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莉 《瞭望》2007,(17)
自三月份以来,市场关于股市是否虚高、存在泡沫的争论达到了高潮。对于一直关注股市发展的广大股民来说,《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16期的文章《中国经济需要股市稳健》无疑给一直高温争论的问题降了一场及时雨。《瞭望》文章从权威的角度分析了当前中国股市的现状,以及如何建立股市的多层次市场结  相似文献   

2.
股权分置改革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股市从2001年以来连年阴跌,中小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为了消除股市的积弊,中国证监会启动股权分置改革,由此迈出了股市制度改革的关键一步,A股市场向国际成熟市场靠拢已是大势所趋。此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着重体现了尊重中小投资者的精神。但要落实到实践中,只有降低市场的系统风险,才能从总体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正>经过5月份以来市场反复"搏杀",上证综指昨日(5月26日)站上了4900点。一年来,上证综指涨幅超过100%。这种短时间令人惊骇的"翻身",令全球市场为之惊叹。随着沪市、深市相继与港股实现直通,一个市值约13万亿美元的共同股市已迅速崛起,将仅次于16万亿美元市值规模的纽约股市,远超过4万亿美元规模的东京股市和不足2万亿美元的法兰克  相似文献   

4.
近一时期,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界对搞活B股市场的必要性形成共识,但对如何搞活B服市场还在进一步探索之中,B股市场的发展在理论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一、关于B股市场的定位中国的B股市场如何定位,决定B股市场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同时也是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和措施的依据。目前关于B股市场的定位存在不同的意见,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意见认为:B股市场是境内的外资股市,是吸引外资的渠道,它的对象仅限于境外的机构和个人。一种意见则是:B股市场应该成为中国股市的“特区”,是中国股市阶段性对外开放的实验场,在条件成…  相似文献   

5.
对决策者而言,目前的股市是转折更是挑战,挑战来自于“如何让投资者相信,未来的中国股市是一个以市场取向、而不是被其他非市场因素左右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的今天, 全球经济走势对我国的影响愈加 明显,股市自然也莫能外。而随着近来股市大盘回暖,市场中人似乎忘记了中国经济亦在世界之中这一点,低估甚至漠视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经济和股市的影响。 其实,这种低估外部影响的错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我们就犯过一次。1996年展开的长达一年半的大牛市,以上海市场涨三倍,深圳市场涨六倍而在1997年5月中旬结束,随后的1997年的7月,以泰国货  相似文献   

7.
股市从目前的“短跑”状态转向稳健发展状态,才更有利于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沪深股指不断创出新高。与此同时,国内外对于中国股市未来走势与发展的看法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尤其是3月份以来,市场关于股指是否虚高、股市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8.
李国魂 《党政论坛》2012,(16):20-20
中国股市扩容速度连续三年雄冠伞球的同时,暴跌也连续“熊”冠全球。和十年前相比,中国股市总市值增长3倍以上,流通市值和流通股本分别增长8倍和15倍以上,但上证指数却停留在十年前的原地,市场整体估值已回到2005年998点的水平。二级市场投资者错失的机会成本仅银行利息一项就超过106%。中国股市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上融资能力最强、二级市场投资者得到的回报最差的单向畸形发育的“怪胎”。  相似文献   

9.
对宏观调控政策的“粗放”诠释可能会误导市场加息后一周,股市持续上行,沪市至3月底已突破3200点直奔3300点而去。股市与货币政策之间出乎意料的互动,特别是加息后第一个交易日大涨2.8%且由银行股领涨的态势,令市场中人多有不解。  相似文献   

10.
潘燕 《瞭望》2001,(52)
对中国股市来说,2001绝对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不要说股民,就是不炒股的百姓也多少能感受到这一年中国股市的起伏跌宕、唇枪舌剑和大喜大悲。 这是股市大起大伏的一年,是评价十年股市、探讨未来发展方向的一年,也是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制度设计日益市场化国际化的一年。B股的对内开放,退市机制的创建与完善、创业板市场的搁置、开放式基金的登场以及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出台与暂停等等,共同组成了中国证券市场最丰富跌宕的2001年。  相似文献   

11.
我国股市已创下4年来的新低。股市持续下跌已经超出了理性调整范围,造成投资者、政府、券商、上市公司等市场各方的多输格局。要走出多输怪圈,必须实施积极的股市政策。  相似文献   

12.
张辉 《瞭望》2008,(44)
怎么看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的联动性,以及市场信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近日上证指数整理回稳的走势,以及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笼罩下仍基本面良好的现实,使市场人士对国内 A 股市场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关系问题兴趣再起。事实上,尽管此前中国股市跌宕起伏大起大落,但中国宏观经济却经历了长达7年的高速稳定增长,如何看待国内股市与中国经济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市场瞩目所在。A 股能否晴雨中国经济?就此,《瞭望》新闻周刊近日走访了中央财经大  相似文献   

13.
3月7日,沪深股市走出了2006年中国股市开盘以来的一条大阴线,上证综指以1259.92点收盘。尽管年初股指出现上升的局面,但股市在总体上仍然难见驱熊迎牛的亮色。这种情况,使中国股市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国内股票市场持续低迷,经历了一个新兴市场发展壮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转型阵痛。然而,这种相对压抑的生存环境并未影响资本市场各个层面‘亡羊补牢’、共谋发展的意志。”人大代表、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秀林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4.
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然而,近两年多来,在国民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内股市却与宏观经济形势背道而驰,长时间低迷不振,已经给国民经济的运行带来了诸多不利,并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到股市本身的建设与发展。如何改变当前股市对宏观经济的背离,使股市走上良性循环的路径,引来了人们的诸多思考。在“股市为什么缺乏吸引力”、“股市是否已经边缘化”的疑问声中,弥漫着人们对股市的疑惑与彷徨,反映出人们对市场的信心普遍不足。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市场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发挥稳定股市的作用。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处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中国股市继续在沪综指1000多点徘徊。而且,持续下跌了4年的股市长期大幅下跌,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相背离,市场运行风险正在蔓延。投资者的信心危机,证券业全行业亏损的生存危机,再融资困难的功能丧失危机等等问题,使资本市场与经济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赋予的重任差距甚大。  相似文献   

16.
在稳定市场的同时,通过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恢复股市投资信心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及股市自身调整影响,我国股市自去年10月以来波动幅度日益加大,目前股票市场的最大跌幅接近60%,90%以上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2/3以上的流通股股东的损失超过大盘的下跌幅度,资本市场对于宏观经  相似文献   

17.
此次研讨会上的热点争议是股市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2006年年末随着上证指数大幅度上涨,泡沫再次成为资本市场讨论的焦点。特别是上证指数到了三千点之后,国内关于股市是否虚高,是否泡沫,以及一些国际机构对中国股市的判断产生了很多争议。有人认为中国股市是“黄金十年”,而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中国股市在2007年一定要下跌30%,甚至下跌50%。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上半年,由于宏观方面利好政策相继传出,5月19H以后市场人气在短时期内出现迅速回升,股市一改去年11月份以来的低迷状态,扶摇直上。上证综指由5月初的1000多点,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迅速攀升至1700多点,增幅达70%,两市日成交量由40多亿元,迅速放大至800多亿元的历史最高量。应该说,这一轮行情在很大方面包含着股市恢复性增长的因素,反映了市场持久的企盼和艰苦的酝酿,也反映了市场内在的发展要求。但是行情短期内过猛过快的增长,又无疑令人回想起前两年的暴涨暴跌。因此,7月1日以后股市的回调盘整,恰恰反映了投资者风…  相似文献   

19.
未来对资本市场的管理不仅应当关注指数,更应该强调市值管理,防止股市总市值的过度蒸发 别墅进去,草棚出来,宝马进去,自行车出来——这首流传颇广的股市民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撞击中国股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股市的内涵和运行特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来自各方面、尤其是全球化带给中国股市的挑战,监管层需要未雨绸缪,拿出更有力的措施维护当前资本市场来之不易的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