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在1946—1991年期间,具有国际影响的连续三次战争使柬埔寨、老挝和越南这三个印度支那国家饱受了折磨。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主要是在寻求恢复殖民统治的法国军队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的  相似文献   

2.
法国19世纪下半叶首先侵占越南,随后入侵柬埔寨、老挝,最后拼这三个国家为法国在远东唯一的一块殖民地,称法属印度支那联邦。二战期间,法国本土战火纷飞,无暇东顾,日本1940年在没有遭到法国军队顽强抵抗的情况下,轻易地占领了整个印度支那。二战后,法国重振军威,卷土重来,为恢复法国在远东这块海外领地的殖民统治而进行了近九年的“肮脏战争”。最后被越南人民所击败。1954年关于越南问题的日内瓦  相似文献   

3.
老挝北邻中国,东邻越南,南接柬埔寨,西北和西南与缅甸、泰国毗连。公元1353年建立的澜沧王国是老挝历史的鼎盛时期,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9月被日本占领,1945年10月正式独立。老挝与中国有着500公里长的国境线,壤地相接、山水相连。  相似文献   

4.
1973年1月27日,签署了针对越南的“巴黎和平协议”后,2月21日在老挝万象也签署了有关老挝的协议,签约双方是老挝的皇家政府和老挝爱国力量“巴特寮”(Pathet Lao)的代表。双方此前已经斗争了近20年。老挝的国内冲突与邻国越南共产党领导的越盟(Viet Minh)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越盟成立于太平洋战争之后,越南反抗法国统治的印度支那战争的初期,老挝的革命组织老挝爱国阵线是越盟的下属支部。 根据1954年7月“日内瓦印度支那协议”(Geneva Agreements on Indochina)中对越南的分界规定,老挝东北部成为越南共产党要推翻西贡政权运送军事人员和…  相似文献   

5.
现代老语的形成与老挝的语言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素芳 《东南亚》2003,(3):46-48,39
一、法属老挝和老挝国家语言的创立从 1 9世纪中叶开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向海外扩张 ,掀起争夺殖民地 ,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中南半岛地区成为法国侵略扩张的对象。法国先后把其侵略和殖民的矛头对准越南 ,柬埔寨和老挝。 1 887年 1 0月 ,法国把越南和柬埔寨统一起来 ,建立所谓的“印度支那联邦” ,1 893年 ,把老挝并入印支联邦。这样 ,印支三国沦为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法国殖民者在老挝实行“分而治之”的统治政策 ,派专员进行管理。殖民统治者在老挝遇到的第一个让他们头疼的问题是由于语言不通 ,很难与当地人直接进行交流 ,影响…  相似文献   

6.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19世纪末,法国殖民者为了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称霸东南亚,曾将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组成了“印度支那联邦”。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帝国主义,和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的美国帝国主义也把印度支那看作一个整体,将其  相似文献   

7.
1970年4月24日和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持了印度支那四个代表团的会议,该会议在靠近老挝和越南边界的一个秘密地点召开。率领这些代表团的是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Natioanl United Front of Kampuchea)的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老挝爱国战线(Laotian Patriotic Front)的苏发努冯(Souphanouvong)亲王、越南南方共和临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越南当局及史学界接二连三地散布奇谈怪论,说什么1954年中国“出卖越南人民的民族利益,……迫使越南签订了日内瓦协定”(越《历史研究》1980年第2期文章:《中国领导人在1954年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的背叛》),“在日内瓦会议上,……就一项有利于中国和法国,不利于越南人民、老挝人民和柬埔寨人民的解决办法达成协议”,“日内瓦解决办法阻拦了越南、老挝和柬埔埔三国人民在抗法战争中取得完全的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印度尼西亚外长马利克(现任付总统)在谈到克劳塞维茨所说的名言——“战争只不过是政治用其它手段的继续”时说,反过来讲也是正确的,即政治是战争的继续。他的这一句话巧妙地表达了战后东盟和印支的关系。自从印度支那战争结束以后,为在柬埔寨、老挝和越南这三个印度支那国家中建立共产主义而开展的运动,是通过政治手段来进行的。同样地,近年来,无论是这些国家企图超越国界把共产主义扩大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是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召开50周年。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大型国际会议,也是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开始。重温这段历史对学习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思想,继承和发挥我国外交事业的光荣传统,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都有重要意义。一、历史背景回顾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胜利后,于9月2日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但法国不甘心丢掉这块广阔的殖民地,遂于1946年12月出动大军,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入侵,并占领了海防、河内等大城市,封锁了中越边界。与此同时,又返回老挝、柬埔寨,恢复其殖民统…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以前,中国与印度支那半岛、尤其是与越南的贸易往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的,其一是由越南向中国进行的朝贡贸易活动,其二是自十五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东南沿海民间海外贸易的兴起,以及随着中国向印度支那半岛沿海一带移民的增多而由此产生的中国帆船与东京、安南、交趾、柬埔寨等印度支那半岛沿海各通商港D的频繁贸易往来。迄至近代以后,由于印支半岛的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相继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中国与印支半岛的越南等国家的贸易往来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885年的“中法战争”以中国战败签订中法“天津条约”而告终,清朝被迫…  相似文献   

12.
1975年越南南北方统一以后,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认为占领整个印度支那地区、称霸东南亚时机已到,因此,它加紧了对老挝的控制,出兵入侵了柬埔寨,威胁了印支周围国家的安全.泰国是一个和老挝毗邻的国家,有较长的共同边界线,今天老挝和泰国的关系是人们观察印支形势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地区不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地处东西方海上交通的咽喉地带,新航路开辟以来一直是大国必争之地.二次大战前夕,该地区除泰国为形式上的独立国以外,其他各国均为欧美各国的殖民地,其中英国占领缅甸、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美国占领菲律宾;法国占领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荷兰占领印度尼西亚;葡萄牙占领帝汶.  相似文献   

14.
在东南亚大陆,泰国和越南有史以来都是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在前殖民地时期,两国为控制和影响柬埔寨及老挝而互相争斗。到十九世纪,两国都已控制柬埔寨,使之成为它们的属国。大约同时,三个老挝邦国也成了泰国藩属。当印度支那成为法国的殖民地时,泰国便停止了对这些属国的控制。迄至法国统治末期,泰国曾给予了为独立而战斗的印度支那民族主义运动许多的援助。但当越盟解放了北越,并宣布信仰共产主义时,泰国开始将北越视为本国安全的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15.
(一)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越南侵略柬埔寨和苏联侵略阿富汗的战争,不但没有停止,而且比前加剧。这两场战争的结局,关系到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牵涉到究竟是国际正义得以伸张还是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占上风。(二)柬埔寨战争是苏联的南下战略和越南的“大印度支那联邦”计划相结合的产物。越南在苏联支持下所发动的这一场战争迄今打了六年多,当初越南自以为可以“速战速决”的打算已经彻底落空。去冬今春,越南在柬埔寨开展了空前规模的旱季攻势,占领了民柬三派在泰柬边境的一些基地。但  相似文献   

16.
1954年7月20日日内瓦协议结束了八年来的战争,法国最后同意承认柬埔寨、寮国、越南三个联合邦的独立.前印度支那联邦(曾企图把这三个在种族、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上完全不同的国家连结在一起)能够继续存在只是依靠外部压力.法国一离去这个联邦即开始崩溃.在北部建立起来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越盟)  相似文献   

17.
安德烈·米戈是法国著名的旅行家和东方学家,他的《高棉人》是叙述柬埔寨历史的引人入胜的普及性名著,1960年在巴黎出版。《高棉人》俄译本1973年出版于莫斯科。译者Ю.П.杰缅季也夫是苏联研究柬埔寨历史的学者,著有《1844—1862年法国在中国和印度支那的殖民政策》(1958)、《1852—1907年法国在柬埔寨和老挝的政策》(1960) 等书。这篇序言反映了苏联某些学者对柬埔寨历史的观点,谨译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柬埔寨、老挝和越南这三个在这里合称为印度支那的国家近10年来进行了至关重要的经济改革。遗憾的是,这些变化的起因、范围、结果和影响,尽管意义深远,却没有引起非社会主义世界足够的重视,更遑论支持了。中国、东欧和原苏联发生的剧变引起世界的瞩目,越南经济改革的进展却远未受到注意,柬埔寨,而尤其是老挝所进行的经济改革就更不用提了。 直到不久前讨论何时取消对越南的封锁这一引起争议的问题时,美国的观察家们还是严重低估甚至是无视整个印度支那发生变化的深度和广度。越南战争结束将近20年,美国的政  相似文献   

19.
柬埔寨     
柬埔寨是印度支那半岛南部的国家。它的西部和西北部跟泰国接壤,北部与老挝为邻,东部同越南毗连,西部濒临不太深的逞罗湾。全国面积十八万一千平方公里,人口八百万(1975年统计),首都金边。  相似文献   

20.
“胡志明小道”(Ho Chi Minh Trail)是西方给越南北方的渗透道路网所取的名称,该道路网从越南北方经过老挝的南部和柬埔寨的东部,延伸到越南南方的高原地区,绕过了1954年《印度支那问题日内瓦协议》所划定的北纬17度有限政治界线。从上世纪60年代初起的越南战争期间,越南人民解放军利用了这些道路,首先把人员和军需品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