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鲍梦远 《各界》2010,(9):95-96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城市居住小区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其环境设计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没有绿色环境,就没有人类居住赖以生存的氧气。怎样创造一个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这是每个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组团绿化概念,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习国外规模绿化概念。  相似文献   

2.
一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刚刚走出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当人们停止内乱而把目光投向世界时,看到的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中国经济发展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且还被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195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4.7%;到70年代末,下降到2.5%。1960年,中国的社会生产总值与日本大致相等;到70年代末,只及日本的1/4。是没有机遇吗?否!只是我们没有把握住。客观地说,我们也曾经有过一段“开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意识形态外交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发展任务紧迫国际环境却相对复杂,必须长期对意识形态安全保持警惕等现实,导致了邓小平外交坚决捍卫意识形态安全,但手段是防御的,目的是合作与发展的,视野也是开放自信的,并智慧地融入了理想主义内涵。这一外交思想在复杂条件下,在不与世隔绝前提下,维护了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同时,也推动中国融入了国际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良好外部环境,也展现了大国的开放和自信,兼顾了中国的国际声誉,值得当代中国外交借鉴。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的战略天津师范大学政法系徐胜希和平国际环境是进行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邓小平同志科学分析80年代以来的国际局势,提出了在较长时间内有可能避免世界大战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成为我们党确定“一个中心、两...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战略至目前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建国初期的"一边倒"战略;二是六十年代的"两条线"战略;三是七十年代的"一条线"战略;四是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的"全方位"战略.通过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战略的历史变革,有助于我们能保持与开拓一个较好的和平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6.
8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国际格局的转换,力量对比的失衡给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首先,尽管苏联从海外收缩,美苏合作解决地区冲突使原来的一些热点消失,但由于原来的战略平衡  相似文献   

7.
云杉 《瞭望》2003,(28)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军事领域兴起了一场新的深刻变革,这场新军事变革目前正加速进行,并成为国际战略格局剧烈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1978年在我国大地上展开的"真理标准讨论",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意义极为深远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实践标准"的提出,成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社会进步标准问题把握的真正开端。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这一系列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步与否的具体标准。当前,在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的相继提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步标准的内涵,为我们判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设立了更为全面和实际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步标准"的把握在借鉴、回顾、展望中发展,在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3)
巴西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及长期存在的不合理土地制度存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巴西无地农民运动兴起。而解放神学的出现及付诸实践则是巴西无地农民运动兴起道路上的探明灯。意图从解放神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对巴西无地农民运动兴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热词     
《党政论坛》2013,(4):59-59
第三次移民潮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国际人才蓝皮书披露,在当下的中国,“第三次移民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仅2011年,中国对外移民就超过了15万。所谓“第三次”,是相对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的两波移民潮而言的。  相似文献   

11.
日趋变化的学生特点我们通常以世代的成见来考虑大学生。20年代的学生醉熏熏、野蛮和邪恶,30年代的学生忧郁和激进,40年代的学生成熟和忙碌,50年代的学生沉默不语,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学生愤怒无比,是一伙行动主义者,80年代的学生关心自己、为职业所驱使。这些成见并不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环境法是我国发展最快的法律部门之一,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但这一体系仍旧存在众多问题。从分析现行环境法体系的发展现状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阐述我国环境法法典化的优势与局限,结合我国环境法治的需要,提出我国的环境立法模式应实行开放式(适度)的环境法法典化。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0,(14):44-44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处在国际敌对势力四面包围和封锁之中.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应对敌对势力随时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党中央,毛主席果断地做出了加强一二线的后方建设和备战工作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是邓小平在1989年下半年针对苏联、东欧出现动乱,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实行制裁的情况下,提出的对待国际局势的策略方针,也是保证中国在各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的基本方针。一、冶有观实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民要80年代末,国际局势急剧动荡,对这一剧变怎么看?它是否改变了和平和发展的主题?这关系到我们要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不要继续改革开放的大问题。邓小平反复告诫我们:要“冷群观察”、“不要急,也急不得”,(《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适应E时代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教育界比较普遍推崇和实施的一种培养“关键能力”的重大教育改革。根据笔者教学实践和研究,本文拟对研究性学习发表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曲卫国  杨占书 《团结》2009,(1):38-40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减轻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开始形成了一系列的环境税收制度.通过对污染物或污染行为征收环境税.以达到筹集资金保护环境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税收制度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高涨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经济杠杆在环境保护中逐渐发挥出主导作用.市场机制在控制污染,提高资源有效利用方面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7.
韩国威权政体转型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的威权政体是对李朝专制主义的发展和扬弃,在威权政府的主导下,韩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然而,经济的发展促发了社会结构的分化,奠定了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孕育了民主政治文化,奠定了民主政治的文化和心理基础;威权政体本身内在价值缺失;其合法性日渐衰退;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使威权政体丧失了外部支持。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韩国的威权政体开始向民主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 2 0 0 0年 6月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 ,是我们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那么 ,应当怎样正确认识、评估和应对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及其影响呢 ?本文拟对此作一粗浅的分析。一、正确认识当今国际环境与国际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当今世界 ,各种力量和各种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 ,使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异常复杂。这种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但这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邓小平…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较快,但世界贫富差距也在扩大,这是国际环境中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对东西方颇有影响的、在历史上早已存在的西方政治思潮——自由主义的发展与变种,即新自由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再次活跃起来,它不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拉美部分国家曾造成灾难性后果,在80年代末和整个90年代对原苏联东欧国家曾造成亡党亡国的惨局,而且对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亚洲国家,尤其是对东南亚国家也曾造成过很大的冲击,即使是对社会主义中国,也带来不小的影响。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并采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和科学态度,认认真真地对待之。 新自由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实践问题,而是发展成为既含有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又含有国际政治学(属政治学范畴)和媒体新闻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庞杂思想理论体系和实践活动。它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教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