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作为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发展几十年来,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融经贸、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和艺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为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要从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特点及经营模式,:吐而提出促进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产业全面提升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晶 《奋斗》2006,(2):17-17
黑龙江冰雪旅游产品创造了一系列响亮的品牌。冰灯、冰雕、雪雕、冰雪大世界、滑雪节等都是世界级旅游产品。亚布力滑雪场使哈尔滨成为中国著名滑雪体育竞技和滑雪旅游度假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作为中国第一个以冰雪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备受世人瞩目。黑龙江冰雪旅游产品异彩纷呈。中国雪城牡丹江的镜泊湖的冰瀑布、雾凇、跳冰崖引来无数中外游客,冬天的五大连池火山冰雪奇观也独具魅力,大海林的双峰雪乡,齐齐哈尔的古城冬貌和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雪地观鹤,伊春的林海雪原都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7,(4)
<正>哈尔滨新区拥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态条件优良,集聚了冰雪旅游、文化旅游、避暑旅游等哈尔滨市的核心旅游产品。应以哈尔滨新区获批为契机,强化顶层设计,努力把哈尔滨新区建设成为"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一、哈尔滨新区旅游文化产业定位1.国家旅游创新创业试验区。通过新区行政及管理体制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用好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旅游开放政策和创新成果;加快"旅游+互联网"创新  相似文献   

4.
沈延威  易铭 《奋斗》2023,(3):43-46
<正>盛夏时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项目招商活动如火如荼。冬季再至,梦幻冰雪馆餐饮馆、120米高的雪花摩天轮已同第二十四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同步亮相。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哈尔滨冰灯艺术游园会是哈尔滨太阳岛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哈尔滨太阳岛集团)的三大核心冰雪品牌,在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艺术、冰雪经贸等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就集团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成就与未来展望,哈尔滨太阳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5.
邓晓明  任立湘 《奋斗》2006,(2):14-16
冰雪是黑龙江的天赐优势。自从第一届哈尔滨冰灯节起,黑龙江把冰雪赋予文化内涵,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逐渐成为旅游业的重头戏。冰雪、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给黑龙江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冰雪确实展现了它无穷的魅力。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过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将来还会带来什么。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继续创新发展,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立城市旅游形象系统的根本目的是展示城市独特的旅游魅力,其核心和前提是解决城市旅游形象定位问题,即城市将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并传播怎样的一种形象,这种形象如何成为吸引潜在游客前来旅游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7.
构建城市旅游形象的思考——兼论打造成都城市旅游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旅游形象建设,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城市旅游形象建设对外可增强城市的知名度,提高竞争力,对内可强化市民旅游形象意识,激活市民的主观能动性.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原则应立足于对城市既有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结合时代特点,适应多层次游客的需求.当前,不少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往往并非来自于科学的考察,而是来自于一方行政长官的一家之言,结果往往造成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不断更迭,无法给受众一个相对核心,相对稳定的城市旅游形象.在做好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同时,也要塑造良好的城市视觉形象.把城市旅游形象建设和城市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其文化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8.
冰雪大世界     
《廉政瞭望》2023,(24):6-7
<正>2023年12月23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之后,人气爆棚,终日人流熙攘,堪称黑龙江冬季旅游的“流量王”。夜晚,这里81万平方米园区的璀璨冰雪胜景,让游客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9.
胡铁华 《党史文苑》2013,(12):22-27
冬日的北国冰城哈尔滨,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是全国冰雪旅游的好去处。2013年初冬,如织的游客徜徉在具有异国情调的中央大街时.纷纷被橱窗巾《哈尔滨市劳模风采摄影展》所吸引。其中第一幅就是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  相似文献   

10.
黄锋 《当代贵州》2012,(34):61-61
11月16日,在党的十八大刚刚胜利闭幕之际,以“避暑养生地、巍巍七星关”为主题的第六届毕节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七星关区小河旅游风景区举行。毕节市七星关区承办此次活动旨在充分展示七星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全力打造“避暑养生地、巍巍七星关”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22,(2):36-38
近年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全国首选冰雪旅游目的地和国际冰雪旅游度假胜地的目标,深入推进冰雪旅游与冰雪文化、冰雪运动等领域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冰雪旅游知名目的地和冰雪旅游精品线路,让“冷资源”成为“热产业”。  相似文献   

12.
吴冬颖 《奋斗》2023,(3):39-42
<正>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为以滑雪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中国冰雪体育旅游提供了强劲动力。作为传统冰雪旅游资源富集省份,黑龙江省如何借助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的契机激发滑雪旅游的新活力,是亟须破解的重要课题。一、黑龙江滑雪旅游面临的形势(一)“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为中国滑雪旅游业培育了大量潜在的消费者。我国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报告中作出“带动三亿人上冰雪”的庄严承诺。从2015年至今,  相似文献   

13.
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市旅游杂志社等机构,联合评选出了“2012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西宁市再度入选年度“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并荣获“昆仑夏都”美誉。这是西宁市继2010年被评为“十大避暑旅游城市”、2011年被评为“世界旅游名城”后获得的又一项殊荣。  相似文献   

14.
正贵阳是全省的旅游服务中心和集散中心,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秀美,气候条件宜人,被誉为"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游客集散地和重要旅游目的地。随着旅游产品的逐渐丰富,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迅速提升,形成了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内,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城市形象品牌大幅提升依托独特的气候、生态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将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温泉之城"城市品牌,深入发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将"避暑·生态·产业"有机融合。特别是"贵阳避暑季"和"温泉季"等大型综合性旅游文化系列活动的成功推出,通过全方  相似文献   

15.
丛坤 《奋斗》2008,(2):32-34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在哈尔滨冰灯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个以冰雪为载体的地方性节庆活动,自1985年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24届,成为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渥太华冬乐节齐名.享有国际声誉的冬令盛典之一。  相似文献   

16.
老屯 《奋斗》2006,(2):24-24
冰雪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各地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纷纷利用自己的优势,大力开发冰雪资源,黑龙江省为之骄傲的冰灯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来自国际方面巨大的压力。世界几大著名的冰雪节越办规模越大,水平越来越高,效益越来越好,日本札幌的雪节每年吸引国内外数百万人;加拿大、芬兰在北极圈内建设的冰旅馆,旅游者需要提前几个月预定房间,而由此兴建的冰酒吧、冰餐厅、极地生活秀等寒地旅游项目应运而生:在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由中国大陆举办的冰灯展览,更是将中国的冰灯艺术引向了世界。二是来自国内的激烈竞争。冰雪资源的巨大潜力,使得国内有条件的地区不遗余力地开发利用冰雪资源。每年全国有20几个城市和地区都在举办不同类型和名目的冰雪节,上海建设的世界第二大室内滑雪场、深圳世界公园的室内滑雪场、北京的室内(3000平方米)冰灯展览馆、峨眉山的滑雪、内蒙古的冰雪节、沈阳的冰雪节、吉林的雾凇节等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游人。长春净月潭冰雪节据有关资料反映,冬季游客数量已经与哈尔滨相当,规模越办越大,而且提出了冰灯发源地的说法。去年,辽宁、吉林等省在冰雪旅游宣传上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覆盖了全国,冬季到这两个省的旅游人数急剧上升,大有取代黑龙江成为冬季旅游大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江苏区域形象的建设总体上是良好的,但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在区域软形象中的旅游形象、公共文明形象和政府形象三个方面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首先是确立符合形象实际情况的形象定位;其次是针对具体的问题,制定相对应的整改方针和计划;再次是在迎接2014年青奥会的过程中,要大力加强基于形象定位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并将形象提升战略与迎青奥活动相结合,有条不紊地开展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18.
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市旅游杂志社等机构,联合评选出了“2012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西宁市再度入选年度“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并荣获“昆仑夏都”美誉。  相似文献   

19.
张欣 《奋斗》2014,(2):45-46
正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们文化消费的重要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因素应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文化的吸引力也将成为旅游产品竞争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同时面临着国际、国内冰雪旅游市场激烈竞争,以及旅游者旅游需求不断变化,传统的冰雪旅游产品吸引力下降的巨大挑战。推动冰雪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0.
文化圣地     
《党员干部之友》2007,(12):F0002-F0002,1
“文化圣地.度假天堂”旅游品牌形象宣传口号,高度概括了山东旅游资源、产品以及服务,充分展现了山东旅游的全新形象和目标,是山东旅游迈向旅游强省、走向国际化的宣言,必将有力地推动山东旅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