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方六 《法制博览》2009,(13):32-32
遇到危险丢下女人就跑,当初桃园结义的时候张飞与关羽都杀了自己的妻子跟随刘备,那句有名的“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话就是刘备说的。  相似文献   

2.
曹澍 《法制博览》2011,(12):70-71
冯玉祥是个有很多故事的人。民国时期一位相面高手见了冯玉祥后,对冯玉祥有极其深刻地观察和认识。他用三国人物作比喻,说冯玉祥:“貌似刘备,才如孙权,而志比董卓,诈如吕布,运只袁绍耳。”  相似文献   

3.
背叛的代价     
王开林 《法制博览》2009,(13):70-70
少年时期,我看《三国演义》连环画,对吕布这个人物又爱又恨。我欣赏他盖世无双的武功,三英战吕布那场恶斗令我兴奋得整晚都睡不着,脑子里老是闪动着一位脚跨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的白袍英雄的影子。你想想看,关羽和张飞均身怀绝技,有万夫不挡之勇,再加上个凑热闹的刘备,三兄弟合手才堪堪与吕布打个平分秋色,吕布的武功岂不是神乎其神?但轮到他在白门楼上被曹操下令杀死时,我并未感到多么惋惜:看当时的情形,吕布似乎仍有一线生机,曹操向来唯才是举,招降纳叛的事情他做起来总是顺顺当当,没什么为难,  相似文献   

4.
徐浚 《法制博览》2009,(15):73-74
刘备无疑是《三国演义》中最能哭的人了。翻遍整部《三国演义》,竟然发现有三十余处。刘备作为一代“枭雄”,虽然“喜怒不形于色”,城府很深,但却出奇的能哭,而且哭的作用往往能被他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不能不叫人佩服。古龙先生就曾这样评论刘备:“玄德之哭,例无虚发”。那么,刘备究竟为什么那么能哭呢?  相似文献   

5.
刘备同学偷了曹操同学的手机。这件事在校园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在班主任刘老师的办公室里,刘备“呜呜”地哭了,哭得很伤心。  相似文献   

6.
成君忆 《法制博览》2009,(11):75-75
陶谦一面拼死保卫徐州,一面却屡次三番地想把徐州让给刘备。直到临终,他还在对别驾糜竺唠叨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啊!”彼时刘备率领一支大约六七千人的队伍,以志愿军的身份驻扎在小沛。  相似文献   

7.
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中,诸葛亮被刘备“三顾”之后,体面出山。他出山之后先烧了两把大火,第一把火烧博望坡,第二把火烧新野,尤其是后者,烧掉了刘备苦心经营了8年的地盘。这把大火的真相如何?  相似文献   

8.
望山 《法制博览》2009,(6):69-69
诸葛亮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不想做公务员,一心想开公司当企业家。诸葛亮从小溺爱宝贝儿子,凡事都顺从儿子的要求,这次也不例外。凭着自己的地位和影响,诸葛亮向刘备申请了一个“大汉诸葛弓箭制造公司”,自己当董事长,儿子当总经理,请刘备坐享红利。  相似文献   

9.
何木风 《法制博览》2010,(11):36-37
李严是南阳人,曾经在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下面做官,干练精明,很得刘表和刘璋的信任,是一个老于世故、才能出众的官僚。213年,刘璋派李严指挥驻扎在绵竹的各路军队,抵御刘备的进攻。谁想,这位一向以“忠心”著称的前线指挥官却率领军队和一些官员投降了刘备。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1):67-67
三国时英雄辈出,也冤案多多。发生在号称仁慈之主刘备身上的一桩饱食“人肉宴”的大案可说是千古奇冤,令人惊叹的是,《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老夫子以平铺直叙的笔法描写了这一事件的发展过程,号称仁慈之主的刘备与其谋士孙乾饱食“人肉宴”后,得知真情,不但不对死者之死抱以丝毫同情态度,惩罚凶手,反而禀明丞相曹操,令孙乾赏金百两给凶手刘安,至此结案。  相似文献   

11.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09,(21):F0002-F0002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在遗诏中,刘备嘱咐后主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虽然过了近二千年,但这句话的哲理并没有消失。这区区十四个字,讲了为人处世的一个原则,那就是: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好事再小不可不为,坏事再小不可擅为。  相似文献   

12.
祁文斌 《法制博览》2009,(21):40-41
刘基(刘伯温)是大明王朝不可多得的第一谎臣、开国元勋,如汉朝张良之于刘帮;西蜀诸葛亮之于刘备,居功至伟。时人将李善长、徐达、刘基,与汉朝的萧何、韩信、张良相提并论,誉之为明初“三杰”。明太祖朱元璋也十分赏识刘基,《明史·刘基传》说:“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  相似文献   

13.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5):28-28
刘备能建立蜀国,成三周鼎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有个很好的对手——曹操。只要想到有曹操在,他就不会轻言放弃。跟这样一个敌人较劲,也是一种快感。虽然如此,刘备却在这种竞争中,不幸患上了“恐曹症”:面对曹操以外的任何人,他从未怯场,唯独曹操让他感到格外紧张。  相似文献   

14.
紫雨轩 《法制博览》2009,(17):26-27
三国时期,三大势力之一的孙权一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在赤壁阻击战中击败了曹操,但胜利果实却被刘备趁乱夺走,占了要地荆州。“几郡城池无我分,一场辛苦为谁忙”,东吴的主要军事领导人、人称江湖第一帅哥的周瑜被气得几次晕死过去,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帅周恰好看到了刘备老婆突然因病去世的新闻报道,忽地有了主意,用美人计,利用刘备喜欢漂亮美眉的缺点,以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为诱饵,以许婚为由,诱骗刘备前来,  相似文献   

15.
张庆达 《法制博览》2009,(18):19-19
“装孙子”是一个用于挖苦、戏谑的俚语。装假、装傻、装蒜、撒谎之类行为,都可以泛称之,似乎是一个贬义词。但如果用“装孙子”的视角窥视一些历史情节,会使贬意顿失,并且可以滤出:正宗的“装孙子”分为甲式“揣着明白装糊涂”和乙式“揣着爷爷的心,装着孙子的相”两种。“揣着明白装糊涂”是对有些心照不宣的事情。不把它捅开,保持一种朦胧的故作糊涂状态,这就是“装孙子”。如易中天在《品三国》一书中对“煮酒论英雄”的解说词: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  相似文献   

16.
投鼠忌器     
《法制博览》2009,(13):11-11
三国初期,汉献帝与丞相曹操、皇叔刘备一起去打猎。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力,竞跟汉献帝齐头并进。汉献帝见不远处有只兔子,就叫刘备射,说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刘备连忙弯弓射箭,正好命中兔子,献帝连夸好箭法。献帝又看见一只大鹿,连射三箭不中,就叫曹操射。曹操拿过献帝的金比箭,一箭就射中了鹿。将士们见射中鹿的是金比箭,以为是献帝射的,都高呼“万岁”,曹操得意地站到献帝前接受欢呼。关云长实在看不下去,要拍马刀砍曹操,刘备忙暗示他不可轻举妄动。事后,关云长问刘备为什么不让杀曹操,他说:“投鼠忌器,他身边还有献帝呢。”  相似文献   

17.
许锋 《法制博览》2010,(20):65-65
新版电视剧《三国》,演出了刘备的城府。 岁数大的说岁数小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老江湖”说“小江湖”,“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饱经沧桑的说没见过世面的,“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粒多,跨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等等。可见岁数、资历、经验的重要性。今天不说这个,说城府。  相似文献   

18.
在刘备的正确领导下,平原县廉政条例(草案)新鲜出炉了,共128条,都是“不准”,有些前面还加有“严格”。  相似文献   

19.
小时了了     
冯阳 《法制博览》2009,(11):74-74
著书立说,作者的立场很关键。拿《三国演义》来说,张松明明是个卖国贼,却被写成弃暗投明的仁人志士;刘备明明是个伪君子,却被写成仁义道德的化身。这个话题若展开来写,非得一本专著不可,这显然不是一篇小文所能承载的。咱们不如学学评书的技巧,来一个“花开千朵,单表一枝”,单说刘备取西川一折,看看这两个人是怎样表演的。  相似文献   

20.
历史九卦     
张发财 《法制博览》2011,(18):63-63
吕布那个破“赤兔”就这样——马脑袋形状像兔子。不是说跑得像兔子那么快,兔子跑的不快,连王八都追不上。这说法就源自于汉朝的《铜马相法》作者就是马援,他早年在西北养马,特别善于相马,中文名:马援。英文名:bol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