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施娟 《党史文苑》2006,(7):44-48
1948年6月15日,华北<人民日报>在河北平山县里庄创刊.几个月后,人民解放战争的大决战就开始了.在关系中国命运的大决战中,毛泽东关心着新创刊的<人民日报>,他亲自导演的"空城计"--连续撰写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新华社消息和言论,巧妙地化解傅作义军袭击石家庄的行动,影响深远,是<人民日报>创刊之初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2.
成书于明代的<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社会世情小说.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它当作"淫书",但是也有人认为<金瓶梅>是研究明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而它的外文译本,则被有关学者认为是世界文学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1966年6月,毛泽东写下了<七律·有所思>: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相似文献   

4.
<正>~~  相似文献   

5.
鲁丁 《党史博览》2003,(7):54-55
一提起"文化大革命",便不由地想起毛泽东1927年所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在这部著作的第一节--"农民问题的严重性"中写道: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13,(9):34-34
<正>毛泽东一贯重视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并从自身做起,雷厉风行。他曾严肃地说:"勤俭节约和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改变!"毛泽东言必行,行必果,处处事  相似文献   

7.
陆苗耕 《湘潮》2010,(3):4-7
<正>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我有幸涉足非洲北、西、中、东、南地区20余国,并在4个国家常驻使领馆工作,所到之处,非洲人民见到我们总是笑盈盈地竖起大拇指连声说:"China"(中国)、"毛泽东"、"周恩  相似文献   

8.
<正>古人说:"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家风家教方面也堪称一代典范。他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在亲情与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之间,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为全党作出了表率。毛泽东的家风,为人们称颂,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9.
《湘潮》2010,(3)
<正>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问他穿什么礼服参加开国大典,毛泽东不加思索地答道:穿中山服。遵毛泽东的嘱咐,卫士李银桥与李家骥买了一段黄色的将校呢,并专门请北京最著名的裁缝王子清为毛泽东量身订  相似文献   

10.
刘仕雄 《世纪桥》2010,(24):3-5
<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中光辉的里程碑,其深远意义已为世人共知。这次会议的召开和成功,除了有其现实原因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外,主要应归功于毛泽东的正确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本人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2 0世纪 5 0年代以前 ,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是谦虚和清醒的 ,“八大”新党章不再提毛泽东思想为党的行动指南 ,是他本人坚持的结果。 5 0年代末以后 ,随看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升温 ,毛泽东思想也被不断地拔高、突出 ,“文革”达到了顶峰。一贯厌恶个人崇拜 ,但又认可这种崇拜的矛盾心理伴随着晚年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2.
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取得第三次战役的胜利,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赶回“三八线”以南,朝鲜战局大体上稳定下来,毛泽东松了一口气,想离开北京,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集中一段时间来编辑《毛泽东选集》。于是,这年2月底3月初,他以休息的名义向党中央请了假。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1976     
霞飞 《党史纵横》2005,(5):22-27
1976年,是毛泽东生命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毛泽东的心情是复杂的,需要做的事情很多。1975年9月,毛泽东决定评《水浒》收场,他仍然支持邓小平整顿评《水浒》,是毛泽东在不经意间同意的。1975年7月下旬,毛泽东的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后,看东西很困难,便由中央办公厅找来北京大学教师芦荻帮助他读古典文学书籍。8月14日,毛泽东在读古典小说《水浒》时,谈了一些对这部小说的看法。第二天,芦荻把毛泽东的谈话整理成一份谈话记录。因为毛泽东在这次谈话中涉及到要重新出版《水浒传》的问题,8月15日,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把这个谈话记录送给分管出版工…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与计划生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骤增数亿 ,主要原因并不是毛泽东批马寅初。毛泽东是赞成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的 ,并且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主张实行计划生育的第一人。他关于计划生育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 ,他对中国计划生育的提出、实施 ,都起到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薄一波这位惟一健在的中共七大中央委员,经历了革命的风风雨雨,同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尽管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经受了许多磨难,但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信仰始终没有动摇,因为这种信仰是在跟随毛泽东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刘明钢同志撰写的《薄一波与毛泽东》一文,对薄一波与毛泽东几十年的交往情况作了概要记述,尤其对二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立场、态度与言行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展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精神永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庆长假期间 ,笔者读到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政论家李敖写的《毛泽东的精神就是民族复兴的光辉道路》一文。李文与笔者在今年六七月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 110周年写的《毛泽东———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和《纪念毛泽东 ,弘扬民族精神》两文有契合之处 ,很是赞同 ,但又感到不能满足。现在写《毛泽东精神永存》一文 ,算是对李文的补充和发挥。  一、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区分李敖的文章旗帜鲜明 ,题目就揭示了文章的旨意。他明确提出应区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精神。他认为 ,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  相似文献   

17.
子舒 《党史纵横》2004,(11):24-26
"和平演变"是美国政府企图借蒋介石之手,以武力手段在中国推行强权政治彻底破产后,在新的形势下推出的在中国复辟的战略.毛泽东对<白皮书>的评论,揭开了毛泽东与"和平演变"战略进行斗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突破敌“黄河防线”,挺进中原战场,千里跃进大别山,为我军转入战略进攻拉开了帷幕。随后,为保障刘邓大军能够在大别山区创建鄂豫皖边根据地,毛泽东指挥陈赓、谢富治兵团于8月下旬南渡黄河,挺进豫西、陕南,实施战略展开,创建豫陕鄂边根据地。紧接着,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在9月取得沙土集战役胜利之后,  相似文献   

19.
亨利·基辛格是美国著名学者和外交家,在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是两国最高级会谈的先行官。他与毛泽东有过多次热情的会  相似文献   

20.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在结束访问苏联归国途中,抵达哈尔滨视察,这是毛泽东一生当中唯一一次到黑龙江视察。在18个小时的停留中,毛泽东视察了哈尔滨的工厂、市容,还特别为松江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词“: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词“:学习马列主义”;还为《松江日报》题写了报头。这些题词给松江省、哈尔滨市广大干部群众指明了方向,激励和鞭策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5年过去了,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今天,我们重温题词,更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