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茂财 《法制博览》2009,(13):28-28
“冥婚”,顾名思义,就是人死后完婚的意思。这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封建加迷信的婚俗类型。古人认为人死后进入阴间,而阴间也有婚姻之义,所以凡男女生前未婚而亡,则两家父母或亲友为之举行婚礼使死者在阴间结为夫妇,而“宜室宜家”。冥婚俗称“鬼婚”,显然,这是作父母的过分疼爱子女之举,以解除心理上对子女夭殇之痛。冥婚又分“嫁殇”、“迁葬”两种方式。《小知录》说:“生非夫妇,而葬相从”即为指此,唐宋以后则普遍称为“冥婚”。  相似文献   

2.
燎原 《南风窗》2014,(2):61-63
公租房变成“空租房”,这既是城市的财政之伤,也是外来工的融城之痛,没人愿意看到这样的“双输”结果。但问题的解决,往往只需让常识回归。  相似文献   

3.
有网友发帖说:“司马迁在《史记》写道,‘上韫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这说明秦始皇的遗体已经腐烂了。”其实,这里所说之“臭”并非秦始皇遗体之腐臭。  相似文献   

4.
“多伦多”在印第安语中指的是“会面之地”,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主办国加拿大将此次G20峰会安排在了这座位于安大略湖畔的美丽城市。在新世纪头十年已成过去的时间节点,各国领袖在此“会面”,讨论世界经济复苏、国际体系改革等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提倡分裂中国的人,一定是野心家。”①孙中山阐述三民主义时,有这一重要论断。当分裂中国“七块论”和“特殊两国论”相继泛起于台湾时,为之愕然的中国人,心里都应会有伟大的孙中山先生这一告诫世人的警钟回响,进而对当今台湾政治赌徒的冒险,以及由此引起的两岸关系危机,倍增警惕意识。“两个中国”制造者是中国之仇敌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有许多文章和谈话,包括他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都贯穿和包含了中国统一的思想,并把中国统一视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前提条件。他在一次谈话中严正指出:“我辈热中于统一中国。……民国之幸…  相似文献   

6.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51-51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文学和书法上的“双璧”,尤以“天下第一行书”之名声闻天下。很少有人知道,这件旷世之作曾经伴随它的主人在浙东的一座大山里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岁月,最后又从这里流入外人之手,从此开始了它扑朔迷离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法制博览》2010,(15):59-59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唐诗中最为温馨的一首诗,在华语圈中家喻户晓。 我们太习惯于说“慈母严父”了,以至于我们自然地就认为“慈母”就是“慈祥的母亲”。其实,在中国古代,曾有个专门的称谓叫“慈母”,对于这个“慈母”来说,“慈母”之“慈”与“慈祥”无关,“慈母”本来是件伤心往事。  相似文献   

8.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这一命题的正确并不能否认人同时也具有生物属性这一事实。因而人天生就具有攻击性、破坏性、追求快乐欲望这一本能。于是有学者提出“人性本恶”这一观点。如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认为“人生就性恶,有好利、疾恶、悦声色之心,使人变好  相似文献   

9.
不争而善胜     
佚名 《法制博览》2008,(2):35-35
老子讲究“不争”,但他不是让你在竞争中失败,而是让你了解、运用、掌握这门处世的艺术,从而“不争而善胜”!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是善谋。”  相似文献   

10.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09,(23):F0002-F0002
秦始皇想得挺美,先是琢磨长生不老,实在不行偏得死的话,就传位给儿子,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不用说,这是痴人说梦,皇位“传”到秦二世胡亥这个混蛋以后,就传不下去了。事实上,胡亥的皇位也不是秦始皇“传”的。而是赵高“抢”去交给胡亥的。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论才论德论宗法,这皇位也轮不到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