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仙"李白他的出现,促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他在诗歌上创造性的成就,把屈原开启的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推上了新的高潮。他就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李白。  相似文献   

2.
中国之所以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史,皆赖文字记述传之而不朽。因而,自古以来,人们十分重视文字之撰写,力求写出不朽之作。宋代的欧阳修曾经在给王安石的诗中说:"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其中,"翰林"是指李白,"吏部"是指韩愈。意思是说,李白写了三千首诗,韩愈的文章流传了二百年,欧阳修本人十分仰慕,他称赞王安石的诗文可以与李白、韩愈相媲美。正因为如此,古人对于如何写好文章,也多曾专门著书立说。  相似文献   

3.
“一柱南天百战身 ,元帅本身是诗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元帅和豪情磅礴的诗人 ,在其戎马生涯中写下了大量壮丽的诗篇。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诗歌 ,参加中国早期的革命文艺运动 ,其后一手拿枪 ,一手握笔 ,既是伟大的战士 ,又是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具有多方面的美 ,既有艰苦征战的壮歌 ,大雪压青松的豪情 ,也有花前月下的倾谈和慈亲至爱的叮咛。我们从陈毅元帅的家庭诗事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真性情。“青海设帐启幼蒙”最早把陈毅引入中国古典诗词殿堂的是他的父亲。陈毅的父亲陈昌礼在 5兄弟中读书最多 ,诗词歌赋、琴棋…  相似文献   

4.
李庆钰 《世纪桥》2011,(1):29-30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广泛声誉并深受人们喜爱。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中提出了诗歌的创作原则,倡导诗歌应以最真挚单纯的语言来抒发情感,歌颂自然和人性。他的诗清丽脱俗又意蕴深邃,既包含了和谐的音韵之美,又展现了诗人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本文通过细致地分析华兹华斯的名诗《孤独的收割女》的内容和语言,深入地探讨其主题,来理解诗人的创作目的和他经由诗歌传递出的人生启示。  相似文献   

5.
臧克家与毛泽东的诗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全 《发展论坛》2003,(11):70-72
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诗人。他有着中华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特别是对古典诗词很有研究,造诣很深。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据《史记》记载,第一本诗集《诗经》,是孔子从三千多首诗歌中选出编就的。当时的诗歌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中国历代都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写出千古流芳的佳作,形成一条诗的长河。但就其气魄的雄浑博大,内涵的深厚广阔,没有能与毛泽东诗词相比的。他的诗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更倾倒一些专家学者,诗人臧克家就是其中一个。他经常以诵读毛泽东诗词为乐,从50年代…  相似文献   

6.
“心灵软件”用处多 著名的外交家、国际评论家乔冠华,从启蒙时代就喜爱诗词,能背诵二三百首。这二三百首诗词一直记在心中,伴随终生,受用终生。他特别喜爱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陆游和辛弃疾的作品。曾与乔冠华共事过的崔奇同志说过:在乔冠华“所喜爱的诗人作品中,他又特别偏爱其中若干首,对他选中的这些诗篇可以倒背如流,好像已化为他自己的私有物,成为输入他的心灵机关的某种软件了。他经常默诵之、吟哦之,在同朋友谈天时三句话不  相似文献   

7.
金杰雄 《世纪桥》2008,(9):65-66
李白是我国唐朝的天才诗人,以其豪放洒脱的气度和狂傲的人格把唐诗的积极浪漫主义推向顶峰,他的诗作中贯穿着一条大济苍生的主线。但从他的诗中,人们也可以清楚地听到那种无望、困惑、孤寂和精神世界破产的声音,透析出知识分子"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苍凉感。  相似文献   

8.
李白是我国唐朝的天才诗人,以其豪放洒脱的气度和狂傲的人格把唐诗的积极浪漫主义推向顶峰,他的诗作中贯穿着一条大济苍生的主线.但从他的诗中,人们也可以清楚地听到那种无望、困惑、孤寂和精神世界破产的声音,透析出知识分子"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苍凉感.  相似文献   

9.
艾迪 《党课》2014,(1):106-107
在当下,人们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人们精神的危机感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强烈。在中闲,原本就具有某种宗教功用的诗歌,此时恰好可以起到填补信仰情感真空的作用。有诗人在描述当下“诗歌热”时概括为“借诗还魂”,确是一语中的。  相似文献   

10.
诗人与酒     
自古以来,诗人与酒便有着难解难分之缘。杜甫说李白”一斗诗百篇”,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酒中仙”,并说李白“嗜酒见天真”。然而杜甫自己又何尚不是如此?“饥籍家家米,愁征处处杯”,他是把酒看作同饭一样重要的!说来令人心寒:公元770年,未满花甲的杜甫竟因饮酒过量而醉死了。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沉痛的一笔。这点,一些古代学者不忍心看到他们崇拜的“诗圣”就这样“饱死”,往往避而不谈,有的甚至加以否认,这完全不必要,正史所载杜甫“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是无可辩驳的史实。被酒醉而死的伟大诗人,也许只杜甫一人,但在醉中发泄情感的诗人,却是相当普遍的。情为诗之根,诗为情之苗,诗是抒情言志的产物,诗人的情感世界相当丰富——否则就成不了诗人。酒中含酒精,喝多后大脑被酒精中毒曰:“醉”,这“醉”导致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不能自我控制,不少清醒时自戒不能  相似文献   

11.
长征话茅台     
自古以来,诗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陶渊明、李白等伟大诗人的饮酒诗篇早已传诵千古。然而谁能想到,红军在长征途中与著名的茅台酒竟也演绎出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留下了动人的诗篇。 茅台酒的产地茅台镇,位于距贵州仁怀县城约10公里的赤水河边。赤水河水质甘美冽爽,加上该镇地处海拔400米的低洼河谷地带,冬暖夏热的气候条件,为茅台酒创造了独特的酿酒条件。早在公元前135年,当地土著先民即已酿出令汉武帝赞赏的“甘美之酒”,向有“酒冠黔人国”的美誉。该酒晶莹透明,奇香清远。诗称“开瓶奇香满  相似文献   

12.
<正>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遭遇坎坷,政治上很不得意,因此常常借诗歌抒发他愤懑悲慨的思想情绪。《登金陵凤凰台》就是他游览金陵凤凰台时,登临怀古、触境生愁而写下的一首寄慨遥深的名篇,历来就被广为传诵,脍炙人口。李白律诗本  相似文献   

13.
罗隐诗歌,圈画最多人们普遍认为,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毛泽东最爱李白,那么他圈画最多的诗歌一定是李白诗。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现存毛泽东故居藏书中,罗隐诗歌却是毛泽东圈画最多的,数量多达91首,而李白诗歌只能屈居第二,由此可见,毛泽东对罗隐诗歌的重视与喜爱。罗隐(833—910),原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天资聪颖,少有诗名。屡次应举,"十上不第"。咸通十一年(870年)入湖南幕府,次年任衡阳主簿。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的诗歌历史中,唐诗是诗歌发展的高峰;在唐诗的发展历史中,李白、杜甫的诗歌是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在太平盛世中唱响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怀,杜甫在乱世中弹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一个豪放飘逸,一个沉郁顿挫,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两朵常开不败的奇葩。特别是从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们无穷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魅力影响了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形成了今天中国人坚强不屈和乐观向上的灵魂。在此,我用这支拙劣的笔,走进李白的诗歌宝库,探索一下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以飨衷心热爱李白的千万读者。  相似文献   

15.
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政治家和大众诗人陶行知,很善于以诗教育青少年。他为教育青少年而写的诗篇,有不少是寓理于趣、寓教于悦的佳作,能使人在笑声中得到启迪和教益。  相似文献   

16.
在敬爱的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怀着虔诚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着他青年时代留下的弥足珍贵的诗篇,内心感动不已,谨缀如下小文,以当瓣香荐之。周恩来为我们留下的诗篇并不多,迄今为止,检索有关资料,仅有十七、八首。这些诗,以前很少看到过,有些诗从写作到问世,其间竟然经历了60个春秋。若不是那些故友们悉心珍藏,以及后人的虔敬搜求,今天我们就难以欣赏到这动人心弦的诗篇。当人们低声吟哦这些意韵深远、铿锵有力的诗句时,就会惊异地发现,周恩来不仅是一位令世人钦佩的革命领袖,而且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诗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李大钊离去我们已经68年了。然而他一生中除了为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并直接领导中国的革命斗争而贡献卓著之外,也写下了不少诗文,“箴砭聩蒙,鼓舞群伦”,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他的诗文也如同他的散文、杂感、论文一样,迸发着他生命的火花和吹响着他战斗的号角。从而组成了他革命生涯中的高亢一章。他不是著名诗人,但因他具有伟大战士的情怀,从而使他用凝于笔端的情与血,写出了为“赤旗世界”甘愿抛头洒血的闪光诗篇。他不同时期的诗文,还显现出大钊由早期的爱国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分别是中西诗坛的浪漫主义巨匠,留给了后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两位诗人都热爱向往和谐、自然、美丽的田园生活。无论是陶渊明还是华兹华斯,他们的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都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然而他们在对待隐世的态度以及自我意识展示方面也存在差异性;两位诗人的诗歌作为中西方文学领域里的瑰宝,将永远滋润着一代代的读者。  相似文献   

19.
讲正气,早在我国古代,就为志士仁人所倡导,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外敌入侵时弘扬畜死抗敌的爱国正气。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始终高扬着爱国主义的民族正气。我们的先人一贯重视国家的整体利益,主张“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国殇》等光辉诗篇中凝聚着深厚的爱国之情,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诗人为祖国竭忠尽智,对国家的存亡始终怀着强烈的责任感,“‘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以他一生不懈的斗争和以身殉国的坚贞行为,表现了惊天动地的爱国正气。苏武誓死不降,…  相似文献   

20.
博览之窗     
毛泽东喜爱 萨都剌的诗词 在毛泽东所喜爱的中国古代诗人中,有一位名叫“萨都剌”的少数民族诗人。他生活在元朝末年,色目人。由于出身及祖上有军功的缘故,他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用,官至御史。但他勇于面对现实,同情人民疾苦,弹劾当权贪官,最终受到贬谪。 晚年的萨都剌,寓居武林,徜徉山水,写了不少旅游咏怀诗。 萨都剌的诗词气势雄伟,风格豪迈,因而颇受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喜爱。在《毛泽东手书选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