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城乡小学教育差距问题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教育的硬件条件,还表现在教育的软件条件差距.要缩小这种差距,需要改变居民落后的观念、意识;还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并建立相应的教育资金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李运余 《学理论》2011,(32):237
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投入不足、资源短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长期制约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相比显得极不协调,已经很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通过对我国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分析,意欲为今后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3.
由于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城乡存在的必然差距等原因致使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重重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以及适当开发适合农村生活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黑龙江省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速度,提高农村体育教育水平,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应从人力资源领域、物质资源领域、民族文化领域、制度资源领域、学校体育领域等方面入手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彭萌  刘东雷 《学理论》2011,(17):273-274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媒体在我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在城市学校里现代媒体教学已经普遍得到使用,城市学校已经实现电子化教学。可以这样说我国城市的教育水平已经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靠齐。但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教育发展速度依然是非常缓慢的,农村的教育依然存在着各方面的困难。近几年以来我国政府为了改变城乡这种严重的教育差距,不断地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从经济和政策两方面同时着手,力求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村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朱培康 《团结》2005,(2):17-19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占有教育资源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地市以上政府忙着发展高等教育,县级政府则着力发展高中教育,许多地方义务教育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农村税费改革前,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只占12%,县级占9.8%,其余78.2%则由乡和村筹集。农村实施税费改革、学校实行“一费制”后,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总投入大幅度减少,中小学辍学率居高不下,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骨干流失现象严重,已成为农村教育走不出困境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  相似文献   

7.
城乡统筹教育发展观强调从城乡关系的整体来考虑国家的教育发展,把城乡教育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系统中,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普遍提高城乡人口的现代化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良性转移。不仅义务教育,我国城乡教育在整体发展上同样存在均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机会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别和城乡教育的制度性落差等。要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坚持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政策,体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对延安农村教育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延安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全市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延安市域经济的发展,但也导致了农村适龄学生不断减少、学校办学效率低下,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质量下降,社会效益不高、影响教育公平等问题的显现。城镇化之所以会给延安农村教育带来消极影响,主要缘于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重视城镇化冲击,端正办学态度;合理整合教育资源,不搞一刀切;注重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正确处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推进延安农村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建华 《团结》2007,(5):43-45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教育资源和城市相比差距很大,急需政府部门重视解决。  相似文献   

10.
金高品 《团结》2006,(4):43-44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不公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一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城乡教育差距巨大;另一方面,有限教育经费的使用,片面向城市、重点学校集中,出现盲目攀比的不良倾向,造成巨大的学校差距。这一制度是导致炽烈择校热、高昂择校费的主要原因,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教育不公,凝固、扩大了社会业已存在的阶层差距,带来了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强调政府的责任。政府是提供教育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在当下构建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重要取向的…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advances and tests hypotheses about the effects of migrants' remittances on political behavior. Analyzing new survey data from Mexico, I find that despite being very poor, respondents who receive remittances tend to view their income as more stable than neighbors who do not receive this money. As a result, remittance recipients have relatively fewer economic grievances and tend to feel more optimistic about economic matters than neighbors who do not receive remittances.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voter thesis, citizens who ar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economy are also less likely to pressure and oppose politicians, particularly incumbents. Analyses indicate that respondents in this sample who receive remittances are indeed less likely to lobby local officials for economic assistance. They were also less likely to mobilize against and punish the incumbent party in the 2006 Mexic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相似文献   

12.
王小琴 《学理论》2009,(31):30-31
针对当前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不高,农村社会落后的基本现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就必须从富民、乐民、安民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公民的身体健康,在我国农民看病日益困难,医疗负担日益加重的背景下,政府理应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树立起相应的职责,因此,在剖析当前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落后的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的政府责任,有助于推进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朱晶 《学理论》2010,(29):27-28
农村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部分,对于提高农民群众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实现新时期群众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更重要的是它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民主发展的深层原因不可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发展。较大面积且地域集中的乡村贫困的存在,必将对我们正在积极推行的村民自治产生制约与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乡村经济贫困导致村民流动的加剧及其政治权利的边缘化,将严重削弱村民自治的社会和群众基础;长期无法改观的贫困将使村民失去参与的利益动机,导致政治参与的冷漠;乡村贫困对乡镇政府经济依赖的增强,容易导致村民自治附属行政化的倾向,背离自治的宗旨。消解这些矛盾,必须实施有效的制度供给和政策救济;必须建立健全乡村贫困群体的政治利益表达和整合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革新民主法治观念,提高基层干部和村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基层党组织选举改革: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选举农村党支部的“两票”制和乡镇党委书记“两推一选”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选举改革日渐成为基层民主的新成就和党内民主的新亮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选举改革带来了农村政治的新气象。但是,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要推动改革进一步深入和持续就必须正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的、全方位的进步过程,只有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农民意识等都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整个农村实现了现代化.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现代化步伐相对滞后,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陈燕红 《学理论》2009,(27):149-150
十六大以来,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就业”的发展思路,统筹城乡就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城镇化、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当前,统筹城乡就业,必须立足于完善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健全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统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等几个核心点。  相似文献   

19.
农民政治心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政治心理的透视,明确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有效构建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的长效机制,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制度安排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民自治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家为解决农村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供给而作出的制度安排。近十多年来,村民自治制度参与了农村公共产品生产,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自治组织兼政务、村务于一身,决策与服务存在独立性、封闭性和排他性等,不少村民自治组织不愿意与村民同心共事,更乐意与乡镇权力“合谋”,致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效。不过,村民自治制度仍不失为村庄治理方面比较好的制度设计,只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它,该制度就肯定能发挥其安排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