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程思思  沈昕  彭瑜  李瀚旻 《创造》2015,(4):826-829
目的研究地五养肝胶囊(Diwu Yanggan Capsule,DWYG)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间质-上皮转化(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给予50%CCl4/大豆油腹腔注射建立肝纤维化模型。给予DWYG干预后,采用羟脯氨酸(Hyp)检测试剂盒检测该复方对纤维化大鼠肝脏Hyp含量的影响。进一步,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该复方对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上皮细胞标志分子(E-cadherin)和间质细胞标志分子(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检测该复方对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促EMT分子(TGF-β1)以及促MET分子(BMP-7)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升高,同时纤维化肝组织中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和BMP-7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和TGF-β1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给予DWYG后,干预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同时纤维化肝组织中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和BMP-7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而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和TGF-β1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且纤维化肝组织中TGF-β1/BMP-7比值明显下降。结论 EMT/MET失衡参与了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DWYG可通过调控EMT/MET平衡(抑制EMT而促进MET)减轻肝纤维化的病变,其调控机制与降低纤维化肝组织中TGF-β1/BMP-7比值相关。  相似文献   

2.
谢颖  汤庆发  宋帅  罗佳波 《创造》2015,(4):815-817
目的通过检测卵蛋白(OVA)致敏哮喘模型大鼠的尿液代谢物谱,探讨药对麻黄-杏仁配伍对哮喘大鼠内源性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空白组、哮喘模型组、麻黄组、杏仁组、麻杏配伍组的大鼠尿液代谢物图谱,运用软件Simca-P12.0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研究麻黄-杏仁配伍干预卵蛋白致敏哮喘症候代谢物组学的影响规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和各给药组尿液中共有12种代谢物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麻黄-杏仁配伍是通过整体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与糖代谢,显示出比单味使用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解毒化瘀颗粒对NO-c GMP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靶点,探讨其通过该信号通路调节肝细胞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Wistar大鼠25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50只、模型组50只、复方组50只、解毒组50只、化瘀组50只),行90%肝切除,建立暴发型肝衰竭肝再生大鼠模型。在术后(6h、12h、24h、48h、72h)5个不同的时间点,每组各取8只大鼠处死,留取肝组织。运用硝酸还原酶法测肝组织中NO含量,ELISA测定肝组织c GM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谷氨酸受体(NR1、GluR1),一氧化氮合酶(i NOS)表达情况。结果解毒化瘀颗粒组大鼠肝组织NO与c GMP含量在6h和12h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NR1mRNA和i NOSmRNA在成模后6h和24h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而GluR1mRNA表达各时间点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解毒化瘀颗粒通过调节NR1和i NOSmRNA表达,上调NOc GMP信号转导通路,从而促进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4.
刘英  徐爱军  张玉蕊 《创造》2015,(4):867-868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大鼠海马5-HT及5-HT1A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血府逐瘀汤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慢性不可预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模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饮片灌胃。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5-HT浓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5-HT1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治疗组能逆转此改变;模型组大鼠海马5-HT含量和5-HT1A受体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5-HT含量和5-HT1A受体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有抗抑郁作用,其机制与影响海马5-HT水平及5-HT1A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秀丽  王宇红  杨蕙  孟盼  谭小雯  柴上 《创造》2015,(4):787-789
目的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灌胃、链脲佐菌素注射(38mg/kg)和慢性应激联合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0.18g/kg+氟西汀1.8mg/kg)组,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20.53 g/kg,10.26 g/kg,5.13g/kg)组,以正常组为对照。给药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评价,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细胞超微结构。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EL)明显延长,空间探索时间(SET)明显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高剂量组大鼠EL明显缩短,SET明显延长(P<0.05)。电镜下可见,正常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规则,染色质分布均匀,线粒体内部嵴清晰可见;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胞体肿胀,内质网脱颗粒严重,线粒体内嵴消失;给予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后,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部分胞内可见线粒体。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可能通过保护海马神经元结构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鼠流感的肺病理变化及脾细胞Th1/Th2免疫因子及气管粘膜TLR2/4 mRNA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冰香散挥发油制剂对流感病毒的防治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选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病毒对照组、利巴韦林组、冰香散挥发油制剂滴鼻组、雾化组,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预防性给药7d,第8天以15LD50攻毒,再持续给药5天后取材。肺组织经HE染色后观察其病变程度;脾脏研碎制得脾细胞悬浮液,以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4、IL-5的分泌情况;RT-PCR检测气管粘膜上TLR2/4基因表达的水平。结果小鼠经H1N1感染后肺部出现严重的炎性细胞浸润,与正常组相比TLR2/4 mRNA、IFN-γ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1),IL-4、L-5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利巴韦林组可显著增加IL-4 mRNA的表达(P<0.01),降低IFN-γmRNA表达(P<0.05);冰香散挥发油制剂滴鼻、雾化组能显著增加IL-4 mRNA、IL-5 mRNA的表达水平(P<0.01或P<0.05),但在降低IFN-γmRNA的表达上冰香散挥发油制剂滴鼻组的效果比较显著(P<0.05)。各给药组都有降低TLR2/4基因表达的趋势,但只有冰香散挥发油制剂滴鼻组的作用比较显著(P<0.01)。结论冰香散挥发油制剂对流感病毒性肺炎病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调控炎性细胞因子及TLR2/4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抗流感所致肺炎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延髓、脊髓及胃粘膜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和胃汤改善抑郁状态及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组、百优解组及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采用慢性心理应激加孤养法制作抑郁模型,共计造模4周。在第3周,百优解组及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分别予以0.36mg/(kg·d)、20g/(kg·d)、10g/(kg·d)体重给药,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分2次灌胃。在第4周结束后,使用内固定法取大鼠延髓迷走神经背核部位的脑、胸髓(T6~T8,根据脊神经定位)及胃粘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上述部位VIP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延髓、脊髓中VIP阳性表达明显下降,胃粘膜VIP阳性表达明显上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2周后,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和百优解组大鼠延髓、脊髓组织中VIP阳性表达显著上升,胃粘膜VIP阳性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疏肝和胃汤大剂量组与百优解组延髓中VIP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脊髓与胃粘膜中VIP含量与百优解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可能是通过增加延髓、脊髓中VIP的表达,降低胃黏膜中VIP的表达,双向调节"脑(延髓)-脊髓-胃"脑肠轴通路中VIP的含量,达到改善抑郁状态与胃肠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