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申菏亮 《前线》2013,(12):203-203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如果说“摸着石头过河”曾让我们摆脱了对旧日理论教条的依赖,在前行的路上走得既小心翼翼又脚踏实地,已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的话,那么随着一系列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  相似文献   

2.
黄苇町 《当代贵州》2014,(19):65-65
正赫鲁晓夫被"宫廷政变"废黜,柯西金因遭强势利益集团挤兑被迫辞职,戈尔巴乔夫从"改革"到"改制",苏联历史上这三个重要改革者的结局,都与一个人有关,就是勃列日涅夫。如果说他在改革上无所作为,但在扼杀改革上却是颇有"建树"的:他参与搞阴谋,颠覆了一个敢想敢干的赫鲁晓夫;通过打击排挤,压垮了一个温文尔雅的柯西金;他把国家拖到一团糟的地步,使接手者不改革不行,改革也不行,逼出了一个章法大乱的戈尔巴乔夫。结果没过几年,苏联这个"大厦"就坍塌了。但与其把勃列日涅夫看作一个人、一个政治领袖,不如更准确地说,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争当改革促进派,在基层引发了热议。不过,笔者在基层调研了解到,一些基层干部对改革促进派的形象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即改革大都要打擦边球、闯红灯、突破法律规定,甚至要冒杀头风险,这样的认识不但误解了这一轮改革的内涵,也束缚了改革者的手脚。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实有一部分改革是依靠打破已有的制度和法律规定,甚至是突破中央精神而实现的,且由于这类改革大多比较有名,媒体的宣传报道也比较多,从而使得这些改革及其做法在干部群众心中印象深  相似文献   

4.
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二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改革事业过程中.实践证明: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是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在看到摸着石头过河在改革中独特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顶层设计在推进当代社会主义中国进步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名基层党委组织部长,我认为领导干部下基层不可随意,既要"身"入,又要"心"入,要带着真情、放下身段、直面困难,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基层一线改进工作、转变作风。要"心"下基层,带着真情听民声,深入了解民生所需。人都是有感情的,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才能感化人,也最能凝聚人。领导干部下基层要将感情融入工作,真正把心沉下去,用心观察基层实际,  相似文献   

6.
点睛之语     
正"既要督察有力度,又要激励有温度。抓紧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大督察工作格局,既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要为改革者撑腰、为改革者担当,强化正向激励,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他们在改革大潮中中流击水、勇立潮头。"——日前,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抓改革落实攻坚,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督察和激励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陈云最早提出"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是在1950年4月7日。他在政务院第27次政务会议的发言中指出:"物价涨不好,跌亦对生产不好。要摸着石头过河,稳当点为好。"1951年,他再次强调:"办法也应该稳妥,这叫摸着石头过河。搞急了是要出毛病的。毛毛草草而发生错误和稳稳当当而慢一点相比较,我们宁可采取后者。"改革开放后,陈云作为中共第二代中央  相似文献   

8.
《当代党员》2014,(5):12-13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如果说30多年来的改革是破冰和开荒,那么当下的改革,无疑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坚和革命。与过去相比,当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难度也大大增加了。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谈及改革开放的时候曾经说过:"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那么在工作中出现问题,自然再正常不过了。试问:有谁在"过河"时,不会被石头绊过脚?至于跌个跤,摔个跟头,自然也是在所难免。所以说,在没有多少可资借鉴的改革面前,出现个把问题,其实很正常!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新形势下,兵团要充分认识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兵团改革的紧迫感与使命感。既要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又要鼓励"摸着石头过河",围绕"三化"建设,在重点领域加快改革,走市场化与完善政府职能之路。  相似文献   

11.
《福建党史月刊》2014,(15):41-41
正究竟是谁将"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提出来的呢?从现有资料来看,最早强调"摸着石头过河"方法的是作为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陈云。1950年4月7日,陈云在政务院第27次政务会议的发言中指出:"物价涨不好,跌亦对生产不好。要‘摸着石头过河’,稳当点为好。"1951年7月20日,陈云在《做好工商联工作》一文中再次强调:"办法也应该稳妥,这叫摸着石头过河。搞急了是要出毛病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到2020年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性10年,改革的战略选择不仅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而且对国家民族发展的未来走向具有全局性影响。这是因为中国的发展正处于"现代化"向"现代性"转变的"结点"上,如果说现代化预示着社会的"不稳定性",现代性预示着"稳定性",那么,未来10年改革的重要走向就具有"稳定性"的特征,要从战略层面上抓住影响稳定全局的关键性制度进行改革。零敲碎打式的改革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现实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的期盼,必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村庄变革总是蕴含着特殊意义,它关乎时代精神,关系着一个庞大群体的精神面貌和物质追求。过去,人们关注基层改革者的命运,是因为突破体制桎梏要承担巨大风险;今天,改革已不是"能不能为"而是"敢不敢为"的问题,前进、前进、再前进,可以、可以、也可以!人们关注的是哪里有动人心魄的改革故事。"塘约之变"足以打动人心:依靠农村综合改革和基层组织建设,尊重市场原则配置要素资源,让市场力量引领结构调整,两年多时间就甩掉"贵州省二类贫困村"的帽子,实现整村脱贫,变身为家给人足的小康村。"塘约之变"后还有"塘约之约"。2017年3月21日,在塘约村调研的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对村党总支书记左文学说:"塘约不能满足于现在的成绩,要有新的目标,什么时候村集体经济能够达到500万元,甚至1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你们从原来到现在的变化,用了两年多时间,新的目标能不能确定三年或五年完成?真正实现农民收入、村集体经济翻一番。""左文学们"信心满满,原本充实紧凑的生活,因为这个"约定"而变得更加忙碌!  相似文献   

14.
正先行先试是中央赋予基层的权利,也是基层改革创新的有效办法。为破解村级贫富两级分化带来的资源分布不均问题,促进资源价值最大化,贵定县"摸着石头过河",抱团发展聚合力。贵定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创造性地以经济实力较强的东坪村为轴,将相  相似文献   

15.
语丝     
《当代党员》2013,(2):2-2
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6.
正"摸着石头过河",许多人认为这是邓小平的原创。事实果真如此吗?"摸着石头过河"原是一句民间歇后语,完整地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踩稳一步,再迈一步"或者"摸着石头过河——求稳当"。这句歇后语被借用来表示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表示面对新事物要本着稳妥的态度,进行探索。这句话很早就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报道和正式文件中,如1965年6月6日《人民日报》讲道"搞生产要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调查研究,摸到了落脚的一  相似文献   

17.
"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问题是当前思想界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石头摸不到了,因而应该用"顶层设计"来取代"摸着石头过河";另有人则认为,"摸着石头过河"本质上是一个通过实践求真知的过程,因而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究竟应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呢?第一,顶层设计需要以"摸着石头过河"为基础。顶层设计本质上是建立在对事物理性认识和科学评价基  相似文献   

18.
改革,是我们国家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塑造改革者的形象是时代赋予文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以写当代改革题材见长的蒋子龙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的脉膊,塑造出工农商战线上一大批改革者的形象。其中的乔光朴、牛宏真实地显示出改革者前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市场经济是大海,那么,全椒柴油机总厂(简称“全柴”)就是大海中的弄潮儿;如果说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核心一是要搞市场经济,一是要加强经济发展速度,力争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那么,全柴就是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践着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如果说非国  相似文献   

20.
"四个全面"是党当前治国理政开启的新篇章,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现实路径。如果说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共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鸟之两翼、车之双轮",那么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它为实现各个目标保驾护航。从严治党的关键是要提高党员群体的法治思维,保持党员优良工作作风。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团结群众、组织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户端",其实现法治化可以在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强化机关党员法治思维方面起核心作用。在全面从严治党语境下,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探析基层党组织法治建设中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