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南风窗》2014,(5):34-40
<正>全球出产的智能手机,六成是在中国完成最后组装的"中国制造"。经过多年苦干实干,中国的GDP规模已经世界第二,按这个趋势,再过五六年可能就会成为世界第一。这些听起来很了不起,不是吗?可是,在这些表象背后,藏着什么呢?拿智能手机打个比方吧。当我们玩手机的时候,看到的是漂亮友好的界面,我们看不到芯片,也看不到操作系统。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是表象,不是本质。智能手机简单好用,好像人人都了解它,但事实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8)
正欧洲把难民问题作为政治交易,最可议的是欧洲的心态。欧洲将把难民关在门外,让难民只困在中东,当欧洲人看不到难民,欧洲人的道德压力就会消失,这是一种眼不见为净的哲学。人们常说"眼见为凭",任何事情,人们看到才会相信,并产生看到的情绪反应和道德反应。但"眼见为凭"却有盲点。如果一件事发生了,但我们没有看到,因而不相信,甚至不会作出道德反应,那就会错失了道德判断,可能造成极大的误差。尤其是现代人都是透过媒体的报道来看世界,一件事媒体有报道,人们就会相信,媒体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4,(2)
<正>公租房变成"空租房",这既是城市的财政之伤,也是外来工的融城之痛,没人愿意看到这样的"双输"结果。但问题的解决,往往只需让常识回归。从九头村农贸市场到雅园新村,步行只需20分钟,但这段路,黄厚翔"走"了3年,至今仍看不到任何可以"抵达"的机会。雅园新村是广东省东莞市属最大的公租房,位于东城九头村和南城雅园工业园区交界处。这里远离市区,但并不安静,旁边是环城路,每天都有大量  相似文献   

4.
正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今,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参与到了战"疫"中。他们中,有的奋战在医护一线,有的时刻保障着防疫设施的安全,有的为居民防控值守,有的在保障大家的生活"快递",有的"宅"在家阻断疫情传播……在此,本刊邀请了八个职工家庭,讲述了他们各自的战"疫"故事。  相似文献   

5.
石破 《南风窗》2014,(15):10-10
<正>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表面看这是一起(或多起)刑事案件:"山东多名初中女生被社会青年性侵,多数家长拒绝报案。"但仔细阅读该报道后,我又感到这未尝不是一桩"文化事件"。我们知道,在每个社会或群体中,良心、道德对全体成员的行为起着内化性控制的作用,如果这种内化性控制失去效用,就会发生所谓的"精神变态",这对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是危险的,这时,社会或群体就不得不借助于外化性控制。但在上述案例中,我们看到的却是  相似文献   

6.
正一场年会,每个人希望的样子也不尽相同。于是,一场关于"什么样的年会能让众人满意?"的辩论赛在公司各部门激情展开了。什么样的年会是好年会?不同的公司,年会的画风肯定是大不相同的。有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宛如奥斯卡、金球奖;有的又嗨又燥,荧光棒挥舞,如同人潮汹涌的演唱会;有的似"一股清流",看起来跟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5,(24)
<正>作为一直在国有单位工作的劳动者,我对"集体"的温暖印象深刻。比如,如果有职工遭受重病或家里有什么意外,工会就会站出来,发动大家捐款助其渡过难关。有"集体"罩着就是好。要是没有"集体"的温暖呢?也会有社会上的温暖。像这类事就有很多:张三的小孩得了可怕的病,没钱动手术,实在没办法了就通过媒体求助,然后,大家看到报道后,也会帮忙;而李四如果因生活陷入绝境上街"募捐",同情心也会驱使有的人掏钱,而并不总是把脸别向一边。这些,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啊!"集体"也好,  相似文献   

8.
恶俗时代     
石破 《南风窗》2014,(12):11-11
<正>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恶俗时代,这个时代的急先锋是"恶俗广告":几乎任何一种商品都可冠以"顶级享受"、"超凡体验"、"绝世佳作"、"倾情奉献"的吓人名头,有的售楼广告把公寓称作"宫殿",把小区叫作"皇城",把小区里一小片水坑称作"中央公园",这样的楼房宣称只有"名流"和"成功人士"才配享受,有的汽车广告则宣称某款车只卖给"精  相似文献   

9.
李北方 《南风窗》2013,(1):34-37
收入的提高与美好生活的实现仍然不是同一个概念。最重要的是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为了人"还是"人为了经济发展"之间真正做出抉择,并据此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你幸福吗?"这是2012年中国的"天问",它戳中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经和内心痛处。幸福感是有的,但不幸福的感觉同样弥漫。如果说,幸福是一种需求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0.
石破 《南风窗》2014,(9):9-9
<正>在战争年代,革命者可以"视死如归"。"归"到哪里呢?"归"到他所属的"群体",以及该"群体"为之奋斗的事业。小时候,我们最不想看到老师的评语就是"这孩子不太合群"。在计划经济时期,"群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谁都不愿背上"脱离群众"的坏名声,每个人都有非常强烈的"群体归属感"。当然,客观来说,它是以一定程度的压抑和丧失个人尊严与自由为代价的。现在,在陌生人社会,我们成了一个一个的个体。邻里没有了,亲戚也少了,过去一个村或一个社区的人你全都认识,现在你只是跟临时"有用"(对你的谋利、晋升以及满足感情需求来说)的人快速地  相似文献   

11.
张潇 《法制博览》2015,(6):76-77
"八议"制度是我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官僚贵族适用的刑罚减免制度,它始于周礼中的"八辟",曹魏时被写入成文法典成为定制,称为"八议",此后为历代所沿袭,直到清末司法改革时被废除。分析魏晋时期的史料可以看到当时"八议"制度的特点,尤其在入议范围和入议权来源上,魏晋时期同后世有较大的差异。只有通过对相关史料脉络的梳理,才能更好的了解魏晋时期的"八议制度",同时也能看到"八议"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石勇 《南风窗》2013,(24):13-13
一群人疯狂地消费奢侈品,通过区别于普通大众,来获得"自我认同",而另一群被鄙视的人则连基本的生存保障都艰难,有问题吗?好像是有的。它不符合我们的一种直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一个社会中是不太正常的—这不公平。  相似文献   

13.
南方朔 《南风窗》2010,(23):98-98
<正>每个历史阶段,都会有一些"关键字",它是时代病态的浓缩,也是人们朦胧渴望的显露。足以显露当代气氛的关键字有三:一是"过分"(Excess),二是"精疲力竭"(Exhaustion),三是"转型"(Transformation)。从这期开始,我会每次谈一个字,先谈"过分"。"过分"指的是一件事被搞得超过正常的程度。由于人们  相似文献   

14.
正什么是犯罪?这对一般公众来说"不成问题",而对于犯罪学和犯罪学家来说,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难题——有多少个犯罪学家就有多少种犯罪定义。这是因为公众所看到的是身边的"坏行为"或者最多是地域广大但发生在当下的"坏行为",而犯罪学家看到的却是跨越时空的"非行"。在犯罪学家看来,公众对犯罪的认识是"很成问题的",而事实上,公众"成问题"的见解对犯罪的影响却远大于犯罪学家的"真知灼见"。犯罪学家只有先影响了公众,至少是政府官员的关于犯罪的观念,才能对犯罪产生  相似文献   

15.
正谈起如何开展工会工作,有的工会干部说得头头是道,但对工会实际工作缺乏了解;有的工会干部向职工一边"倒",把企业与工会搞成"两张皮",与企业闹对立,搞得关系非常紧张;有的工会干部不会兼顾,找不准自己的位子,工作无主见、无主次,整天也很忙,但两头没做好,两头没落好。这些现象说到底,就是工会干部"不接地气"。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选择去朝鲜?不少中国游客的理由是这样的:再不去,等这个国家改革开放了,就看不到了.而飞往平壤的航班上,坐在记者身边、来自湖南的一位老太太说,她家老头提议要去朝鲜"忆苦思甜".还有人承认是因为对这个神秘国家"好奇",当然,也有游客像一位北京女孩那样,只想在长假里找个近的、能躲过国内"人海"的去处.  相似文献   

17.
石勇 《南风窗》2013,(18):6-6
从今年开始公务员工资将逐步进入上涨周期—这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鹏近日透露的关于"工资制度改革"的一个信息。有人把这看作官方对民间反应的试探信号。姑且把它看成是作者的"个人观点"吧,但事实上,此前公务员工资就已多次上涨;而从现在开始,在"收入分配改革"的名义下,他们的"名义收入"会更多并非不可能。那些受到体制庇护,以及正在黑压压的队伍中努力挤入体制内的人们有理由弹冠相庆。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这样"成功",分享到令人艳羡的制度红利的。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04,(13)
有时候,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它们能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家的疑惑和顾虑,他们的关注焦点何在,他们的经营环境如何,他们的思考有多少"中国特色"……何况,4位对话嘉宾每人为此付出了25万,这全部27问的直接成本就高达100万元。至于它们的价值有多少,每个人都可以在审视下面列出的问题后给出自己的答案。韦尔奇的回答呢?那太长了,我们没有足够的版面来刊登。而且,就像许多人事前就预料的那样,那都是一些关于在全球舞台上巨头们如何起舞的"普遍原理",它能带给中国企业家一些想象,但并不能帮助他们改变在中国的商业实践。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世界,政治多元化及其理论政治多元论,它既已陈旧,又颇为时髦。说它陈旧,是因为1915年将多元论引入政治与国家理论,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的英国政治学家拉斯基,早在二十年代中后期就看到它的"基本弱点",宣布自己实现了转变,不再是政治多元论了。说它时髦,是由于今天主张这种理论的,除了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家,还有民主社会主义者,甚至有某些共产主义者。长期在美国处于支配地位的以达尔和林德布洛姆为代表的政治  相似文献   

20.
石破 《南风窗》2014,(10):8-8
<正>每个国家的公民,不分职业、教育程度、年龄与种族,他们的行为本来均应受到法律的统一保护,亦应受到法律的统一限制,但中国的现实,常常是他们都受制于"关系"——大家都要"搞关系"。在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搞关系"势在必需。但随全球化和城市化而来的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们本应不靠"关系"而靠"规则"来打交道。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搞关系"之风愈演愈烈,跟之前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搞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重要活动或"产业",并且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