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根据我国的学制,高中生的年龄大多在15-18岁的范围内,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处于发育的高峰期,其生理机能迅速发育成熟,自我意识得到发展,个性心理逐渐形成。伴随着闭锁心理的解冻以及两性发育的成熟,男女生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大大增加,渴望接近异性,愿意和异性交往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但是这一时期的异性交往比童年时代的异性游戏复杂,  相似文献   

2.
一、早恋产生的原因 1.内因:生理和心理的逐步成熟。中专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黄金阶段,如果将青春期性心理发展分为暂时疏远,互相关注、接近,亲近——异性相吸,正常恋爱四个阶段的话,中专生则正处于二、三阶段。应该说,男女同学之间愿意接近,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其实质是积极、健康的。它对消除异性的神秘感和紧张情绪,增强男女同学间的友谊和团结,相互取长补短、发展个性,搞好班集体都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如果过分热衷于异性交往,过早谈情说爱,盲目设计恋爱婚姻蓝图,则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高中生性意识以及性行为的发展状况,为有效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的性发育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笔者采用上海市社科所杨雄教授编制的《青春期性教育调查问卷》,对苏州市六所高中的高一、高二共48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高中生具有性意识,但性行为的表达方式较为合理,异性交往态度比较理性,在性意识和性行为方面存在性别差异。针对高中生性意识的觉醒,必须开展科学、适当的性教育以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好奇、好感,想接近异性,这都是正常现象,是性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要大大方方地接近,堂堂正正地交往。这种坦诚的正常交往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学习都有着良好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因为异性间相互交往、相互吸引而产生的愉悦情绪体验是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年龄在12-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的性道德是指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在对待和处理异性关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比如,如何正确对待男女性别的差异;如何正确地与异性交往;如何正确处理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感;如何正确培养自己的健康人格等等。中学生性道德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男女平等,尊重女性;男女交往,互尊互爱;端庄稳重,自尊自爱几个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早恋,是指刚刚脱离少年期进入青春期的在校中学生的恋爱行为。近几年来,我国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发展呈加速蔓延趋势,以至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风景”,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一、中学生早恋的特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决定了中学生早恋与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如何对待男女交往问题;男女交往要不要注重社会道德;高等学校要不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这是本文着重讨论的问题。一、大学生男女交往举止得体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古人云:饮食男女,人之性也。可见,男女交往行为及关系(包括恋爱、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现象。生理学家则进一步指出,处于青春期的青年对交往异性的要求更为强烈。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年龄阶段以及异性相吸相近的规律,使他们十分想了解异性以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并渴望履行自然规律赋予人的“交往———恋爱———结婚———生育”这种难以违背的历程。因而…  相似文献   

8.
随着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异性之间交往的愿望日益强烈,但由于其既缺乏异性交往的心理孳备苎缺詈相应磊经验嘉技巧,难免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从理论和实证系统研究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问题,指导青少年培养异性交往能力和积累异性交往经验,为其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青春期是人一生最富于变化的时期,也是心理问题最多、最需要帮助和指导的时期。如何引导青春期男女适应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调整自己与环境及他人的关系,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健康,顺利实现向成年期的过渡,是给学校、家庭和社会提出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就青春期异性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辅导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是人一生最富于变化的时期,也是心理问题最多、最需要帮助和指导的时期.如何引导青春期男女适应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调整自己与环境及他人的关系,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健康,顺利实现向成年期的过渡,是给学校、家庭和社会提出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就青春期异性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辅导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青春期的好奇、攀比、炫耀等心理需求在网婚中得以满足;在异性面前展现自我,以及青春期的生理需求在网婚中得以实现;释放压力,借以体验后现代的生活观念是网络婚姻在青少年中盛行的主要原因。网婚对于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巨大,网婚中包含的色情信息加重了青少年早恋问题,损害其身心健康,甚至产生不当性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导致形成错误的恋爱观念和婚姻观念,同时诱发网络成瘾综合征;导致道德人格偏离常态,出现双重性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青春期性教育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导致部分青少年出现异性交往困扰、自我认同困难、焦虑、强迫、不当性行为和性犯罪等心理和行为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必须多管齐下,建立家庭打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促发展的协同教育模式,同时注意青少年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在建构青春期性教育全面参与的体系基础上,确保青春期性教育取得切实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年龄在12-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的性道德是指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在对待和处理异性关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比如,如何正确对待男女性别的差异;如何正确地与异性交往;如何正确处理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感;如何正确培养自己的健康人格等等.中学生性道德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男女平等,尊重女性;男女交往,互尊互爱;端庄稳重,自尊自爱几个方面,这无疑是现代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性道德教育是中学生性教育的核心,也是学校素质教育、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初中生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存在许多困惑,针对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本文提出了要科学认识和正确引导初中生与异性交往,呼吁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结合目前初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念,为他们将来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当前初中生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存在许多困惑,针对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本文提出了要科学认识和正确引导初中生与异性交往,呼吁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结合目前初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念,为他们将来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在异性交往中的方式方法是不同的 ,异性间人际关系的建立总是以能否满足需要为前提 ,异性交往取向带有个性色彩。高校应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活动 ,对大学生异性交往进行正确地引导与帮助 ,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绝大多数中学生都和异性有过交往,都有异性朋友。中学生在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不敢交往和过密交往两个误区。老师和家长要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8.
本调查通过对360封中学生心理咨询信件的整理分析,得出:(1)中学生存在许多心理问题,其中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13.89%,男生高于女生;(2)女生对于人际关系和早恋比男生敏感;(3)初一、高一阶段是适应不良期;初三、高一是早恋集中的阶段;高中生比初中生更为重视心理健康;(4)各种心理问题初、高中生  相似文献   

19.
绝大多数中学生都和异性有过交往,都有异性朋友。中学生在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不敢交往和过密交往两个误区。老师和家长要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早恋的心理特征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恋行为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同时也是困惑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难题。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中学生早恋具有尝试、模仿、攀比等心理特征,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和负面影响。要预防和正确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正确引导、积极避免,并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