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所“具有的典型性是欧洲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的”(《马恩选集》第一卷,第602页)。今天,法国及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其政治制度仍具有典型意义(被一些转型国家复制,如俄罗斯等)。而战后法国的政治发展,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政治体制改革,既体现了法国的自身变化及对环境的适应,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后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一般特征和趋势,因此,研究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艳 《前进论坛》2008,(4):63-63
三、多党制 多党制是指由两个以上政党或政党联盟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多党制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政党制度,起源于欧洲大陆的法国,以后陆续为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北欧国家所接受。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殖民时代末期和独立初期.也实行西方式的多党制;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多数国家转向权威主义政体;80年代起,出现多党民主风潮,大多数国家又回到多党民主轨道。  相似文献   

3.
《政协天地》2013,(8):51-52
为什么有的国家能成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而有的国家却不能?像拉美一些国家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从19世纪70年代工业化开始起步,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快速增长和后来的停滞甚至倒退,至今仍未走出中等收入阶段,其中一些共性因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研究与交流》2002,(5):43-43
1、与欧洲自由贸易区(EFTA)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盟就与现欧洲自由贸易区国家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实现了互相取消纺织品服装的配额和关税。欧洲自由贸易区国家包括瑞士、列支敦士登、挪威和冰岛。  相似文献   

5.
拉美是怎样步入陷阱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万泉 《时事报告》2010,(12):31-33
在当代发展中国家中,拉丁美洲国家的工业发展起步较早,早期工业发展起步于1870年,不少拉美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40多年来,拉美国家仍徘徊在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大力倡导加强两岸人民往来,通过政治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在岛内和海外产生了空前热烈的反响,对国民党僵化的大陆政策形成强大冲击。  相似文献   

7.
孟红 《传承》2012,(15):46-47
标语,屡见不鲜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较为敏感刺眼、引人注目的政治标志物。面对诸如标语这种大庭广众之下十分棘手甚至可能带来很大不良影响的突发问题时,任职国家主席期间的刘少奇是怎样果断豁达、辩证科学地看待和处理的呢?  相似文献   

8.
薛涌 《同舟共进》2012,(10):32-34
福利国家,特别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能否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这个问题已被忽视了30多年。理由有两个:第一,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起步时,首要使命是摆脱计划经济的大锅饭、寻求通过市场机制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动力;第二.也正是在这个时刻,福利国家陷入深重的危机,西方正忙着给北欧的“保姆国家”唱挽歌。  相似文献   

9.
数据     
《时事资料手册》2007,(2):117-117,119,121,123
近1亿 国家人口发展研究战略课题组1月11日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由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2005年-2020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小高峰,导致出生人口数量出现一个小高峰;同时,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已累计有近1亿独生子女,进入21世纪后这部分人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将使生育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何三畏 《同舟共进》2010,(12):21-22
上世纪80年代,风华正茂的吴稼祥先生在中南海做文书,行走于最上层,服务于大人物。他爱记日记。笔者看到他整理出版的日记电子版,在“亲戚的国家”的小标题下,是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1.
张伟东 《前进》2009,(5):30-33
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理论是马克思晚年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引起很大争议的问题。“卡夫丁峡谷”理论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在20世纪上半叶,苏联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这些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退却到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2.
《时事报告》2009,(10):7-7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研究开发、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软件、品牌与信誉等智力资产为核心的无形资产正在超过有形资产,成为企业、社会、国家创造和积累财富的主要手段。世界银行发布的《国家财富报告》显示,低收入国家中,自然资源资产、生产性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6%、16%和59%,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大》2010,(3):24-24
全国人大代表柏广新说,一些国有林区的职工住宅多数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统一建造的砖木结构住房,甚至还有一些是五六十年代建造的泥草房、夹板房和土坯房。由于建设标准低、结构差和年久失修,许多住房已成为危房。  相似文献   

14.
罗艳华 《人权》2009,(6):50-53
人权外交现在对人们来讲已经不是什么新名词,近些年来它因为经常出现在中国和西方国家关系中并成为一些焦点事件而为人们所熟知。欧美等西方国家是人权外交的始作俑者。上世纪70年代美国卡特总统时期首次明确把人权原则宣布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原则,而卡特政府也以人权外交而著称。  相似文献   

15.
排行     
《小康》2010,(8):22-22
来源:纽约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 点评: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持续不断的欧洲债务危机对今年预期中的全球经济复苏是一个主要障碍。在西班牙、法国以及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境内,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回落,其原因是,欧洲国家由于担心希腊债务危机蔓延,普遍开始采取财政紧缩政策,以此应对债务难题。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1,(7):59-59
"人均GDP"是在上世纪60年代根据对世界各国经济规模和人口估算基础上发明的一个概念。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近日撰文指出,由于各大国际金融组织以这个概念衡量国家的经济水平,于是误导了许多人以此来理解或解释国家实力、社会状况、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卢莎莎 《求索》2007,(3):198-19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传播媒介的数字化,加剧了共享步伐。在这种历史情境之中,各民族国家传媒受技术和话语权威的双重制约,其民族身份的内涵和外在特征都逐步边缘化、同一化。彰显自我身份已成为各民族国家传媒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段小蕾 《人权》2010,(1):41-45
上世纪70年代末,在冷战背景下,美国政府开始大张旗鼓地推行人权外交,输出意识形态,实行霸权主义:受其影响,其他一些西方国家也将人权引入双边关系领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美国迅速将人权攻势的矛头对准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在各种场合攻击我国人权状况,试图干涉我国内政。藏独、  相似文献   

19.
丁可 《中国妇运》2011,(6):45-46,29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掀起第二波女权运动,妇女的独立意识再次高涨,促进了西方主要大国妇女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国庆6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们试图搜集了一些反映中国、印度、日本、古巴、以色列等5个国家发展速度的一些数据,与大家分享。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五个国家,一是因为它们都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建国,或是发生了国体与社会制度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印度1947年独立:日本从1945年起,由近代天皇制向现代天皇制转变,逐渐从一个封建集权制国家转变成民主国家;古巴是1959年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以色列1948年建国);二是特意选择了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三个非社会主义国家。看看社会制度对发展速度的影响;三是既包括了人口大国,也包括了人口小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