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俄罗斯有句谚语——“谁给钱,谁就有权点歌”。这句话有时被挪作他用,“点歌者”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唱歌人”是俄罗斯的一些媒体、学者和政治势力;所唱的“歌”要么是对西方世界的“赞歌”,要么是俄罗斯的“悲歌”。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外交战略调整的两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江 《唯实》2004,(1):45-49
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最初采取了面向西方的外交政策 ,但由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没有因此而对俄罗斯的利益给予重视 ,俄罗斯对自己的外交战略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先是提出了大国复兴的战略 ,这使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关系更趋复杂化。经过对国家实力和世界格局的重新估计 ,“9·1 1”事件以后 ,俄罗斯的外交战略转向“有选择地参与”国际事务 ,这给俄罗斯外交带来了显著的成果 ,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3.
普京总统执政以来,俄罗斯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经济秩序,强化中央权威。几年来,普京的拨乱反正和治理整顿的作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的支持,政府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俄罗斯外交更加灵活主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显然不喜欢俄罗斯的特立独行甚至“离经叛道”。他们既害怕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又不满俄罗斯“脱离西化的道路”。因此,近年来西方政要和媒体对俄罗斯的批判连篇累牍。他们批评俄罗斯政府“压制民主、控制传媒、损害人权、打压反对派、破坏司法独立、压制非政府组织、阻碍他国的民主化进程……”认定普京“在民主上退步,…  相似文献   

4.
包括前南斯拉夫在内的东欧地区,曾是原苏联的势力范围。今天,俄罗斯依然想保持在这一地区的传统影响力。但是,莫斯科的努力遇到了西方的严峻挑战。1995年,俄罗斯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在东欧地区的争夺,特别是在波黑地区的对抗,成为整个国际形势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近两年,俄罗斯外交战略进行了调整,改变了“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在波黑冲突、中东和平进程、朝鲜半岛局势等国际事务中,俄罗斯不再甘心充当美国的“小伙伴”。然而,经过政治大变革后的俄罗斯已经不能与原苏联同日而语,综合国力大大下降,在国际事务中显得力不从心。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加快实施“东扩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正一步步地“占领”东欧地区。  相似文献   

5.
别斯兰人质事件后,面对严峻的恐怖威胁,普京政府强力反恐,发誓打赢这场“看不见战线的特殊战争”。但我们注意到,在国际反恐的大背景下,俄罗斯的反恐却步履维艰,受到诸多国际国内因素的制约和困扰。一、长期面临西方的制约和干扰首先,西方对恐怖组织的界定与俄罗斯存在分歧。众所周知,车臣分离主义者是俄罗斯一系列恐怖事件的制造者。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利用车臣问题牵制和遏制俄罗斯,一直默许甚至支持、怂恿车臣极端分子的分裂活动。如,美国在为所谓的“车臣前外长”阿赫马多夫提供“政治避难”,英国也向车臣非法武装头目扎卡耶夫提供…  相似文献   

6.
若英 《理论导报》2012,(7):42-42
问:最近一段时问,西方国家给中国、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国家贴上“国家资本主义”的标签,并称“国家资本主义”是西方“自由资本主义”迄今面临的最强劲敌人。请问怎样认识西方国家的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4,(9):82-86
今年2月乌克兰发生政权更迭后,俄罗斯不顾西方国家的制裁威胁,在乌克兰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军事行动。探究俄罗斯敢于采取强硬态度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归结为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实际上,俄罗斯之所以敢跟西方国家“唱反调”,不仅靠的是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更以其丰沛的能源储备为后盾。特别是自普京执掌大权以来,俄罗斯早已形成一整套较完备的能源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8.
声音     
《党课》2014,(8):51-51
在乌克兰问题上,西方国家是在“用老鼠做实验”,而俄罗斯只有在“最极端情况下”才会对乌克兰使用军队。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全方位外交政策浅析臧秀玲臧伟俄罗斯独立以来,其外交政策经历了从“一边倒”的亲西方政策到“东西兼顾”的“双头鹰”外交政策的转变,进而形成了强调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重新恢复大国地位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框架中,俄把加强同独联体国家...  相似文献   

10.
轶峰 《党员文摘》2008,(6):26-27
俄罗斯军事专家认为.美国最近用导弹击中失控卫星的目的之一是向俄展示军威:而西方媒体近来不断唱衰俄罗斯军力,称俄军已“走向消亡”。为此.俄军提出了打造“新型军队”的方案.要向美军引以为傲的“闪电战”发起挑战.目标是比美国出手更快:充分发挥导弹部队的优势.陆海空天协同作战制衡美国。  相似文献   

11.
此前有舆论称乌克兰危机可能引发“新冷战”。普京5月24日在康士坦丁国家会议官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这一说法予以反驳,同时。他还否认俄罗斯试图“重建苏联”。报道称,在当天的采访中,普京将乌克兰的暴力事件和政治动荡归咎于西方,警告称,欧美“将因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而自食其果”。  相似文献   

12.
普京提出的建立“稳定弧线”构想集中体现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精神和战略意图,其核心是突出强调国家要集中精力于国内的转轨和发展,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时间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在这个战略构想中,独联体集体安全组织将构成“稳定弧线”的骨架,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是主要的突破方向,上海合作组织则为俄罗斯保持地区力量均衡、推动多极化提供战略依托。普京建立“稳定弧线”的对外政策能否成功,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对俄政策和美国的整体外交政策,关键是俄罗斯能否获得它想从西方得到的东西;另一方面,取决于俄罗斯能否尽快摆脱危机,推动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对美国说:不!──新形势下的俄美关系透视新华社记者魏国强自90年代初以来,俄罗斯基本上奉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段时期的美俄关系被称为两国的“蜜月”阶段。但从1994年1月前后始,美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  相似文献   

14.
乌克兰长期处于被东西方大国分裂的状态,一直是两个方向对峙与斗争的风口浪尖。 原是“文明发祥地” 乌克兰原本是整个东斯拉夫民族的文明发祥地,公元9世纪就出现了最早的斯托夫国家之一——基辅罗斯,成为俄罗斯、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共同祖先,也奠定了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1,(14):16-17
俄罗斯等8国日前召开北极理事会外长级会议,强调了8个北冰洋周边国家在北极事务上拥有“特权”,并就接收观察员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美国之音”等西方媒体分析说,俄美等国不想让中国、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经济持续衰退已经成为了举世瞩目的“俄罗斯现象”,也成为经济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在 1 991年前 ,西方和当时苏联的一些学者把经济衰退的根源归结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认为计划经济是“万恶之源”,自由市场经济是扭转经济倒退的灵丹妙药。而在俄罗斯彻底摧毁中央计划经济制度 ,推行自由市场经济近 1 0年来 ,经济不仅没有增长 ,反而大幅度下跌 ,一下倒退了 2 0年。俄罗斯经济衰退的根源是什么 ?今年 7月 ,普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认为 :迟迟不改变经济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 ,是俄经济发展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 ;高税…  相似文献   

17.
1991年俄罗斯选择“休克疗法”向市场经济过渡,一方面是由当时的客观经济情况决定的,而更主要的是1991年八月事件后掌权的新政治精英的政治地位和思想观念的反应。他们竭力反对共产主义,并不惜一切代价巩固自己的政权。起初实行的改革政策,其真实动机并非要改革经济体制,而是要彻底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以达到所谓的“不可逆转点”。选择“休克疗法”战略也使俄罗斯能够有机会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资金,使人们寄希望于外来的援助来保证未来市场经济的繁荣,国际金融组织则以此为诱饵迫使俄罗斯按照西方的意图进行改…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俄罗斯政局的基本特点1.普京的总统垂直权力体系基本确立,同时又面临诸多变数。普京执政以来,通过一系列行政和法律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打击各种有碍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势力,确立了以总统为核心的权力体系。这种权力体系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现实选择。它以现有的宪政体制为基础,保证国家在政治生活中的强势地位。普京的权力体系在稳定中逐步加强完善,但也存在诸多变数。从外部因素看,普京的“强人政治”,尤其是一系列加强中央权力的行政改革遭到了西方的指责和批评。俄罗斯先后出现的“可控民主”、“主权民主”等概念,是对西方国…  相似文献   

19.
当初,普京总统接管的俄罗斯是一个已经近乎破产的国家:金融彻底崩溃,卢布和美元比值从0.86兑换1美元跌到8000卢布兑换1美元,几乎已变成废纸;日本乘机以巨额外资引诱俄罗斯放弃北方四岛,西方国家以能否加入WTO要挟俄罗斯开放资源;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在车臣问题上威胁俄罗斯不准以武力实现国家统一;美国等西方国家向俄罗斯放飞了大批美国鹦鹉,试图摧毁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和独立价值观,等等。可是普京总统带领俄罗斯人民走出了困境,一个日渐强大的俄罗斯再次屹立于欧洲东方。  相似文献   

20.
“西方马克思主义”曾对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称后者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或“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它们必将断送马克思主义。这种预言在苏联解体后变成了现实,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俄罗斯流产了。于是就提出这样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在前苏联解体后有什么样的命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弄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