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在城乡、地区和学校间的均衡发展,是发挥教育基础公平作用的要求.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是统筹城乡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高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农村教育问题,农村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问题.文章以福建省为例,在时福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动态,以便提出有什对性的建议,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图片新闻     
从今年开始,宁夏将全面建立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制度。 按照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全区城镇教师定期对口援助农村教育工作的主要类型有三种,即自治区和区直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直属的大中专院校与山区各县学校的对口援助;川区各市、县(区)城镇学校与山区各市、县(区)学校的对口援助;各市、县(区)辖区内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对口援助。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存在着供给不足与供求结构不良的双重困难.为解决教育供给问题,长兴县在2004年3月启动了"农村园丁工程",并把它列入全县城乡一体化八大工程之一.在实施过程中,长兴县通过政策与经济杠杆,协调政府与市场、教师教育机构、农村学校等诸要素的关系,对农村教师队伍进行系统建设;同时,长兴县还将发展农村教育的外延拓宽到其他与教师相关的领域,结合市场和社会力量,进行制度创新,合力解决运作进程中的困难,推动农村教育的有效供给.通过考察长兴经验可以看到,农村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实现它的有效供给.它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障教育权利;通过统筹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体制创新,确保农村教育面向农村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多年来,桂林市教师队伍建设获得长足发展,但是边远乡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专业教师缺乏、流失现象严重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和留住教师在边远乡村学校工作,稳定和充实边远乡村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桂林市亟待解决的一个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现状令人堪忧。校舍陈旧,教师匮乏,学生流失,教育质量无法保证,教育改革举步维艰。只有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强城市与农村学校互动交流,精简机构,才能改变贫困地区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一所学校通过什么途径把教师团队凝聚起来?怎样激励教师团队以理论为友、以大师为师、自觉有效地去追求教育的理想?怎样引导教师团队更深刻地分析教育现象,更自觉地把握教育规律,更理性地搞好教育实践?这些问题是影响学校教育工作是否有序高效、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农村乡镇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成为教育追踪的热点。为提高农村乡镇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各地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农村乡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培训什么,怎么培训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农村乡镇学校、农村乡镇教师有其特殊性,准确把握这种特殊性,合理选择培训内容,科学设计培训方法,成为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山区中小学的普遍关注.学校应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加强管理和协调,注重在教学和学校其他活动中的渗透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9.
司金 《廉政瞭望》2007,(4):14-15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村教育却仍然处在挣扎之中,失学儿童人数高达五千万,辍学率在7%以上,中国的文盲人数仅次于印度,高居世界第二,全球每十个文盲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新的文盲和半文盲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近日,笔者到内蒙古、宁夏、甘肃、贵州等边远农村学校采访,在与山村教师的交流中,使我对这些边远地区的教育问题很是忧虑。  相似文献   

10.
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基础教育,抓住农村教育则是关键,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益如何,初中阶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办好农村初中学校教育,不仅是落实”两基”重中之重的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完善评课制度并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势必能既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又可避免教师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还可以为绩效工资制的实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教育国际化已成当今趋势.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存在诸多弊端,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改革与创新并非一味求新、立异,必须结合我国本土情景,有自己的独立话语,把握符合中国国情的指导原则,即进步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与此相应,改革与创新方略应主要体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以及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等三个方面.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在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好制度创新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度"的问题、内部系统结构问题和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际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互动合作”理念的重要内容。在瑞吉欧社会政治文化的熏染及进步主义等教育思想影响下,瑞吉欧教育者构建了以儿童、教师、家长为中心,以师幼、幼幼、教师间、家长与教师,学校与社区为主的人际互动合作关系。我们学习瑞吉欧教育人际互动关系,既要结合我国幼儿教育实际,又要抓住关系建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状况的不断好转,农村教育环境和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教育还存在投入不足、与城市教育差距加大、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为此,我们应增加多元化教育投入,改善分配体制;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提高教师素质;净化社会风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4.
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抓好学风建设,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必然选择,在实际工作中要从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入手,寻找问题,研究对策,切实搞好学风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外出务工或做生意农民的日渐增多,“留守孩”家庭的诸多负面教育影响给农村学校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课题,使得学校难以顺利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那么,面对“留守孩”的教育问题,学校应该采取哪些应对策略呢?一是建立“留守孩”档案、学校要高度重视“留守孩”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生理或心理的不良习惯与行为。为更正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疏缓他们的心理压力,有必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本文提出了六项情感教育策略,营造良好情感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开展实践活动培育学生高尚情感、在班级生活中强化学生集体意识、有效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以爱心滋养学生情感和运用"共享式"教学模式。学校精心营造的情感环境与教师的真情奉献将帮助留守儿童培养起健全的心理品质与正确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教育,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需要念好德、巧、恒的三字经。  相似文献   

18.
均衡教育是教育公正的保证。然而,目前教育不均衡及其带来的择校现象仍然非常突出。一是薄弱学校问题还非常严重。某市现有中小学校2300余所,其中近500所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在硬件方面,城区薄弱学校虽然基本配套,却较为陈旧、简陋;农村薄弱学校往往只是一个空壳而已。在软件方面,城区薄弱学校主要问题是教师结构不合理,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管理水平不高;农村薄弱学校的突出问题是缺教师,尤其是主科教师严重短缺。二是择校风愈演愈烈。小学、初中的择校风导致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生源无序地向“名牌…  相似文献   

19.
《党建文汇》2001,(1):7-7
1.坚持学习教育与推动农村工作相结合。学习教育活动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围绕农村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切实解决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学习理论与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统一起来。不能脱离农村的各项工作就学习教育抓学习教育,也不能简单地用解决具体问题来代替学习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变农村学校布点分散,师资不足、经费短缺等现实问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随着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趋势的加剧,乡村文化建设受到严重影响:乡村文化建设主阵地缺失、原始村庄凝聚力弱化、乡村文化传播途径被割断。乡村社会生态也遭受破坏:乡村生活的人文韵味缺失、乡村学龄儿童社会性发展受阻、乡村教育生态环境蜕化。在现代社会,农村学校要汲取现代文化先进要素、发扬乡村文化优良传统,达到传承与改造乡村文化的基本目的。为此,需要建设优良的学校文化,拓宽乡村教育的文化基础,挖掘乡村文化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