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易杳 《瞭望》2002,(32)
2002年上半年,以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40%。一个新形象登上了中国经济舞台。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基本指标,这种概念在中国围经济结构调整的初步成果而被主流化、正统化,相关的学说也变得通俗起来。而加入世贸组织及为此所作的承诺,意味着相当程度上中国市场资源已成为国际市场资源的一部分。从那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9月22日报道,与过去20多年相比,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还是从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机制、产业、市场和观念来看,中国经济增长都已有了一些显著变化,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把这些新变化概括为“五新”:一、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经济总量从一位数上升到两位数,上了一个新台阶。2002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了10.2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也首次接近1000美元,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起飞时期。就经济发展的速度看,目前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新增长时期的上升阶段。2001年GDP增长7.5%,2002年增长8%。今年一季度增长  相似文献   

3.
200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和GDP的比重已分别由1995年的6.2%和2.0%,上升到9.9%和3.6%。从增长的态势看,在1995~2002年的8年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到19.5%,高技术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过去几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02年的16.8%。2002年,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由1995年的100.9亿美元提高到678.6亿美元,在8年间增加了6倍多。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2000年到2002年,就业增幅分别为1.4%、2.1%和6.4%。据国家统计局计算,2002年,高技术产业对制造业从业人员增长的贡献达到29.2%,成为创造新就业岗位最多的一个部门。根据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表现,在对全年GDP“肯定超过7%,有可能达到8%”的谨慎估计下,我们完全有把握地说,2003年又将是我国高技术产业一个高速增长的年份。  相似文献   

4.
王一鸣 《党政论坛》2013,(12):29-29
展望2013年。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因素增多。全年经济增速有可能达到或略高于8%。延续温和回升态势。1.稳增长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第三年,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将进小建设高峰,投资增幅将可能高于上年20.6%的水平。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房地产市场回暖,也将带动家电、家装、家具等关联耐用消费品需求回升,有助于推动消费增长和经济回升。  相似文献   

5.
2002年世界经济增长虽远不如人意,但也不乏亮点,这使得人们对2003年经济增长既寄予厚望,也存有几分隐忧。好于往年,但增速有限 2002年世界经济增长远不如人意,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增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与年初乐观估计的“美国经济将重新强劲起飞、欧洲经济迅速振兴和日本经济将起死回生”,也有很大的距离。据权威数据,2002年世界经济增长在2%(世界  相似文献   

6.
到1998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城市化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1998年完成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和中长期计划总报告》,将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作为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基本动力源。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快速发展,由于缺少科学规划与政策调控,或因管理不善、盲目扩大等原因,导致城市规模的膨胀和人口的猛增,产生一系列“城市病”,包括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城市边缘(城乡结合部)“溃疡”及其他问题。“城市病”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普遍遇到的…  相似文献   

7.
经济预测是经济学家必须承担的任务之一,预测是否准确?一年前谁曾说了什么几乎被大多数所忘记。曾记得一年前,经济学家们聚在一起分析2002年中国经济走势的时候,由于受美国股市泡沫破裂和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打击,很多人都认为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会低于2001年,至多是持平。只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宋国青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可以“坐8望9”。现在看来他“猜”对了。在新的一年来到时,经济学家们又在对2003年经济走势进行判断,鉴于2002年经济出色的表现,今年“看高派”成了主流,绝大多数人认为2003年经济增长率会在8%左右。  相似文献   

8.
《求知》2005,(8):46-47
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着,而在这种高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说:“假如把被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加进失业率统计,截止到2002年,广义失业率可达到15.7%”。蔡昉表示,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必然带来就业。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世界粮食、能源、金融问题同时升温,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四成最高达到每桶147美元,大米等粮食价格上涨60%以上,次贷危机导致的经济损失数据仍在不断翻新,各国政府在抑制通胀与防止经济下滑平衡木上谨慎前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3月份指出:“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基本实现了政府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但从历史上看,1998年是1992年以来第六个下降年份。这表明中国经济还将持续保持下降态势,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期为7%,经济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一、1998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析由于多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中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均形成了买方市场。这一方面为今后的改革深化奠定了良好的基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9,(52)
涉足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这一经济理论前沿研究为数不多的专家,对这一问题的判断可谓莫衷一是,对市场化程度的量化指标衡量和未来发展走势的认识尚没有获得学术界一致认可的答案。基于不同的方法,专家对我国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市场化改革情况大致可以列出以下三种预测结果:高位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将超过80%,中国将成为标准的或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位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将达到70-75%,中国将成为相对成熟的或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低位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将达到65%,中国将成为准市场…  相似文献   

12.
田帆 《瞭望》2002,(51)
对欧元区经济来说,即将过去的2002年是个乏善可陈的年份。年初有关年经济增长率会达到1.9%的乐观预测已被增长停滞的现实所粉碎。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化提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瞭望》2001,(50)
中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己经显现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下一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要以提高城市化水平为重大课题。 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发展中国家在38%左右,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是36.09%(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及统计标准)。今年,各方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纷纷出笼:国家统计局认为到2010年将达到4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说20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0月24日报道,近日来自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的经济预测分析报告提出了2003年经济增长的三项方案,其中根据高方案,明年国民经济增长将达到8.5%,中方案8%,低方案7.5%。其中,中方案相对稳健,设认为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苏北 《侨园》2003,(1):22-23
世博会选择上海,世界看好中国。被誉为展示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综合实力的“经济奥林匹克”,2010年将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会给我国带来什么?谁能与世博经济共享繁荣呢? 为中国发展再装一个“加速器”世博会不仅属于上海,更属于中国。上海申博成功,既是对举办国经济实力的考验,也是对举办国举办能力的考验,它会对举办国的经济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200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3万多亿美元,人均首次  相似文献   

16.
沈殿成 《侨园》2005,(2):29
从1979年起,日本开始从中国招收研修生,20多年来持续不断,人数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8年以来每年的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其中2001-2002年度增长速度最快,达到30%。2004年前9个月同比增长24%。另据有关资料披露,从1992年到1999年,日本共接收中国研修生141524名。目前仍在日本的中国研修生有七八万人。研修生,是日本国情的产物。中日研修生合作开始在1979年,当时正值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日本国内劳动力匮  相似文献   

17.
轿车,这个可爱又可恨的家伙,在刚刚过去的2002年里,让有车族后悔,让购买者兴奋,让持币待购者左右为难。 为什么?因为2002年新车型不断面市,而车价则不断下降。据统计,2002年国产轿车产销量首次破百万辆大关,分别达到109万辆和112.6万辆,增幅高达55%和56%。在产销量上升的同时,新品牌、新车型也不断问世,逐渐形成了40多个品牌和200多个车型同台作秀的局面。更令人心动的是,轿车价格整体下降,其中进口车市场价格下降10%左右,国产车下降8%左右。  相似文献   

18.
国际社会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注视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日益扩大的市场。一项调查表明,被询访的美国企业中98%把中国列为最理想的投资和合作场所。美国摩根-斯坦利公司的一个分析家小组认为,中国将是“今后十年最有利可图的地方”。 中国是世界上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的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之一。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380亿元,按世界银行方法折算为5398亿美元,居世界第8位;进出口总额达1958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排名榜上跃居第11位;实际流入中国的直接投资达257亿美  相似文献   

19.
李绍飞 《党政论坛》2014,(18):16-16
至少在2020年之前,中国仍然会是一个以投资为主导的国家,这决定了经济增速不会一下子降到5%。“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仍会保持7%-8%这样一个中高速增长的态势。”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需求不足是上半年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的主要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来源于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粤沪江浙鲁5省市一直以中国经济发展前锋的姿态引领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在今年首季我国经济活力重现的过程中,5省市当仁不让地继续了这一“火车头”作用,GDP增长分别达到13.0%、11.8%、13.6%、13.3%和12.3%,都实现了“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良好局面。特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