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春节晚会举办得异彩纷呈,有两位来自东北的农民马广福、刘仁喜的演唱成为春晚节目中的一个亮点。而58岁的马广福一夜成名后,却说:“我是一个农民。我离不开生我养我的土地,我觉得对我来说,种好我那100多亩耕地才是我的本分。”  相似文献   

2.
1988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北京后海边一个拾垃圾的老妇人,看到一个满头白发、隆鼻、深眼窝的外国老头时,立即走上前,“马大夫,马大夫,您看看我的手?”那个被称为马大夫的人,扶着她的手,戴上眼镜仔细地看了会儿,温和地说:“明天这个时候,你还在这里等我。”第二天老妇人如约而至,马大夫已经等在那里,他手里拿着药膏、纱布,还有一双手套,极其耐心地教老妇人如何涂药,如何用纱布包好,并嘱咐她一定要带手套。同年10月6日,马大夫去世的第三天,当他的家人准备去医院向遗体作最后的告别时,发现那位老太太跪在了家门口……为所有人看病,是马大夫坚守了一生的信念。马大夫的中文名是马海德,他的中国病人称他为“马大夫”,熟悉他的人叫他“马老”或是“老马”,  相似文献   

3.
赵玉平 《群众》2013,(5):I0067-I0067
分槽合槽 有位老先生,养了两匹千里马,准备合适的时候出手卖个好价钱。养马要每晚起来给马喂草添膘。老先生很勤快,但几个月下来,两匹马反而掉膘了。原因何在呢?请来了“马博士”。“马博士”告诉老先生,马不安心吃食,关键就是因为合槽饲马,每次吃的时候,两匹马你争我抢,根本不能安心吃食。解决方案就是为两匹马准备两个食槽,分开饲养。一试果然有效,很快就变得膘肥体壮。这就叫做“分槽喂马”。  相似文献   

4.
苟主任点名     
文革期间有个二混头,姓苟,靠造反起家当上了某科研所革委会主任。上任之日,他想抖抖威风,开会时。便拿出点名册亲自点卯。 头一个名叫马骉(biao),他叫出了“马”字,却不认识“骉”宇,张开的嘴动不上。急出一头汗。怎么办?名不能不点,台阶也不能不下,一急就喊道;“马 …一群” 姓马的研究员一听,知道是叫自己,因为所里没有第二个姓马的。他站起来纠正说“苟主任;我不叫马一群。我叫……” “什么!三匹马在一起,不是一群是什么!”苟主任厉言厉色。 马研究员只好坐下。 第二名叫金鑫,苟主任又不认识这个“鑫”字。只见…  相似文献   

5.
象州人陈积玲创办了一个果下梅花鹿养殖场,科学养殖,效益不错。 谈到养鹿初衷,陈积玲告诉笔者,他从《致富经》电视栏目的专题报道和网上了解到许多养鹿能人走上致富道路的故事后,便对梅花鹿这种特种养殖产生了兴趣。他养过猪养过鸡,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老马哟卫辉县公安局许思功一说起在商丘县公安局工作的那阵儿,马广建就哭笑不得。在那里,他先当副所长,后当所长。他知道保一方平安是党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赋予他的责任。他有一副火爆脾气,干工作雷厉风行,有勇有谋,犯罪分子一听说“马广建...  相似文献   

7.
宫春虎 1954年生于天津,属马.自幼随外祖父养马并练习画马,其画马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被海内外收藏家所喜爱。  相似文献   

8.
杀人蜂     
他没想到在她阳台附近的那棵小树上隐藏了这么多马蜂,它们在飞动的时候影子是黑色的,然后他就被蜇倒了。事后当消防队赶来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被蜇晕过去了。   “那是一种杀人蜂,”一个消防队员说:“可有人打的是火警电话,我们赶来了,然后就看到他躺在那里。”   而肇事的马蜂仍旧安稳地待在那棵小树上,它们看不见不动弹的东西,后来人们知道这些马蜂是她专门养的,就养在她家阳台的小树上,为的就是不想让喜欢她的男人接近她。   在这个社区中养马蜂──那种杀人蜂的还只有她这一个人,而那些黄颜色但飞起来影子却是黑色的…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障世界》2006,(12):29-29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  相似文献   

10.
南阳水产养殖业的一颗明珠魏仁智,刘建华,曾庆样赵文华,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土专家,凭着他对事仆的执着追求和换而不舍的精神,硬是在人一个仆技术人员、尤技术设备的故础上办起厂甲他养桥试验),使该场o儿:年开始,由l‘f地不到由,建温条山i积90个力米,养...  相似文献   

11.
以俭素为美     
宋朝的司马光写过一篇《训俭示康》的名篇,教育自己的儿子司马康要以“俭素为美”。他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太宗时的宰相李沅。他在家乡建的住宅,院子很小,只有牵马与掉头的地方。别人说院子太窄了,他说,如果是宰相官府,是显得窄了点。但是给家人住已经很宽敞了。另一个是真宗时的副宰相鲁宗道。  相似文献   

12.
初见许志敏,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新落成的房屋前憨憨的笑,许志敏说,他是一个“猪倌”。没什么可写的。可许志敏这个“猪馆”.不是一般的“猪倌”。他现在养着200头“屯昌黑猪”和30头母猪。一年仅养猪一项收入不下25万元.是“屯昌黑猪”的养殖示范户。  相似文献   

13.
50年前,朝鲜战场上,独鹿峰一战,刘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部队为他和阵亡的将士开了追悼会,政府将他载入革命烈士英名录。但 50年后,历经坎坷的他重又回到生他养他的故土…… 为逃避抓壮丁,他参加了革命队伍 1926年 1月 2日,刘年出生在豫东尉氏县马立厢村的一户贫寒农家。他在弟兄三人中排行老二,从小过惯了苦日子。 1938年 6月,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花园口,尉氏县尽成泽国。那年月,土匪强盗横行,刘年的大哥被本村恶霸卖了壮丁,从此下落不明。为躲避官匪抓壮丁,刘年和本村青年段运堂、段麦贵、李寨等人一起投奔了共产党领导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个残疾人的胸怀姚振军,王学新,游车伟他姓马,大家都称他“老马”。正是这匹残疾的“老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闯出了一条回汉人民共同致富的道路,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咂舌的奇迹。他就是94年上缴税金104万元,上下肢均残疾的回族农民企业家,新安县铁门...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说他长大后读到“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这两句诗;才猛然悟到,儿时一直以为好玩的养蚕一事,其本身是对数万生灵的杀虐。所谓饲蚕,是养犯人;所谓缫丝,是施炮烙!缫丝要将无数的蚕茧倒入热水中,然而,一个茧里面就是一个等待破壳的生命。丰子恺说他长大回忆起来,深觉忏悔。  相似文献   

16.
说起马宗礼,人们不一定熟悉,但谈到“洪长兴”,老上海几乎无人不知。马宗礼就是“洪长兴”的总经理,他在清真食品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余年,精心呵护着这个百年品牌的成长,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上海市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华侨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委员。连任三届代表的马宗礼在履职过程中,投入满腔热情,努力架起民族和谐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云鹏 《台声》1994,(10)
在台湾演艺界,张佩华算得上是一位老资格的影视明星.有趣的是,他在养狗方面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他在演艺方面的名气.台湾许多影视歌星都喜爱养狗,但没有一个像他那样,几十年与狗共舞,乐此不疲,爱狗养狗几近痴狂.不久前,他索性正式开张“张佩华的宠物店”,热热闹闹做起狗生意来.  相似文献   

18.
半夜狂叫     
一马立民是被他老婆报警给抓到派出所的。他老婆说他要强奸她,就一个电话打到了110。110的值班小姐问,你说清楚点,是什么人要……强奸你?值班小姐显然还有点嫩,拖泥带水地尚不好意思直接道破强奸那两个可恶的字眼,可马立民老婆这边却风风火火发起火来,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坏人呐,你们快一点来吧!派出所的人果然很快就赶来了,是一高一矮两个警察。警察进了他们家,看见马立民在沙发上悠然自得地抽烟,就指着来开门的他老婆问,是你报的警吗,要……那个你的人呐?问话的是个矮个子警察,文绉绉一口学生腔,眼睛很大,皮肤白生…  相似文献   

19.
他乐当媒体的"通讯员"、襄阳的"宣传员",他是人大会议精神的宣讲员。大家都说,他的"航天专家"和"马代表"两个称谓都响亮。马国富是一名优秀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在他的工作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四十二所,有着一个很响亮的称号———"航天专家"。可无论是在所里、行业内,还是在市里、省里,"马代  相似文献   

20.
《前进》2002,(5):47-47
马丰产是1994年到太原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工作的,7年来,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上发愤努力,做人上光明磊落,工作上兢兢业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