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则。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在十七大开幕式上,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现阶段的公平正义主要指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在全体公民之间公平而合理的分配,这就要求有一整套能充分反映和表达民意,确保政府权力为人民所用的制度、程序和法规,因此,民主政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的正义观以“公平正义”为核心,提出了正义的两大原则:自由平等原则及公平平等和差别原则,强调正义是评价社会制度的一种道德标准,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公平正义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基本的善,不但适用于西方,也适用于中国;不但为资本主义所要,也为社会主义所需。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弃罗尔斯的正义观,对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法治.  相似文献   

5.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这对于各级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加快政府转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政府转型的目标之一就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建设“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系统工程,就必须加快推进政府改革,实现政府的转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  相似文献   

7.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它的构建是一个渐进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平正义一直是作为理想性社会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罗尔斯政治哲学的基本命题即正义理论。从社会制度维度重新解读罗尔斯设计的两个基本正义原则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把握罗尔斯正义理论对建构社会制度的合法性论证,对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进程中,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日益凸显。制度正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和根本保障,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力点和内在本质要求。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制度正义构建的主要因素有:传统文化中功利主义义利观的消极影响;不同社会群体正义观念上存在差异和分歧;现实社会生活中自由与利益的冲突;政府在制度设计和安排上的失误;法从应然到实然的流产;市场泛化和政府职能的错位、缺位等。  相似文献   

10.
公民精神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对构建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民精神的培育需要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强学校教育、鼓励社会参与、树立公务员形象和拓展舆论空间等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