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以色列向哈马斯发出最后通牒以色列5月24日表示,如果哈马斯在今后6个月内仍不承认以色列,以色列将开始单方面撤离行动并划定巴以最终边界。  相似文献   

2.
高容 《党建文汇》2006,(4):18-18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色列国防部长莫法兹称,哈马斯已经就如何管理巴勒斯坦政府向伊朗征求了意见,巴勒斯坦新政府的哈马斯领导人也接受了伊朗的培训。以色列认为,哈马斯目前谋求加强同伊朗的关系,重点放在财经、技术和政治支持上。伊朗方面提供的培训项目中,治国之道会是首要议题。哈马斯虽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拥有行政、慈善、政治和军事等职能机构,但长期武装斗争的经历让哈马斯很难马上实现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同时,理财能力也会是重中之重。哈马斯此前虽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开办了包括缝纫厂、编织中心和农场等在内的少数机构,但要经营一个国家靠这样的经验显然不够。  相似文献   

3.
徐占伟 《党课》2007,(9):76-79
7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呼吁重启中东和谈,由巴勒斯坦紧急政府、以色列及部分阿拉伯国家共同参与,但没有提及另一重要力量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而现实情况是,6月10目以来,巴内部两大派别哈马斯与法塔赫(民族解放运动)的内乱使兄弟阋墙,同室操戈。目前,哈马斯控制加沙,法塔赫占据约旦河西岸,法塔赫领导人阿巴斯宣布成立紧急政府,但哈马斯拒不承认,巴勒斯坦出现了两个“政府”对峙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大事     
阿亮 《新湘评论》2004,(5):41-41
以色列暗杀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 3月22日清晨.以色列出动武装直升机.发射了3枚火箭弹.“定点清除”了在清真寺刚刚做完“晨祈”的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艾哈迈德·亚辛,1936年出生于加沙,是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突然发动代号为"铸铅"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进行猛烈打击.以色列何以在此时作出如此大的动作?以军对哈马斯的打击到底有多大成效?受到重创的哈马斯又将如何选择未来?……  相似文献   

6.
贾自欣 《党课》2014,(18):54-59
今年7月,巴以冲突再度升级。7月8日,以色列展开了代号为“护刃行动”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动用海、空两方面力量对哈马斯所控制的加沙地区的150个目标进行了打击,仅20多天就造成巴勒斯坦方面1300多人死亡、7600多人受伤。哈马斯则向以色列发射了超过130枚火箭弹还以颜色,并在以色列先行接受的情况下拒绝了埃及提出的停火倡议。此次冲突已经成为近几年来巴以之间最为激烈的一次军事冲突,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大事     
(2004年3月21日至4月20日)以色列暗杀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3月22日清晨,以色列出动武装直升机,发射了3枚火箭弹,“定点清除”了在清真寺刚刚做完“晨祈”的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艾哈迈德·亚辛,1936年出生于加沙,是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  相似文献   

8.
“只要以色列的侵略存在一天.哈马斯就会打一天.”这句话早已成了哈马斯各个领导人与媒体的“经典对白”。然而.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领导人斯耶姆表示,哈马斯如果赢得1月举行的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最近接二连三遭到巴勒斯坦极端主义分子自杀炸弹的袭击,自杀爆炸事件令全世界感到震惊。与此同时,人们也不禁对极端分子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执行自杀炸弹袭击感到难以理解。那么,他们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不久前,一家西方媒体记者对巴勒斯坦极端武装组织“哈马斯”的人员,以及对监视“哈马斯”的以色列安全机构进行了采访,从而对自杀炸弹分子及其生活圈子和那种独特的文化进行了披露。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加沙发起以“铸铅行动”为名的军事行动,目标直指控制整个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战事从空袭开始,以军在出动1/4的空军力量持续轰炸加沙地带一周后,又以两个王牌野战旅为核心,派出4000人的地面部队攻占加沙。  相似文献   

11.
哈马斯(Hamas)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的简称,由“伊斯兰”“抵抗”“运动”三个阿拉伯语缩写而成。哈马斯成立于1987年12月,创始人为亚辛,其前身是亚辛于1973年组建的原教旨主义组织“伊斯兰中心”。  相似文献   

12.
哈马斯2月19日宣布,正式提名伊斯梅尔·哈尼亚担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新总理。现年46岁的哈尼亚生长在加沙城的夏提难民营,至今仍住在这个灰色的“水泥建筑丛林”里。相貌粗犷的哈尼亚并非一介武夫,1987年他毕业于加沙城伊斯兰大学,获得阿拉伯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哈尼亚园从事反以活动被以色列驱逐到黎巴嫩南部地区,一年后退回加沙地带,担任加沙伊斯兰大学某学院的院长。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月,一场哈马斯高官在迪拜遭暗杀风波把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推到风口浪尖,关于涉嫌参与暗杀行动的摩萨德特工小组的各种传言和揣测甚嚣尘上。以色列是西方世界唯一公开实施暗杀行动的国家,其最高情报机构摩萨德的特工更是惯于通过暗杀这种将成本和舆论影响都尽量降低的方式来消灭敌人。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行动理念,  相似文献   

14.
今天发生在加沙地带惨烈的巴以冲突,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殊死的战争,让人们在惊愕中回想起逝去的阿翁,那个被誉为“中东之子”、“巴勒斯坦之魂”的亚西尔·阿拉法特。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先后绑架3名以色列士兵,以军分别对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大打出手,导致中东紧张局势骤然升级。以色列借报复真主党武装之机,扩大打击目标范围,对黎巴嫩发动了海陆空全方位军事打击。这轮冲突是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来中东最严重的武装冲突,个中缘由发人深思。以色列:确保北部边境持久安全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历来是真主党袭击以色列的前沿阵地。因此,以色列一直视真主党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这次的军事行动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黎真主党是一个在反以斗…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月25日,在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大选中,激进的哈马斯获得压倒性胜利。在议会132个席位中,哈马斯赢得74席,而执政的法塔赫仅获得43个席位。这一结果令包括哈马斯在内的所有人感到震惊。这次选举标志着巴勒斯坦政局的一次根本性改变,是阿拉伯国家罕见的一次政治地震。对于中东地区的伊斯兰组织来说,哈马斯击败法塔赫运动代表着伊斯兰组织第一次真正有机会获得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17.
2006年6月10日,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哈尼亚(中)在加沙城与巴勒斯坦派别代表举行会议。哈马斯下属的武装派别“卡桑旅"9日发表声明,宣称将在以色列腹地发动自杀式攻击,以报复以军当天在加沙炸死多名巴勒斯坦人的事件。中东巴以局势从来都是错综复杂,时事难料,而2006年1月26日哈  相似文献   

18.
2009年2月2日,旨在实现加沙地带长期停火的谈判在埃及首都开罗拉开帷幕。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成员当天表态:"原则上"同意停火一年。但以色列战机3日晚又对加沙地带南部和北部发起多次空袭,使得自2008年12月19日以来的这次巴以乱局再陷谜团。巴以烽烟缘何再起?何时能够实现真正停火?中东和平过程能否再度起步?  相似文献   

19.
在不少媒体的报道中,哈马斯似乎是“人体炸弹”的代名词。事实上,哈马斯出人意料地赢得巴立法委选举足以证明,哈马斯不仅仅有“人体炸弹”,它还有很多外界不知道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4,(4):56-60
从士兵到将军,从一介武夫到政治家,以色列原总理沙龙这般传奇经历,在世界政坛上显得殊为“另类”。在叱咤风云的一生中,他既被称为“以色列之王”“上帝的狮子”“以色列的巴顿”,又被阿拉伯人斥为“屠夫”,可谓集赞美与毁誉于一身。那么,这一被赞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场指挥官和战略家”的传奇人物,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