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性的跨越——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和省统计局发布消息:2009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0007元,比2008年的人均9258元增加749元,增长幅度为8.1%。至此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5年保持全国各省区第一,同时,标志性地突破万元大关。而2009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刚刚突破5000元。  相似文献   

2.
2009年浙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7元,成为全国各省区中农民收入超万元的第一个省份。农民收入率先超万元,这是几十年来浙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创新创业创富和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按照  相似文献   

3.
2009年浙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7元,成为全国各省区中农民收入超万元的第一个省份。农民收入率先超万元,这是几十年来浙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创新创业创富和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交出的一张漂亮的成绩单。面对这一新的成绩,我们要在总结现有成功经验的同时.更多地冷静思考“万元”以后浙江农民持续增收路在何方的问题。这是摆在全省农民群众和广大干部面前的新挑战、新任务、新考验。  相似文献   

4.
李玉华 《当代广西》2014,(23):37-37
正"新村建设步不停,家家户户贴门楹;河水清来田园美,生态乡村人人勤。"这是外村人赞美中平村的山歌。中平人富了。2013年,中平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118元,是田东县最早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村庄之一。里里外外都传着说,中平人富就富在一根小小的香葱上。"鸿平"品牌香葱出名了。中平村95%以上的农户都种香葱,全村香葱种植面积达4000亩,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珠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年香葱外销额达2000万元左右,仅此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800元,全村96%的人住上了"香葱楼"。外人  相似文献   

5.
“三避”技术、“喷灌”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近年来,阳朔县引导农民将一项项农业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1.56亿元,同比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7350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6977元的平均水平,连续5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领先全区。  相似文献   

6.
吴红霞 《今日浙江》2012,(10):27-28
浙江人的腰包一直是比较充实的:2011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7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倍,连续第27年居各省、自治区第一;浙江的贫富差距也是最小的: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2.37:1,远低于全国平均数。  相似文献   

7.
领全国市场化取向改革之先的浙江,自改革开放以来,总是那么引人注目。近来,浙江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所取得的成就,又成为各界人士关注、全国媒体聚焦的一大亮点。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表明,2004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7.4%,达到了6096元,这是连续第19年稳坐国内省区头把交椅;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2003年的2.43∶1缩小到2004年的2.39∶1,这是从1997年起8年以来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首次缩小。据前不久发布的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测评结果显示,按照农村小康社会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苏星 《当代广西》2013,(4):15-15
2月4日和5日,仅隔一天,自治区政府先后发布了《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和《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计划》(下称《倍增计划》),明确了我区大幅度提高农民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新目标和新期待——农民增收方面,从2012年到2020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3%;到2020年,按当年价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7万元,比2010年翻1.88  相似文献   

9.
正人均纯收入6791元、增速全国第八、高于全国平均增幅0.6%……过去一年,我区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工作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13年以来,我区先后出台《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和《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方案》,确立了1年起好步、3年迈大步、8年齐同步的"138"三步走战略。文件释放出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强烈信号,也为农民增收带来更大政策支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全区经济增长放缓和糖料蔗、生猪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倍增计划开局良好,基本实现了"1年起好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刘在銮 《江苏政协》2012,(11):22-23
省委、省政府规划到201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1年基础上实现倍增,这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任务。近期,扬州市政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组织了专项视察调研。委员们了解到,过去5年,扬州市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了人均"超万元、超省均"的历史性突破,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6年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1.
李水恒 《传承》2011,(13):28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目标指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关系经济社会能否又好又快发展,关系到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如何做好农民增收工作?近年来,贵港市覃塘区积极探索,找准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十一五"期间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9%,2010年达到5946元,超过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7元,农民增收工作实现了新突破。从覃塘区的实践看,促进农民增收要做到五个"更加注重"。  相似文献   

12.
潘海平 《半月谈》2004,(24):25-28
浙江.这个以弄稻侍桑闻名天下的地方。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开始承载另一种历史使命:突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市场经济的启蒙者、拓荒者和先行者。浙江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经济奇迹。从1978年到200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13.1%。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从331元人民币增加到了244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去年首次超过广东名列各省区之首。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18年保持全国第一位。2004年更是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中国第四个GDP超万亿元的省份。20余年后。浙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让浙江也让全国其他地方看清了市场经济的“庐山真面目”:仅有速度不是好的市场经济。仅靠数量不是好的市场经济.仅有经济增长的“单兵突进”更不是市场经济的终极目的!当已经体会并经历了这些切肤之痛后。浙江正以渴求突破阵痛的探索。在市场经济走向深水区征途中。再次成为先行者!  相似文献   

13.
郭跃华 《创造》2003,(1):27-28
农民收入下降的基本原因 1、农产品供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幅放慢。 过去农民的主要收入靠粮食和政府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随着市场需要的变化和供大于求矛盾的出现,农民收入受到影响。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的难点问题,以云南为例,农民收入水平比1952年提高23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进步成就显著,但在总体上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有较大差距。至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为1488元,只相当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65%,居31个省市区的第27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县尚有43个,占全省县区市数的33.6%,最低的县只有4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减去人均生活费支出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2月4日和5日,自治区政府先后发布《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计划》。根据这两个"倍增计划",到2020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分别达到5.14万元和1.67万元。2013年盛夏时节,"中国芒果之乡"百色市田东县14万多亩芒果喜获丰收。借助地理标志保护优势,芒果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芒果已成为群众致富的"金  相似文献   

15.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08,(17):20-22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有关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时,做出上述判断。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528元,同比实际增长10.3%。而在此前的4年间,伴随着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的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2年的2476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首次实现连续4年每年增收300元以上。权威人士认为,这对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韩梅 《创造》2004,(9):24-25
水富是农业县,总人口9.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77.4%.2003年,农业总产值达108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7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全市第一、全省第52位.如何扭转农民收入低、增长速度缓慢局面,突破农民增收瓶颈,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部门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下面针对水富县实际情况,对农民增收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公民导刊》2011,(12):4-4
2010年初,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启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即到2012年,"两翼"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左右,达到6400元;"两翼"农村纯收入在2009年基础上户均达到2.5万元;"两翼"95%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要实现万元增收目标。  相似文献   

18.
廖文 《当代广西》2006,(3):26-26
贵港市切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发展农业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大力调整种养结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提高农产品质量,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09.6 亿元,增长8.42%;农民人均纯收入 2570元,增长7.1%: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陆玉明 《群众》2007,(4):45-45,51
崇川区是南通市的主城区。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超200亿元、3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4000元、7975元,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十强,长江以北独此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是泰和县继续主攻项目建设、决战园区和城区、推进"四大工程"建设的关键之年,力争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2%,达61.6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25%以上,达6.2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达58.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5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