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抗旱与防洪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把A乡和B乡分开。A乡乡长姓王,B乡乡长姓李,王乡长和李乡长同学、同岁,又是同一天走马上任。那一年,天大旱。王乡长和李乡长从市里开完抗旱工作会议回来,两人站在桥头察看旱情。河已干得见底,河边的鹅卵石被热烘烘的太阳晒得灼眼。A乡王乡长问:“老同学,你说该怎么办?”B乡李乡长吐了一口烟雾:“怎么办?抗旱呗。”其实,两人都想借这次大旱干出点名堂。经验告诉人们,越是大旱之年,越容易显出自已的精明和能干,也就越容易“上去”。回到乡里,两个乡长都动员千军万马奔赴抗旱一线,但各自心里还不踏实…  相似文献   

2.
李乡长管家颇有清誉。 一天,余书记的秘书来乡,临走时办公室小黄将两壶菜油提上车,刚好被李乡长看见。李乡长厉声道:“谁叫你拿的?把油给我拿回来!”小黄愣住了。李乡长的声音引得许多乡干部转过头来,面面相觑。这时,有人小声对李乡长说,是办公室叶主任让送给余书记的。 “送给谁的也不行!”李乡长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命令道:“还不快拿下来!”小黄这才无可奈何地把油提了下来。 围观的人慢慢走开,有赞扬的,有疑惑的,议论纷纷。 李乡长回到办公室,叶主任就来了:“乡长,这 “这种油也能送给领导?让小黄到前面店里提两壶精炼…  相似文献   

3.
廖钧 《江淮法治》2008,(3):62-62
崔县长新官上任,带着随从和记者去各地视察。到了东山乡小学,见孩子们坐在土石垒成的凳子上听课,他立刻皱起眉头,对陪同视察的刘乡长说:“你们怎么搞的?把学校搞成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4.
时间:当代 地点:乡政府 人物:乡长、窑场场长、建筑队长、众人若干 (一) 乡长:大家都看到了,幼儿园那三间土屋确属危房,不能再用了。我想另选个地方,盖三间新房。今天把大家请来,核核造价。 窑场场长:那好啊,我们烧的砖俩月没卖一块儿,这回可找到主儿了。 乡长:按多少钱一快? 窑场场长:一毛五。 乡长:噢?现在市场价格不是一毛吗? 窑场场长:嘿嘿,那是卖给私人,咱这是公家,何况场里俩月没发工资了呢。咱乡里还在乎这几个钱?权当发救济了。 建筑队长:咱对上级不说假话,建筑队也仨月没干活了,这回在咱乡里,手工费一…  相似文献   

5.
杨涛 《政府法制》2010,(9):51-51
3月22日,河南睢县一农民找乡长说事时,拿起办公桌上一水杯欲喝水,被乡长喝止。两人发生口角后出现肢体冲突,随后,乡长喊来警察。农民被拘留7日。据了解,事前该村民土地被非法征用,补偿三年未兑现,去找乡长反映此事。  相似文献   

6.
时间:1994年6月7日上午。地点:河南省固始县徐集乡乡长办公室。人物:乡长王文启和一位副科级乡干部。乡干部:“王乡长,这是我上个月到县开会的出差单,请你签字。”王文启认真审查了一遍;“你的车票超标准两元啊。”乡干部扑哧一笑:“区区两块钱,穷不了共产党!”王文启脸色骤然一沉,但很快又由阴转晴:“唉,可不能这样认为呀!两元钱虽然是个小数目,但许多问题不是由小到大的吗!你说是不?”说着,他轻轻地撕下了那两元车票。奇怪的是,面对此景那位“副科”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双手接过车票,微笑着点了点头。原来,他听说本月…  相似文献   

7.
喝酒     
地区扶贫局朱副局长一行3人,来到远离县城120里地的贫困乡坝头考察指导扶贫工作。乡政府办公室主任不在,林乡长叫我安排晚上的饭菜,标准不要太高,要体现贫困乡的特色,一个人控制在30元以内。交待完后,林乡长还特意关照我:“晚饭你来作陪。”我知道叫我作陪是领导看中了我的酒量,大凡上头来人,办公室主任总不会在,原因是他不会喝酒。我能喝酒,一斤二三两不成问题。领导叫上我,在饭桌上准保不吃亏。“30元标准怎么整法?”我心里直犯嘀咕,山沟沟里有啥东西,以前县城来人都没这么高标准。我急得团团转,正好林乡长回办公室拿个汇…  相似文献   

8.
农民企业家怒目而视:"你们如果解除合同,我就会家破人亡!你和乡长,还有你们的老婆孩子一个都活不了!"……  相似文献   

9.
乡长打靶     
赵乡长的枪法闻名全乡,举手就打,百发百中,因此在每年乡武装部组织的打靶比赛中总是第一名,奖品得了很多,并总结出一套气功打耙的理论。这一年,刚转业的新任乡武装部长小李照例约请赵乡长露一手。谁知赵乡长打了20发,却一环未中,赵乡长脸上挂不住,大怒而去。小李平白挨训,感觉不妙,忙去请教老部长。老部长悄悄地说,过去赵乡长打靶也是一环未中,但为了争取他对武装工作的支持,不得已,我都是让报靶员事先在靶上弄几个小洞,这样他露了脸,得了奖品,我们的很多困难也解决了。小李听得愣住了乡长打靶@张维标  相似文献   

10.
离2000年的春节还有仨星期,宋乡长就忙着送节礼。 这一天,该轮到给钱县长送节礼,宋乡长左思右想犯犹豫。往年送的都是名烟名酒名电器,今年恰逢新千年,送礼也要改革赶形势,不如来个外表简单内容丰富的。 宋乡长一拍脑瓜来了计,送条鲤鱼才够简单的,象征吉祥亦有余,意义也够深远的;把鱼喂的饱饱的,内容也够丰富的。县长夫人收了礼,肯定一场大欢喜。 宋乡长吃过晚饭满怀喜气,把鱼送到钱县长夫人的手里。夫人一边手里接过鱼,一边夸奖宋乡长工作了不起,宋乡长云里雾里谈了片刻就离去。紧接着钱县长夫人骂了句:“今年这小子真…  相似文献   

11.
陈华世 《检察风云》2007,(17):52-53
7月25日上午9点,吉安市一基层法庭开庭审理了一起特别官司,原告席上的是一煤矿的厂长及乡政府的乡长,而坐在被告席上的是省级贫困乡的三户村民.乡长、厂长做原告,贫民做被告,这在当地被传得沸沸扬扬,更让人吃惊的是原告提出向被告索赔6万余元的诉讼要求,这起江西首例官告民的官司引起了市民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2.
送温暧     
进入腊月,政府办电话通知旮旯乡,县长要亲自对贫困户进行慰问,让乡里做好准备。胡干事接到通知,四处找不到乡长,拔通了乡长的手机,乡长正被杨厂长拉去打牌。  相似文献   

13.
去年11月5日8点,华桥乡分管司法所综治副,乡长苏中华刚刚打开司法所大门,一面写着“公正调解 热心服务”的锦旗就送到了手里,来者是光泽县华桥乡邓家边村村民游某,他为什么要一大早等在司法所门口送这面锦旗呢?  相似文献   

14.
3月22日,河南睢县一农民找乡长说事时,拿起办公桌上一水杯欲喝水,被乡长喝止.两人发生口角后出现肢体冲突,随后,乡长喊来警察.农民被拘留7日.据了解,事前该村民土地被非法征用.补偿三年未兑现,去找乡长反映此事.  相似文献   

15.
清人石成金《笑得好》中有一则笑话:某农人在儒学殿前撒粪一堆,学师闻知,怒送官衙。县官斥责农人“秽触圣人”,问:“愿打愿罚?”曰“小人愿罚。”县官遂判“纳银一两五钱。”农人取银三两一铁,县官接过纳入袖中,对农人曰:“这锭银子不必剪开,准你明天再到学殿前出一次大恭罢。”罚款的目的,是为了惩戒和制止“秽触圣人”,而罚款的结果却是“准你在学殿前出一次大恭”。这当然是笑话。然而这样的笑话在生活中却是会常常遇到的,且看,见诸报端的两例:在一次计划生育检查中,某乡的书记乡长因该乡超生问题就地免职,该乡长气呼呼…  相似文献   

16.
姥姥:存折!孩子她妈给留下的钱……丢了啊!公证员:大娘,没丢!姥姥:(仍急的乱喊)丢了,丢了啊!公证员:(拿出大娘的包)大娘,您说的是这个吧?姥姥:(看到自己的包,激动)呵!是它,就是它!存折就在这包里面。(公证员递包给大娘)公证员:(递包给大娘)大娘,看看存折在里面不?姥姥:在,在呀!就是这个!(自言自语念叨着)是它,是它,找见啦,找见啦!它可是我闺女留给我们一老一小的救命钱呀!公证员:大娘,您今天下午办理公证的时候落在我们那儿了。姥姥:啊?老了,真是老了呵!这……让我该咋谢妁:呵……这么晚……你是怎么找到这儿的?  相似文献   

17.
一元钱午餐     
2000年 3月 27日上午 12点半左右,三辆中巴车在河南省淅川县毛堂乡朱家营村边缓缓停了下来,从车上陆陆续续下来了 20多个人。他们是干什么的?为啥要停在这 ?  原来这是毛堂乡党委书记刘建闽、乡长王定乾带领该乡管理区主任以上的乡干部在不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一路颠簸,钻沟爬坡,观摩督导本乡南山管理区部分村组产业发展情况的。经过 4个多小时的艰难行程,大家满身灰尘,饥渴难忍。闻讯而来的村干部,再三邀请大家到村里吃饭。刘书记、王乡长推辞不过,商量后提出一个要求:我们自己带着饭,就近安排农户准备些碗筷和开水就行。大…  相似文献   

18.
“……乡里有辆吉普车,乡长戈凡去接母亲,却租了一辆三轮车这则新闻在本县小报上一露面立刻引起了不大不小的反响。有人看了点头,有人看了摇头,有的说胡扯八道,有的说纯属捏造……乡长戈凡在县里开会。中午休会就餐,戈凡没心思会餐,他要赶回乡里陪母亲吃饭─—参加工作之后难得与母亲在一起。戈凡经过餐厅门口的时候,被一帮官们迎头拦住。领头的是大山乡乡长老霍,老霍握着一张报纸,冲戈凡嘿嘿笑道:“我说伙计,没车就该打声招呼,干嘛租辆破三轮去接老太太,那玩艺常翻跟斗哟!”“是啊,总不能只为上报,置老人家生命安全于不顾…  相似文献   

19.
杨乡长是个好乡长,杨乡长下村时,不坐吉普车,总踩那辆自行车。自行车很破,破得除了铃儿不响哪儿都响。英咀坂村是杨乡长搞大棚菜的试点村,杨乡长三天两头踩着那辆破自行车往英咀坂跑,因而村人都认得杨乡长那辆破自行车。  相似文献   

20.
小王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县里模范乡——许古乡任统计员。学用一致,专业对口,小王心里像吃了蜜一样。脸上终日绽开着花朵。有高兴的就有不顺心的。在乡府大院里,有个老李统计,干统计工作20多年了,嘴里整天叼着支烟卷,不紧不慢地说话,不紧不慢地做事。不知是何原因,小王看见他这位“上司”总觉得满身不自在,便暗地里叫他“老官僚”。可却听乡里人说,老李是乡长的“红人”哩。乡长怎能和他关系好?小王不解。这年即将年终,县里发下统计表,要求20天时间完成后上报。小王接到任务后兴奋异常,认为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李师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