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中国留美学生为主体的海外保钓人士发动了捍卫钓鱼岛主权的保钓运动,他们发动了一系列的集会、游行和示威来抗议美日之间的私相授受。保钓运动对他们有深远的影响,他们中很多人日后都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1974年,为抗议菲律宾、越南西贡政权侵占中国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台湾留美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保沙运动”.“保沙运动”期间,留学生创办杂志刊物、举办座谈会、宣传西沙和南沙的地理和历史、成立保沙组织、发动游行示威,维护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沙运动”和保钓运动一样,都是海外留学生自发的爱国运动,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都为中国统一运动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洪鸿 《台声》2010,(9):14-16
8月21日至22日,台湾同学会在中国革命历史名城南昌举办了“纪念保钓运动40周年.促进两岸学界交流”研讨会。当年参与“保钓”、“统一”等爱国民主运动的近百名亲历者们,从世界各地会聚到这里,隆重纪念这场被誉为海外“五四运动”的“保钓运动”,共同回顾当年亲历“保钓运动”的峥嵘岁月,畅谈当年参与“保钓运动”的心路历程,“弘扬“保钓运动”的精神,探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径,激发实现中国统一、  相似文献   

4.
1970年底,由于台湾的报纸披露美国要把钓鱼岛(台湾称为钓鱼台)归还日本,引起旅居美国、加拿大的台湾留学生的强烈不满,激发了他们爱国保土的热情,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这场运动迅速扩大到港澳学生和华侨中,迅速扩大到欧洲、日本的台港澳留学生中,甚至扩及到台湾,在台湾造成很大的影响。 经过这场运动,广大台湾留学生提高了觉悟,认识到只有国家统一,增强总体国力,我们才不会被帝国主义欺负。于是“保钓运动”把重点转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在1971年底发起了“中国统一运动”。“中国统一运动”是“保钓运动”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裴高才 《世纪行》2012,(9):44-48
8月15日,香港保钓人士成功登上钓鱼岛后,“保钓运动”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闹话题。可是,时下人们叙介保钓历史,往往忽视了这一细节:最早吹响“保钓运动”号角的是著名爱国学者胡秋原及其创办的《中华杂志》。在此,笔者仅就撰写《胡秋原全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前后.采访传主以及当年“保钓”当事人田长霖、刘源俊、王晓波诸君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作如下补正。  相似文献   

6.
刘大任的“保钓三部曲”小说均以曾参与保钓运动的知识分子为主人公,融入大量自传性材料,注重对知识分子追寻道路与思想困境做社会历史分析,深度呈现知识分子介入革命实践的历史真相。这些作品在文体实践上采用多声部、多视角的叙事形态,是有感于保钓运动的意义陷落于当下历史视野中的危机,着意于还原历史真相,并隐含着对年轻世代的召唤结构。本文以这三部曲为分析文本,探究其思想轨迹及文体实践,致力于把握作品背后复杂的精神感受与思想脉动。  相似文献   

7.
在2012年的“保钓运动”中,国内短时间内爆发的爱国情绪让世界震惊,同时“保钓运动”当中出现的个体或群体性暴力事件也引发了媒体和民众的普遍关注.本文尝试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对“蔡洋事件”和其背后反映出来的群体性事件进行深层次解读.  相似文献   

8.
胡颖 《小康》2005,(3):55-55
留学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留美”成了“留学”的代名词。很长时间,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当中,留美学生占据了庞大的比例。中国留学生将追求、人生、情感、幸福和痛苦都留在了那片名叫美利坚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9.
中国留洋首倡者——容宏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据说先后有近百万之众。据说早在1817年,已有一位中国人到达美国东部康乃狄克州康威尔镇的“海外布道学校”学习,以后至少有5位中国人在那里读书。但有正式资料记载的留美学生是1847年的容宏和1872年至1875...  相似文献   

10.
论科学救国思想的发轫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14年12月,杨铨在《留美学生季报》冬季号上发表《科学与中国》一文,奏响科学救国思想的序曲。1915年元月,《科学》杂志创刊号面世。《发刊词》和任鸿隽《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一文,再次发出科学救国的召唤。留美学生发自太平洋彼岸的召唤,立即在国内引起共鸣和反响。蓝兆乾奋起响应,发表《科学救国论》。科学救国论者实际上是20世纪中华民族的群体先知和重要的思想向导。  相似文献   

11.
海燕西北飞     
黄瑞我 《台声》2000,(11):39-40
今年是“保钓运动” 30周年。台湾同学会在兰州举办“西部开发考察暨两岸关系座谈会”,我们接受邀请参加会议。会后,从兰州出发西行,经武威、张掖、嘉峪关到敦煌,再从河西走廊,走访了丝绸之路中段,为期 10天。 一     8月 7日,会长林安中先致开会词后,由副会长林盛中主持会议。甘肃省领导人先讲话,表示欢迎及支持,并介绍甘肃省历史现状和前景。甘肃省处中国地理中心,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对外开放有辉煌的历史,在中西交通文化交流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现在正为开发大西北努力准备。     来自美国的沈己尧教授首先…  相似文献   

12.
保钓归来不算完应有长远计划李义强(世界华人保钓联盟秘书长):“8·15”行动是由“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和“世界华人保钓联盟”联合展开的行动。我们民间保钓运动分为“常规的行动”和“针对性的行动”,这次是一次针对性的行动,是针对日本近期不断挑衅的还击。  相似文献   

13.
1937年抗战爆发后,全中国都投入了这场反侵略战争之中。远在大洋彼岸美国的炎黄子孙,纷纷起来声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在纽约,以司徒美堂为首的爱国华侨首先奋起支援祖国抗战,广大中国留美学生也开展了抗日救国运动。我那时在美宾夕法尼亚大学读研究生。正在纽约写毕业论文,亲身参与了这一运动,往事至今记忆犹新。美国人民对中国抗战深表同情,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中国媒体集中报道的一条新闻——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发布的"开放门户"报告显示,在2010/11学年度,美国共招收国际留学生723277人,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为157558人,比上一学年度增长23%。这意味着自去年留美学生数量首次超过印度以来,中国连续第二年成为赴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七十年代初,来自台、港的中国留美学生、学人曾经掀起过一个声势浩大的保卫钓鱼岛列岛主权的运动,并很快发展成为蓬蓬勃勃的“中国统一运动”,高潮持续到一九七六年,尔后逐渐转变成不同方式进入了另一个阶段。这一运动不仅是前此二十多年海外及台湾知识分子思想发展史上一个突破点和转折点,而且在海内外炎黄子孙  相似文献   

16.
李耀曦 《春秋》2012,(2):8-11,1
提起中国最早的庚子赔款留美学者,人们首先会想到大名鼎鼎的胡适博士。其实当年胡适不过在第二批留美学生中名列第55名而已。在宣统元年首批留美生之中,山东的王长平是中国第一位留美博士,他还曾是毛泽东就读湖南第一师范时的老师。只可惜这段厉史早己被湮没。  相似文献   

17.
滋根基金会     
滋根基金会是由香港和台湾的留美学生发起,于1988年在美国纽约成立的民间团体。该会的理念是给中国处在逆境中的根苗提供一点滋润,以表达海外华人的一片心意。截至目前,全球共有美国滋根基金会、台湾滋根基金会、香港滋根基金会和北京滋根基金会4个滋根姊妹团体。  相似文献   

18.
一、“保钓运动”的起因钓鱼台群岛位于邻近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大陆礁层的尖端近处,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但是,当60年代后期联合国亚经会将中国黄海、东海大陆架礁层蕴藏大量石油的消息通知有关各方以后,日本、南朝鲜和台湾国民党当局分别偷偷地和美国各石油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合同、日本同时向羌国提出“索还”琉球群岛的要求,要凭借当时美国托管琉球的行政区域向台湾当局索取钓鱼台群岛,并公然唆使琉球警察驱逐钓鱼台群岛上的中国渔民,设立日本界碑,强行占据了钓鱼台群岛。美国政府竞无视钓鱼台群岛历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事实,同意了日  相似文献   

19.
凌洁 《观察与思考》2008,(22):62-62
我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毕竟只要你有才华终有一天会遇见你的伯乐,就不会被埋没。也有人说:“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是:你甘心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在多长时间内被埋没,与你的才华是成正比的。“如果有一天,你不甘心了,彻底绝望了,人性中的暗物质一旦集中爆发,善良、光明、美好的一面就会被积怨、愤恨、丑恶所吞噬。电影《暗物质》以1991年发生的中国留美学生卢刚枪杀导师的真实事件为蓝本,是一出因人性中的暗物质冲破临界而酿成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唁电     
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馆转程君复教授治丧委员会:惊悉我会理事、全球华人反“独”促统联盟会长、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会会长、美国费城天普大学教授程君复先生不幸于2005年9月21日病逝,谨致哀悼,并向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程君复先生生前关心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事业,是公认的著名爱国人士。长期以来,程君复先生奔走于世界各地,积极投身全球反“独”促统活动,致力于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上世纪70年代,程君复先生投身“保钓运动”,2000年在华盛顿发起成立了全球华人反“独”促统联盟并当选为会长,2003年又在芝加哥被选为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