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黎 《党史纵横》2001,(12):4-5
惊闻张学良将军病逝,不胜哀悼.65年前与张将军那段深切的交往,伴着泪水,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2.
记得6年前的夏天,我曾收到由中央军委张爱萍治丧办公室寄给我的有关将军逝世的讣告。张将军的讣告很特别,是一张可折叠的书页,共4页。正面第一页是一帧张爱萍上将晚年照片;背面末页是影印的将军生前手迹:“门对青山一老榕,风霜雨雪尤葱笼。岁月如流沧桑变,顶天立地傲苍穹!”这是张将军1992年秋天书写的。第二页上无内容,第三页上印着一方“张爱萍”的朱文印,但另夹着一张素笺,  相似文献   

3.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将军坐着自备的飞机,由洛川飞来延安,我同赵绍宗等到机场把张将军迎到天主教堂内。陪同一起来的有王以哲和黄显声二位将军,其中还有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叫赵保群,今年60岁,是江苏省南通市海安角斜工商所的一名工作人员。2008年国庆期间,在缅怀我国高级将领张爱萍上将时,我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触景生情,不禁泪水涟涟。我与将军那绵绵31年的真情故事像过电影一样展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5.
两年前,我有幸获得了一次赴台湾采访的机会,成为张学良将军半个多世纪来首次采访他的大陆记者。同行的还有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3位记者。那次对张将军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两年来一直珍藏在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走访了在抗日战争中壮烈殉国的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同志。张廉云同志现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副主任委员,年逾花甲。鬓发斑白。当年张将军牺牲的时候她仅有十七岁,为了追述父亲的往事,她沉思着,缓缓地唤起埋藏在心底四十五年的深  相似文献   

7.
黄梅婴 《学习月刊》2009,(15):53-54
我固执地认为,诗与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以诗名,这便是通常所说的诗人;一是诗以人名,这就要在诗人前加个头衔.诸如当今时代大量涌现的.“书记诗人”、“市长诗人”、“部长诗人”、“将军诗人”等。张庞是我的老首长。30多年前.我们曾在同一个野战部队做宣传工作。进入21世纪.他被许多人称为将军诗人.我习惯性地认为,他也应该属于后一类。近时,他送来一套五卷本《军事与文学的互访·张庞诗文集》,我置于床头.夜夜静心品读,慢慢地.将军印象淡去了.诗人形象站起来。此时我才醒悟,过去的固执和习惯.至少对于张庞是偏见。不过.有一点我不会改变——诗人终究只能用作品来说话.作品是诗人的立身之本.是诗人的唯一光环。  相似文献   

8.
张德良、周毅正、副会长致张学良将军书大意1990年12月28日,张德良、周毅以“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正、副会长的名义,致书在台湾的张学良将军:向阔别大陆和东北父老乡亲多年的张将军表示诚挚的问候;对张将军不久前公开露面与日本广播协会记者谈话,表示异常欣喜;对张将军戎马一生,为国家统一,为民族复兴矢志奋斗,甚至不惜牺牲  相似文献   

9.
1956年“西安事变”二十周年,周总理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会上,将发动西安事变的张、杨两将军誉为“千古功臣”,作为直接参与“西安事变”的张将军部下的先翁,感到共产党始终不忘患难与共的朋友,真是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0.
正近读某开国大将传记,里面讲述了这样一件事:20世纪70年代初,将军的儿子准备结婚时,除了一间房、一张床和两床被子,再无他物。警卫员和将军的儿子商量,先把将军办公楼休息室的两把丝绒面椅子和一张茶几暂时借用一下,办完婚礼就归还。正在搬动这两样东西时,被将军发现了,查问是怎么回事,警卫员只好如实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夏,张学文四子张彤光来沈洽谈投资业务,在参观帅府中,言及整理其家父遗物时,曾留有张学良将军往还的一封家书.年末,我进北京邀稿,去其海淀区芙蓉里住处照访,他不食前言,将影印件交给了我.此信满书5页,凡366字(不计标点).该信是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用笺(大八行纸)上,用毛笔不分行,断句书写的.行书字迹端庄,遒劲,流畅,  相似文献   

12.
1943年4月,13岁的我由于生活所迫,跟舅舅高鹏柱(抗联地下工作者,解放战争时任团长,在战斗中牺牲)离开辽宁盘山县(现大洼县),列吉林通化参加了抗联小分队.10月,我随小分队来到驻扎在苏联的东北抗联教导旅.1944年5月,我给时任教导旅旅长的周保中将军当警卫员,直到1950年离开他赴朝参战.在将军身边,我看见他不管指挥战斗多忙,不管环境如何艰苦,每天坚持写日记.将军非常相信我,让我保管他的日记.1964年将军在北京逝世后,我和他的夫人王一知及他们的女儿周伟一直保持着联系.  相似文献   

13.
在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之中,有一座人们注目的烈士公墓.这里安葬着三百多位仁人志士和革命者的忠骨,他们是重庆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屠杀中殉难的.其中一位是张学良将军的副官、伴随张将军渡过六年铁窗生涯的李英毅烈士.李英毅原名李永志,1910年出生于海城县城内的一个牧师家庭.1930年他在东北讲武堂学习,由于品学兼优,毕业后被派到张学良将军身边工作.先后任东北军侍卫处侍卫班长、侍卫长、少校侍卫副官等职.在“西安事变”中,他参加了“捉蒋”行动.“西安事变”和平解  相似文献   

14.
看了<党的生活>"抗联史话"栏目连载的<抗联将军周保中>的文章,勾起了我对往事的无限感慨和对周保中将军的深切怀念.1944年至1950年,我曾是周保中将军的警卫员,跟随他经历了东北抗联、解放战争、开国大典和进军大西南等几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5.
湖南沅陵凤凰山上有一座凤凰寺(见上图).1938年10月至翌年12月,张学良将军曾被幽禁于此.这期间,张将军写过一首七言绝句,题为《自感遗憾作》,全诗为:  相似文献   

16.
在湘西沅陵凤凰山张学良将军旧居的墙壁上,至今还保留着张学良将军1939年春在这里奋笔写下的《自感遗憾作》:“万里碧空孤影远,故人行程路漫漫;少年渐渐鬓发老,惟有春风今又还.”这首具有历史意义和感叹自己身世的名篇诗作,是张学良将军1938年10月至1939年12月被南京当局软禁湘西沅陵凤凰山时所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现已经沅陵县书法界老人和摄影界专家精心复制,与他1928年东北易帜后所照的半身军装放大照,一并用玻璃镜框悬挂在张  相似文献   

17.
丁昌明 《党史纵览》2014,(12):35-39
正六姑父祖母逝世后给我留下了一小包遗物,里面是她老人家在20世纪60年代持有的选民证,还有我的两个姑姑丁亚华、丁亚苏的《革命军人证明书》和几张老照片。其中一张照片是一位骑在马上的军人,高大、英武,目光炯炯,眺望远方。这张照片的主人公,就是我的姑父张铚秀将军。由于姑母亚华在家族同辈中排行第六,因此,我就称他们为六姑父、六姑母。孩提时代,我对六姑父的印象是伴随着"共产党""解放军""志愿  相似文献   

18.
1989年张学良90华诞大庆之后,曾给刘鸣久回过电报,问候刘及东北军其他将领.刘在青年时代,同张将军结下了相敬的深厚情谊.1刘鸣久先生和张学良将军都是海城人.刘先生生于1900年11月20日,在海城一直长到了19岁,经人介绍到了奉天(今沈阳)辽宁省实业厅,当上了一名自谋生路的小职员.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王铭勋,曾是孙毅将军的老部下。早在抗日时期的冀中分区时代,我父亲就在孙将军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战斗。那时,孙毅将军是参谋长,我父亲是作战科参谋。后来,在晋察冀军区三军分区、晋察冀军区七纵,孙毅将军都是我父亲的上级。新中国成立后,我父亲在军委军校部和总参训练总监部工作时,孙毅将军又是该部的领导。由于长期的工作关系,我父亲和孙将军很熟悉,简直就像一家人,孙将军就像长辈一样一直关心、鼓励我父亲进步。  相似文献   

20.
1988年5月,一个美国商务代表团访问我国,其中夏威夷亚洲问题顾问德穆克先生派人送了一张名片给耿飚将军,并要求会面。由于耿飚将军正忙于其它公务,德穆克先生的要求未能如愿。德穆克先生在回国之前又托人转交给耿飚将军一本厚厚的影集,扉页上用英文写着:“献给无所畏惧的领导──耿飚。”德穆克先生是谁?他又为什么这样称呼耿飚将军呢?翻开影集的第一页,一张耿飚将军与一位美国军人的合影展现在面前。看着这张照片,耿飚将军又想起了40多年前一段往事。一1944年8月,耿飚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贺龙曾考虑把他调到抗大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