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黄刚 《探索》2011,(5):18-23
公平与效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范畴,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这对范畴的认识经历了“打破平均主义、优先考虑效率”到“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历史过程。提高效率和促进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在公平与效率方面存在的主要而突出的问题是公平问题。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和形成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公平和效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在理论上有待于商榷.凡是搞市场经济的国家,强调效率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市场经济不需要再强调效率是不是优先的问题.社会主义绝对不应当在发展市场经济,提高经济效率的过程中,把公平放在被"兼顾"的位置.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上,既应当高度关注和解决效率问题,同时也应当高度关注和解决公平问题,使公平和效率原则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始终.  相似文献   

3.
能够产生足够激励、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收入分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政府应在维护和保证社会公平方面担当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4.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实现财富最大化和分配公平化的关系,要继续贯彻效率优先原则,政府要为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平台,摸清不同利益集团的性质并分别采取"打击、限制、扶持"措施,扮演仲裁者的角色,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效率与公平是我国经济领域分配关系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否有效地处理公平与效率二者的关系,并使二者之间保持最佳的均衡,不仅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如何评价一种分配体制的好与坏、优与劣,从宏观上说,就是看这种分配体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了促进的作用,还是产生了阻滞的作用。在这里,效率问题固然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但公平问题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 ,明确以贡献和基本需要分别作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依据 ,以市场和国家法律分别作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改革过程中,社会公平问题发生了重大变迁。在经济增量改革阶段,社会公平被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之中;在经济整体改革阶段,提出了兼顾公平的时代要求,但在优先次序的安排上,把效率放在了首位;在全面改革阶段,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目前,我国已将公平原则纳入到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中,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的福利国家改革中,西欧社会党是最重要也是最努力的一支.经过三十余年的探索和试验,它们提出了"化消极为积极"的改革思路,试图建立社会公平与资本效率之间新的平衡机制,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有很多启示:一是用有区别的公平保障方式来促进社会公平的最优化;二是就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而言,需要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基本原则;三是在社会保障改革中要把握好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利益平衡,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9.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没有全面准确地体现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和党在分配问题上的指导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尽管促进了社会财富增长,但也导致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使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倡导"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理念,加强正确的政策引导,坚持高尚的价值导向,强化对非正常因素的调控,才能真正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真正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张呈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反映了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认识的深化。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