。他认为“人欲”出于“私心”,“天理”出于“道心”,二者不可并存,因此提出“损人欲以复天理”。戴震的一句“以理杀人”为这个被后世非难最多的主张盖棺论定。“存理灭欲”一方面是个人的情感意念从世俗环境中超拔的净化过程,表现出理学道德的纯洁和崇高;另一方面被统治者利用后,被理解为对自然情欲的谴责和对道德教条的屈从,从而大大削弱了理学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住宅不受侵犯权自入宪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其内容的界定更是缺乏相应的研究,以至于当前这一权利在现实中呈现理解混乱、保护不利等状态。文章从实定法和学界争论入手,以现实情况为出发点,在对相关案例进行研讨的基础上,对“住宅”、“不受侵犯”各自意义进行了归纳,并得出了将个人在住宅内的安定和平稳作为界定标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任何译文都是译者有目的地选择的结果。在翻译文本的选择中,译者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同时又受到诸多因素如“意识形态”、“历史内需”、“文化语境”和“个人意识”等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0条,“身体健康”是人民警察应当具备的必要条件之一。警察体育课也是公安院校学员的必修课程。警察体育课属于体育学科,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体育精神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体育精神的内涵与警察职业道德精神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警察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两课”、法律课等其他课程一起,立体地、全方位地培养学员正确的道德观念、精神风尚,从而逐步提高学员的自身素养,培育学员的警察职业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