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02年是中国经济辉煌的一年,这是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用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林毅夫教授的话来说,就是“难能可贵”。林教授说:“在国内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通货紧缩的势头仍未减缓,美、日、欧经济不景气从而影响了东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中国GDP达到8%的增长率,外贸出口增长达到20%,凭借这样的成绩,我可以给2002年中国经济发  相似文献   

2.
汉城专电1992年韩国经济增长率仅为4.7%,成为自80年代初以来的最低水平。韩国银行曾预测1993年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6%,但最近又修正为5.7%,就是这一数字,韩国经济开发研究院仍认为过于乐观,因为到目前为止,经济没有明显的回升迹象,而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仅为3.9%。曾以亚洲“四小龙”之一为自豪的韩国人正在担心被逐出“四小龙”之列。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2,(18)
罗斯基教授的中国GDP增长率“正负2.2区间说”,经西方媒体轮番炒作,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但许多研究中国统计问题的中外学者,如任若恩、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伍晓鹰、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胡鞍钢教授以及麦迪森、布鲁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等,均表示不能接受被他们称之为“轻率”的这一结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认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核算质量总体上在改善。他不认为1998年以后会突然出现巨大的统计“水分”,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不过,这些学者也承认,中国经济增长率的统计的确存有问题,在计算水平、方法与范围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4.
美国经济能否持续回升,不仅关系到1992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前景,而且将对世界经济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颇为引人关注。 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0.4%。美国官方认为,始于1990年7月的美国经济衰退已经结束。但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警告说,复苏的势头可能是微弱的。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在今后一年内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约为2.2%,大大低于战后历次经济衰退后年均6%的增长水平。还有一些经济学家预计,正在复苏的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5.
破除民企进入垄断领域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公经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继续成长壮大,已成为决定中国经济和社会今后能否实现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刚刚过去的“十五”期间,我国民营经济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发展成绩:民营经济在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净增7000万人,达3.49亿人;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 2005年超过1万亿元,5年增长7倍多; 私营企业税收增长率年均保持在40%以上,已占全国税收的8.7%。经济学家们  相似文献   

6.
<正>一、GDP增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长率在9.5%左右。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预测,中国GDP增长率将回升到9%左右。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一份报告则认为,2010年GDP增长速度是10%左右。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  相似文献   

7.
<正>许多经济学家明确指出,中国经济放缓的程度高于官方数据。"我们认为,实际增长率比公布出来的数据低得多——上半年公布的增长率为7%,实际上在5%左右,"花旗的经济学家们指出。但经济学家们没有直接点明的一点是,比起中国自己,中国经济放缓给其贸易伙伴和制造业竞争对手造成的困难更大。此外,有两个方面可能出现更坏的情况。中国经济放缓的溢出效应可能十分严重,尤其是正值美联储(Fed)看上去终于准备放弃接近  相似文献   

8.
刘洋 《党政论坛》2010,(8):20-20
一、GDP增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长率在9.5%左右。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预测,中国GDP增长率将回升到9%左右。  相似文献   

9.
西方经济经过近四年危机之后从去年开始的复苏,仍是乏力、缓慢而脆弱。据世界银行预计,去年西方经济增长率只有百分之二,大大低于一九七三至七五年危机之后复苏头一年增长百分之五的水平。展望新的一年的西方经济形势,经济学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今年西方经济将继续复苏。但增长速度仍将是缓慢的。很多经济学家对后几年西方经济形势则持谨慎以至悲观看法。美国经济复苏能持续多久?美国官方人士和经济学家众说纷纭。财长里甘认为,复苏将持续三年以上。但是,多数经济学家不赞同这种乐观估计。比较普遍的预测是:一九八四年美国经济增长百分  相似文献   

10.
经济统计表明:1961-1989年,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是世界最高的,其中亚洲"四小龙"尤以为甚,在将近30年的时间中,保持着平均每年8-9%的增长速度.各种经济预测都认为,在90年代,如果世界经济增长率为平均每年增长3%,则日本可达4%,而"四小"和东盟将高达8%.目前,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的GNP已达4万亿美元,占世界GNP的20%.到本世纪末,这一比重还会进一步增加,东亚地区将成为世界多极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一极. 过去,在探索"四小"和东盟经济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虽然多次降低利率,美国经济仍然疲弱;在经历了“失落的10年”后,日本经济又出现负增长;原想取代美国而起“火车头”作用的欧洲经济正在放慢,特别是德国经济增速已明显趋缓。美欧日经济减速正在向全世界扩散,“从而形成了十年来首次出现同步下滑的局面”。美欧日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GDP的近80%,由于“世界经济的核心存在着严重的弱点”,世界经济正处在陷入衰退还是恢复增长的“十字路口”。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降到2.5%。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认为,世界经济正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前景 2008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前景为:美国、日本和欧元区2006年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9%、2.2%、2.8%。IMF对2007年全年的预测结果分别为美国1.9%、日本2.O%、欧元区2.5%,2008年分别为美国1.9%、日本1.7%、欧元区2.1%;OECD的对美国、日本和欧元区2007年经济增长率预测结果则分别是1.9%、2.4%、2.6%,2008年分别为2.1%、2.4%和2.7%;英国《经济学家》的预测结果为2007年美国增长率为2.0%、日本2.0%、欧元区2.6%,2008年美国2.1%、日本为1.8%、欧元区为2.0%。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夏,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和谢国忠两人,曾做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将迅即破裂的预测。谢国忠先生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接近爆炸的边缘",罗奇先生则进一步指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将在数月内破裂"。现在半年多过去了,这两位专家的预测有误。  相似文献   

14.
潘燕 《瞭望》2006,(19)
按照惯例,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公报之时,便是经济学家们“是冷是热”的争论之际。从“冷热”到“是否调控”再到“力度如何”,议题的每一步都充满着质疑、辩驳乃至不以为然。而始自2002 年的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周期,也在这种间歇性的“口水仗”中被不断熨平,并可喜地延宕至今。  相似文献   

15.
目前,经济界大多认为2002年出现复苏,但在具体时间上不一致。白宫首席经济顾问GlennHubbard于2001年11月12日称:温和的经济复苏从第1季度开始。美国蓝筹经济学家12月中预测美国经济衰退2002年第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曾经创造过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从1949年到“文化大革命”前夜,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尽管受到“大跃进”的人为干扰和三年自然灾害的严重打击,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于这一点,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也不得不承认,萨缪尔森在他那本著名的《经济学》一书中  相似文献   

17.
从1992年以来,日本经济经历了连续3年的“零增长”,1994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名义增长率为0.3%,是1955年实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以来最糟糕的记录,按照物价下跌进行修正以后的实质增长率也只有0.6%,远远低于政府预测的1.7%。 按照日本经济企划厅的判断,从1991年开始的经济萧条已于1993年10月达到谷底,其后,日本经济处于“缓慢恢复”的过程之中。但是,由于日本经济的运行情况之差,使许多民间研究机构对于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所作出的“景气缓慢恢复”判断一直持强烈的批评态度,认为这种判断过于乐观,直到最近,日本政府考虑到由于日元升值等原因的影响,日本经济景气恢复又出现了停滞局面,终于撤回了迄今一直坚持的日本经济正在“缓慢恢复”的说法,鉴于当前日本经济的糟糕表现,日本9家民间研究机构在6月下旬发表的经济预测中将1995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实质增长率向下修正了一个百分点(与1994年底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泥沼中的日本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经济在2001年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衰退”之后,到2002年初终于显现复苏势头。只不过在过去整整一年之后,这一复苏势头却仍旧极其微弱,而且还很难持续下去。回顾2002年,日本经济基本是在艰难复苏中度过的;展望2003年,日本经济的复苏进程势将更加艰难。 2002年日本经济的复苏进程之艰难,首先表现在日本政府判定周期进程的吞吞吐吐、犹豫不决上。代表日本政府观点的《月例经济报告》,从3月号起即开始使用“部分触底”的判断,之后连续三个月都认定“正在触底”,7、8月号认为正在“部分回升”,但9、10、11月号又加上了“环境恶  相似文献   

19.
戎殿新 《求知》2002,(1):20-23
一、预测指标屡屡调低。人们在预测2000年世界经济走势时,预测增长指标屡屡调高。对2001年世界经济形势的预测情况则恰恰相反,增长指标被屡屡调低。最初,人们预计2001年增长3.4%至4.2%,后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为3.2%,9月份该组织预测为2.6%,11月中旬再次下调到2.4%。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增速低于2.5%即为衰退。可见全球经济形势之严峻。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是著名经济学家邱晓华4月23日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发表的题为"2016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的演讲节选。在谈及房地产部分时,邱晓华认为,中国房地产结束增长,房价真正转入下降,会在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增长这三个趋势结束之后出现。这三个趋势估计5~10年结束。房地产增长时期还没有结束房价到底会怎么样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