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省委、省政府作出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和回归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省各级高度重视,广大浙商积极响应,浙商回归引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两年多来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浙江经济发展最倚重的力量,"浙商回归"作为浙江经济升级"组合拳"的"重要一招",已经也必将在推动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今日浙江》2013,(7):20-21
责任南存辉浙江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浙商回归是做强做大浙江实体经济、做实做好浙江民生的重要举措,对于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去年我省浙商回归工作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有浙江各级党委、政府热情服务的功劳,更是广大在外浙商对家乡饱含深情的体现。浙商回归最看重的因素有三:故乡情结、政策扶持、发展机遇。眼下浙江正处  相似文献   

3.
袁卫 《今日浙江》2014,(2):17-20
"这里有你们创业创新的舞台!"这是浙江对700万在外浙商的深情呼唤,情真意切。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浙江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省委、省政府对浙商的期望与倚重之情溢于言表,随之出台的,是一揽子鼓励、支持、引导浙商回归创业创新的好政策好措施,重锤击鼓。"我们的根在浙江。"这是省外浙商对家乡的真切回应,包含着深深眷恋,赤子情深。  相似文献   

4.
浙商回归工程作为浙江引进内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相关鼓励政策,吸引在外发展并壮大的浙江资本回乡投资创业,发展省内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目前,浙商回归工程也面临不少矛盾和困境,亟需政府进一步出台和落实激励政策,“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互促共进、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军 《今日浙江》2014,(12):25-25
正省委书记夏宝龙在省委常委会传达贯彻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精神时,强调要狠抓浙商回归工作,让浙商回归得更快些。浙商是浙江发展最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推进转型升级和"两美"建设最为活跃的主体力量。各地各部门要把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更有创造性、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  相似文献   

6.
正"这里有你们创业创新的舞台!"这是浙江对700万在外浙商的深情呼唤,情真意切。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浙江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省委、省政府对浙商的期望与倚重之情溢于言表,随之出台的,是一揽子鼓励、支持、引导浙商回归创业创新的好政策好措施,重锤击鼓。"我们的根在浙江。"这是省外浙商对家乡的真切回应,包含着深深眷恋,赤子情深。  相似文献   

7.
浙商之春     
《今日浙江》2013,(7):10
大力引导浙商回归,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是扩大有效投资的现实途径,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12年,全省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298亿元,为浙江扩投资、兴实体、稳增长、促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夏宝龙 《今日浙江》2013,(21):10-11
浙商是浙江发展的生力军,是浙江的“金字招牌”。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浙商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在浙江改革开放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经高度评价浙商:“浙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实践者,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开拓者,是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贡献者,是浙江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实践证明,浙商是我们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我们浙江今后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吴坚 《今日浙江》2014,(21):10-13
抓落实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全省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委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紧紧围绕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凝神聚力、鼓足干劲、立说立行、狠抓落实,以破竹之势,强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浙商回归、"四张清单一张网"等战略举措,书写浙江改革发展稳定新的篇章。"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蓝图已经绘就,时间表已经排出,冲锋号已经吹响。  相似文献   

10.
袁卫 《今日浙江》2014,(9):19-20
正浙商是浙江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浙江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在。面对浙江经济的"爬坡过坎",广大浙商用加快投资、加快转型、加速发展的实际行动,倾力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前进。"肺腑之言,铿锵有力;内外兼修,行之恒远。  相似文献   

11.
王辉忠 《今日浙江》2014,(14):10-11
正浙商回归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工作一样,是省委、省政府时刻抓在手上的中心工作。这项工作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必须常态化,必须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浙商是浙江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是浙江最值得珍惜的"金字招牌"。浙江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打好浙商回归这一仗,用好这支战之强、攻  相似文献   

12.
近日,在杭州召开的2007浙商大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浙江经济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浙江经济的突出特色是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民本经济。浙商作为民本经济的重要主体,是浙江发展的活力所在,也是浙江经济的竞争力所系。他强调,当前,浙江省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在新的形势下,浙商面临的机遇十分难得,肩负的责任十分艰巨。希望广大浙商继续弘扬浙江精神,  相似文献   

13.
我省积极构建政策体系,支持发展实体经济,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让企业家对做实业有兴趣、有信心。2011年12月,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大力实施浙商回归工程,引导境内外浙商  相似文献   

14.
叶慧 《今日浙江》2012,(13):15-16
作为率先提出并实施"浙商回归工程"的城市,杭州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今年1—5月,杭州共引进浙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131.17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5.
感召浙商回归家乡创业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在准确把握浙江省情、深刻分析当前发展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决策。既要鼓励浙商“闯天下”,又要鼓励浙商回归家乡投资创业,实现“闯天下”与“强浙江”的统一。这是浙商发展轨迹、发展规律使然,是浙江发展形势所需。  相似文献   

16.
廖康 《两岸关系》2014,(2):40-41
<正>2013年10月底,推崇"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融合发展,汇聚天下浙商财富和智慧的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在杭州举办。浙商大会两年举办一次,是浙江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浙商盛会也是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的战略平台。第二届浙商大会期间,以"情系浙江互融发展"为主题的浙台经贸合作平台推介暨台湾浙籍乡贤交流座谈会作为专题活动之一,由浙江省台办、省发改委、省工商联同时主办。  相似文献   

17.
浙商是浙江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浙江是浙商发展最坚强的后盾。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以浙商的健康发展促进浙江的改革发展,既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一贯理念和长期政策,又是新形势下推动浙江科学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决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商人作为一个中国经济的独特现象,逐渐地为人们所瞩目。浙商走到哪里,哪里的商业就活跃起来;淅商聚到哪里,哪里的经济就繁荣起来。浙商堪称当今中国人气最旺的创富商帮,已经成为全国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创业群体,并成为中国财富的一个符号。据统计显示,目前浙商在全国各地的投资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其规模相当于2005年浙江全省的GDP。本期"梦想浙商"之旅,就让我们一同盘点近年来浙商投资的5大新亮点,以期给人们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19.
阎逸 《今日浙江》2014,(19):34-35
正近年来,浙江大力实施"浙商回归工程",实现"浙江人经济"和浙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遍布全球的浙商一样,世界各地浙江人的聪明才智也享誉海内外。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为例,浙江素来被誉为"院士的摇篮",在全国1600余位两院院士中,浙籍院士共有225位,是院士最多的省份之一;2013年新增两院院士104名,其中浙籍院士就有13位,位列全国第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浙江工作的院士却只有30多位且年龄结构老化。与省外浙商一样,世界各地的浙籍  相似文献   

20.
浙江是浙商的发源地,浙商是浙江的金名片。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党的大政方针的指引,我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浙商的发展,不仅成就了面广量大的民营经济,使得浙江由一个陆域资源小省跃升为位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而且造就了所有资源要素中最宝贵、最稀缺、最活跃、最高效的创业者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