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六方会谈与地区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6个与朝鲜半岛安全利益攸关的国家于8月27日~29日在北京举行“六方会谈”。这是今年4月下旬北京三方会谈的继续,来之不易。由于朝核危机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到东北亚的和平与安全,因此六方会谈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2.
去年10月份以来愈演愈烈的朝鲜核危机,进入新年后似有些许转机:1月7日,美国开始在华盛顿与其盟国日本和韩国就此事件进行紧急磋商,寻找解决办法。白宫于此后作出了一项重大让步,即同意就核问题和朝鲜展开对话。但白宫也重申,美国不会在核问题上退让。  相似文献   

3.
国际要闻     
《瞭望》1996,(22)
曼德拉改组南非内阁 南非总统曼德拉5月13日宣布改组内阁,任命4名非国大组织成员为新部长,他们将在国民党的4名部长6月30日退出内阁后接任。 韩美日就朝鲜问题举行政策协调会议 韩国、美国、日本三国高级官员5月13日至14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会议,协调三国对朝关系的立场。会议主要议程包括朝鲜对“四方会谈”的态度、三国对朝鲜提供援助和进行经济交流的问题。“四方会谈”是韩美两国总统4月16日提出的。 法国总统首访英国 法国总统希拉克5月14日访问英国。希拉克希望英国1999年正式加入欧洲货币联盟,他还与梅杰就疯牛病、欧洲建设等问题举行了会谈,这是法国总统12  相似文献   

4.
6月29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开始访华,这是她亚洲三国行的最后一站。赖斯此行选择日、韩、中三国,重点在朝核问题。6月26日,鉴于朝鲜同意近期内全面申报核计划,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和敌国贸易法中除名,种种迹象显示朝核问题有可能迈出实质性一步。值得注意的是,赖斯前往北京讨论朝核问题前,先访问中国地震灾区四川,表达美国人民的慰问和同情。这个小小的插曲给  相似文献   

5.
焦点人物     
《瞭望》2004,(47)
鲍威尔:“鸽派”国务卿辞职 11月15日,美国连任总统布什接受了国务卿科林·鲍威尔递交的辞呈。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国务卿从此完成了他的4年任期。被媒体称为“鸽派”的鲍威尔在大选前就已明确表示,他不会在布什的第二个任期内谋求职务。因此鲍威尔宣布辞职未出人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6.
历时一年半的朝鲜核危机,最近出现了决定性的转折。10月21日,朝美两国在日内瓦签署了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这一结果必将对朝鲜半岛以至东北亚地区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根据朝美协议,朝鲜核问题中“最重要的基本问题”,如以轻水核反应堆代替原有的石墨反应堆问题获得解决。美国在协议中保证,它负责在大约10年内为朝鲜建造一座2000兆瓦或两座1000兆瓦的轻水反应堆。从现在起至轻水反应堆建成这段时间内,美国将同其他国家一起向朝鲜提供重油,作为能源补偿。朝鲜同意冻结现有的核计划,包括不再对一座5兆瓦的核反应堆重新添加核燃料,停止两座石墨减速反应堆的建设,封闭其燃料后处理厂,对从一个5兆瓦反应堆中取出的8000根核燃料棒进行暂时安全贮存,并同意将来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所有核设施的检查。此外,美国保证不对朝鲜使用核武器,朝鲜保证与韩国实施北南无核化宣言,并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0,(45)
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主席库赖25日对新闻界强调,巴方决不在原来的基础上同以方继续谈判,恢复和谈必须满足四项条件:以军必须结束对巴村镇的封锁;以军必须撤回到9月28日冲突爆发前的据点;建立国际调查委员会对以方的侵略行径进行调查,并让以方承担一切责任,赔偿巴人员和物质损失;在平等和非武力的基础上建立恢复和谈的新机制。 韩国总统金大中25日在汉城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双方就奥尔布赖特访问朝鲜以及双边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韩国、美国、和日本三国外交部长25日在汉城举行会谈,协商三国改善与朝鲜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任国务卿鲍威尔1月24日在会见即将离任的中国驻美国大使李肇星时表示,刚刚宣誓就职的布什政府重视对华关系,愿意加强美中两国的合作与友谊。鲍威尔在美国会作证时说:中国是美国的“竞争者”和潜在地区对手,同时也是愿意在两国战略利益重叠的领域合作的贸易伙伴。治·沃克·布什已经成为白宫的新主人。其外交政策的主导性思维体现于“独特式的国际主义”理念之中。所谓“独特式的国际主义”,就是要在外交领域,充分利用在“新世纪和新时期”美国面临“无与伦比”的历史机遇,重塑美国实力与理想的传统思想,通过“理智地”使用武…  相似文献   

9.
最近,美国与东盟在全球反恐行动中的合作似乎又上了一个台阶。7~8月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展开了他的东南亚之行,他此行的中心议题就是恐怖主义。鲍威尔在多个场合对东南亚国家在反恐行动中给予的各种合作表示赞赏,7月29日访问泰国时,他还把东南亚称为继阿富汗之后的  相似文献   

10.
华盛顿专电5月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同国防部长阿斯平、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和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等高级官员举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战略会议,拟定了美国解决波黑危机的方案。据透露,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部分取消联合国针对波黑交战各方的武器禁运,向装备较差的穆斯林族提供武器;在穆斯林族得到武器并熟悉使用方法之前,对波黑塞尔维亚族的重炮阵地、指挥中心、军火库和铁路枢纽等军事目标进行有选择的空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1,(32)
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于7月28日访问了我国。江泽民主席在会见鲍威尔时说,中美关系正在改善。我们也期待着布什总统于今年秋天访华。自1972年双方重新打开交往大门以来,中美关系在广泛的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我们两国人民从中受益,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也从中受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应站在新世纪的高度,登高望远,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平壤专电 6月中旬,朝鲜和美国在吉隆坡就履行去年两国在日内瓦签署的有关核问题的框架协议达成了一项原则性协议。根据这项协议,由国际财团向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发电站的工作可望进入实施阶段。 朝美日内瓦协议中规定,在2003年以前,美国负责为朝鲜建设两座轻水反应堆发电站,其资金和设备由美国出面组织的一个国际财团筹集。为实施这一计划,美国将努力在6个月以内使国际财团同朝鲜签署提供轻水反应堆的合同。今年3月,美国、韩国和日  相似文献   

13.
邵杰 《瞭望》2002,(17)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4月17日结束了9天的中东斡旋之行,取道开罗回国。尽管鲍威尔声称他此次对中东地区的访问取得了成功,他与有关各方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使巴以双方能够以此为起点接触。但巴方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舆论都认为,鲍威尔的中东之行实际上不成功,因为他没取得突破性进展,未能促使以巴达成任何协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务卿赖斯于10月17日至22日出访东京、首尔、北京和莫斯科,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实施联合国对朝鲜的严厉制裁寻求区域性支持。朝鲜违背国际潮流,于10月9日悍然进行核试验,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以美国议案为基础,经各方讨论修改,特别是在中国、俄罗斯等努力下,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14日下午一致通过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该  相似文献   

15.
6月初,美国总统布什将赴俄罗斯圣彼得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这是俄美在伊拉克危机问题上出现分歧,进而导致两国关系出现紧张以来的两国首脑首次会晤。其实,早在美对伊开战不久,布什就对普京伸出了修复俄美关系的“橄榄枝”,曾派其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斯出访莫斯科,就美俄在伊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及合作事宜与俄进行紧急磋商。5月中旬,美国务卿鲍威尔出访莫斯科,同俄总统普京、外长、议长等政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鲍威尔之行的首要目的就是修复因伊拉克战争而冷淡的美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最近,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借参加“东盟地区安全论坛”会议之机,同时对日本、越南、韩国、中国和澳大利亚五国进行了首访。虽然鲍威尔旋风般的访问已告结束,但国际舆论对此关注的程度不减,且焦点集中在美国的意图上。 推进美国“亚太安全模式”的建立。冷战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3)
约翰·鲍威尔(John W.Powell)1919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抗战胜利后,子承父业,鲍威尔接管了父亲在上海创办的英文周报《密勒氏评论报》(Millard’s Review)。他立场公正、报道翔实、言论精辟,真实地还原了许多战争真相,发表了许多抨击美国政府的文章,然而该刊物在美国、英国和日本都被禁止发行。1953年因持续亏损,《密勒氏评论报》停刊,鲍威尔夫妇返回美国,不料被控"叛国罪",诉讼长达八年之久,最终以检方撤诉告终。鲍威尔是第一个揭开日美之间关于细菌武器的交易真相,以及美国帮助日本掩盖罪恶行径的人,他的一生都坚持着自己的观点,2008年12月15日,在旧金山去世。  相似文献   

18.
4月底到5月份,美国先是公布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后又派国务卿鲍威尔两次赴中东,鲍威尔5月的第二次中东之行以斡旋巴以和谈为主旨。美国推动“路线图”计划具有积极意义,但实施中东和平“路线图”尚有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19.
汉城专电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参加了东京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后,于7月10日至11日对韩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正式工作访问。克林顿访韩是有关各方正在加紧围绕解决朝鲜核问题之际进行的,因而受到国际舆论的关注。访问期间,克林顿同韩国总统金泳三就朝鲜核问题、地区形势以及双边关系举行了会谈。两国总统把朝鲜核问题作为会谈的主要议  相似文献   

20.
近一段时期,随着朝鲜核问题的升温,美朝关系也日趋紧张。虽然目前美国政府领导人一再声称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军方一些强硬派也不断放话,不排除对朝鲜使用武力的可能性,美国有能力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所谓两场战争是指美国军队在进行战争准备方面的设想。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曾提出了不同的设想。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在其“灵活反应”军事战略中提出了“两个半战争“的设想。该战略认为苏联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美国争霸世界的主要对手,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地区;中国虽然在军事力量上对美国不能构成直接威胁,但是中国在亚洲地区居于重要地位,是美国的次要对手,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