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历来论述到对于“福建事变”我党中央存在着严重的关门主义错误时,总相应地要用毛泽东与彭德怀的正确建议来进行批评。对于是谁提出“间接配合”十九路军作战的战略性建议,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发表于《江西大学学报》(哲社)1987.2的温锐、周声柱《毛泽东在“福建事变”期间是否提出“间接配合”十九路军作战的战略性建议》一文中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2.
50年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文化观”的主要代表作。毛泽东对“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这一重大历史课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富有真知灼见。本文旨在阐述毛泽东关于“新文化”建设的若干基本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提到持久战理论,人们自然就会和毛泽东的名字联系起来。这主要是因为,毛泽东在抗战爆发10个月后,即1938年5月,写出了《论持久战》这一光辉著作。然而,就像毛泽东思想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是全党智慧的结晶一样,毛泽东持久战理论并非毛泽东的个人独创。在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以前,党内不少人就有关持久战规律、持久战道路、持久战战略方针等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对善于总结概括党内正确意见的毛泽东来说,无疑是其持久战理论的重要源泉。 一、关于持久战理论基础——敌我双方矛盾着的基本特点的揭示 抗战爆发后,由于“客观事变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暴露其固有的性质,还没有将其面貌鲜明地摆在人们之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08页,人民出  相似文献   

4.
一、“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全党鲜明地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是中国共产党人行动的最高准则 ,并为此而努力奋斗。“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人民服务”[1] 这一命题第一次出现 ,是在1 945年 4月毛泽东为中共“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在此之前的 1 944年 9月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召集的会议上 ,曾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演。毛泽东在演讲中说 :“因为我们是为人…  相似文献   

5.
人才的多寡优劣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现阶段人才相对集中于知识分子这一群体。被毛泽东誉为“人才难得”的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正确思想,在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劳动价值和如何正确使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论述,为人才这一尘封的明珠重放异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1980年3月到1981年6月期间关于起草、修改《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的九次讲话以及同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谈话要点,这些珍贵材料充分印证了邓小平为我们党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做出的不朽的贡献.在认定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性质的前提下,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和过.毛泽东同志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是犯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错误.这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错误,给我们党和国家造成了灾难性影响.为此,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已成为当时全国的“热点”问题.邓小平同志从维护毛泽东历史地位出发,提出要正确认识毛泽东同志,首要的是认定毛泽东同志错误的性质,这是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前提条件.邓小平同志指出,尽管毛泽东晚年犯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性质与林彪四人帮的问题性质不一样、林彪四人帮是反党集团,利用毛泽东发动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贺伟 《党史博采》2007,(3):43-45
1937年7月至8月,南京国民政府在庐山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名流参加的“庐山谈话会”,共同商讨国事。7月17日上午,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谈话会上正式发表《抗战宣言》,拉开了伟大的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毛泽东指出:“《抗战宣言》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为国民党多年以来在对外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的宣言。”“庐山谈话会”也因为《抗战宣言》的发表而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8.
阅读《党史博览》2014年第9期,见有《毛泽东何时提出“刘邓可以分开”》.该文原是对笔者2014年2月发表的《“文革”中的毛泽东和邓小平》所提的批评.该文问道:“毛泽东提出‘刘邓可以分开’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不可思议?”从该文所述,方知该文作者近年才见到毛泽东“文革”中的上述指示.因《毛泽东年谱(1949-1976》》是2013年12月才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而拙文引证的则是十年前出版的历史文献,两者其实并不矛盾.至于该文称早在1967年10月9日就见到的毛泽东批示,它与4个月前毛泽东对汪东兴的指示全然不同.请注意,笔者记述的是“首次提出”,至于说10月9日毛泽东删除邓小平名字的批示,时间滞后了数月,这还能算首次吗?  相似文献   

9.
《党史文苑》2014,(3):20-20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极左思潮的影响还未消除。长期以来形成的个人崇拜还有很大影响,许多人无法相信,像毛泽东这样的伟大人物也犯过错误、当时,在对待毛泽东的问题上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不愿承认毛泽东犯了错误这一客观事实,回避正确评价毛泽东;一是把中国共产党的失误,甚至把林彪、“四人帮”的罪行也归咎于毛泽东。这两种倾向,实际上都是在搞“非毛化”。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上,王稼祥曾数次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支持毛泽东,尤其是在遵义会议上“投了关键的一票”,还第一个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毛泽东对王稼祥的历史功绩也没有忘记。在建国后的多个场合,毛泽东曾多次表扬了王稼祥。 对毛泽东,王稼祥有一个认识过程,是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毛泽东的正确之处的  相似文献   

11.
1965年11月10日,《文汇报》发表了经江青、张春桥授意,由姚文元撰写并作反复修改最后得到毛泽东审阅①的长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事隔十天,毛泽东又指示将其印成小册子,急电全国征订。由此而起,一场全国范围内评论《海瑞里宣)的高潮迅速形成。一份地方报纸上发表的戏剧评论文章,为何会引起毛泽东的如此兴趣?以往的研究者普遍认为,这是因为毛泽东看到了《海)剧的要害所在,不过是借姚文的发表来增加政治批判的强度,以便揭开“文化大革命”的序幕。②其实,毛泽东开始时并未认为《海》剧有什么“要害”的问题,反而表…  相似文献   

12.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提法,毛泽东同志曾做过多次论述。延安整风时,中央党校学员曾讨论什么叫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思想,是千百万先烈用鲜血写出来的,是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他还说:“我个人的思想是发展的,我也会犯错误。比如,我  相似文献   

13.
《理论学刊》1992年第1期刊登了署名坚毅的《关于张闻天论著中的“三分法”观点》一文(以下简称“坚文”)。文中第二部分“恢复‘中庸’的本来面目”,作者批驳长期以来把“中庸之道解释成为折中主义、调和主义、中间状态”,认为“毛泽东肯定‘中庸’的论述已公诸于世”,其依据是刊登在人民出版社《毛泽东书信选集》中的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致张闻天》一信。我们认为坚文对毛泽东这封信的认识是片面的,同时也忽视了毛泽东对中庸问题的同期其他有关论述,是不全面的,因此坚文有关毛泽东肯定中庸的结论,是不正确的。下面予以简要考析。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与毛泽东同时蒙冤的岁月李分建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期,翟秋白、李立三、王明相继掌握了党的领导权,大力进行反“右”实施越来越“左”的政策。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受到一次又一次冲击。1931年11月赣南会议撤销了毛泽东苏区中央局书记职务;1932年10月...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举世公认的伟大诗人。有一位外国朋友曾经这样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的确,毛泽东诗词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实践及其个性与人格,大气磅礴,给人以震撼力,在国内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诗词研究已在国内外普遍展开,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一)毛泽东诗词出版概况  毛泽东诗词的流行、发表和出版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单篇或数篇毛泽东诗词流行与发表的情况很难掌握,这里仅仅介绍一下国内外毛泽东诗词的出版情况。(1)国内毛泽东诗词的出版。从国内看,1957年《诗…  相似文献   

16.
1968年12月,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一指示的发表,标志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发展为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大运动。其时,上山下乡“一片红”成了“文革”的一个“战略部署”,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运动推向极端,从而改变了一个时代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晚年毛泽东在通常情况下已经不再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了,但在1975年5月3日,他却打破常规,亲自主持了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生前最后一次长篇谈话,对“四人帮”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为我党后来顺利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是如何发现“四人帮”问题的严重性?又是如何与“四人帮”进行正面交锋的?本文作者涤生将为您清晰展现3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理论形成的直接后果是中断了我们党早期正确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和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这“左”倾错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中苏分歧日益扩大和中苏论战日渐激烈息息相关。毛泽东认为苏共在“二十大”以后实行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 ,从而断言苏共已“变修”。并以此为鉴戒 ,毛泽东在国内进行“反修防修”的斗争 ,逐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理论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既是“文化大革命”爆发40周年,又是“文化大革命”结束30周年,同时,亦是毛泽东逝世30周年。在这样特殊的历史年份里,我们回顾过去、总结经验,以史为鉴、展望未来,就有了特殊的意义。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全国著名中共党史研究专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金春明教授撰写了《“文化大革命”与毛泽东》一文,现予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驳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九篇文章与“历史草案”《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编写组编者按:《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分“谈话录”和“初拟稿”两部分。这里先发表“初拟稿”中的一篇,以飨读者。在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以后,毛主席写了两个很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