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白色恐怖弥漫了整个广州市区。在这种严峻的局势下,聂荣臻和张瑞华先后转移到了香港。到香港后,聂荣臻任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张瑞华则是地下党的一名普通交通员,经常在香港和广州之间传递机密文件。 张瑞华中等个头,长得挺秀气。她是河南信阳人,原在信阳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北伐军打到武  相似文献   

2.
聂荣臻于1992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是最后一位去世的元帅。他晚年曾说,自己打了一辈子的仗,没受过一次伤;搞过地下工作,没被捕过,算是福大命大之人。因而,在睡梦中不知不觉仙逝的聂荣臻,人称“福帅”。 聂荣臻唯一的女儿聂力,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女中将。纵然岁月流转,在聂力的记忆里,父亲跌宕起伏的一生依旧清晰。  相似文献   

3.
周治龙 《党史文苑》2009,(12):20-25
1937年11月.聂荣臻在山西五台县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经过一年的艰难斗争,边区已发展到3省72个县,幅员10万平方公里,人口1200多万,武装部队达9.8万多人。  相似文献   

4.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赣粤边已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中央办事处主任陈毅如旱盼甘雨似地渴望能得到党中央的指示和了解当时斗争的形势。一天,地下交通员张更生送来一些由香港出版的新文化书刊给项英、陈毅同志看。他俩仔细地阅读。项英从香港出版的《新学识》杂志中,看到有一篇介绍中国各党派的文章。从中了解到国内  相似文献   

5.
正聂荣臻,1899年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辛亥革命后,他入新式学校就读,小学毕业后考入江津县立中学,受到民主革命思想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五四运动中,他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1919年底,聂荣臻走上了赴法勤工俭学之路。求学期间,他于1922年8月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8月,聂荣  相似文献   

6.
正聂荣臻,字福骈,小名双全,1899年12月29日出生在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石院子。191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津县立中学(今江津中学)。1919年,"五四"爱国学生运动爆发,聂荣臻因参加家乡学生爱国斗争,遭到反动军警当局的抓捕。为了避开眼前的危险,学习西洋先进的科学,心怀"实业救国"大志的聂荣臻于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并积极投身旅法学生运动。从20岁离家,到1992年93岁逝世,聂荣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8月,是党的隐蔽战线斗争中的坚强战士杨琳(秦邦礼)诞辰110周年。提起党的隐蔽战线斗争,人们会立刻联想到地下情报、地下交通、地下军火运输等惊心动魄的传奇场面。因为隐蔽战线斗争,是党的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革命战争时期,由隐蔽战线的地下尖兵们为党开创实业经济的伟绩却鲜为人知。总部设在香港的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是党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家对外贸易机构。从1948年12月正式挂牌到今天,已经走过整整70年的不平凡历程。不过,华润公司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一家名为"联和行"的小小的贸易商号,这家商号的老板叫杨琳,也是10年后华润公司的首任董事长。  相似文献   

8.
张奉连 《世纪桥》2009,(14):3-7
辽沈战役之后,在北平能否和平解放的问题上,聂荣臻与林彪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北平和平解放立下了头功。  相似文献   

9.
聂荣臻元帅在张家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八路军抗日名将聂荣臻的名字,张家口市人民并不陌生,早在50年前就老幼皆知了。他曾领导晋察冀军民坚持敌后抗日斗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在解放战争中又打败了国民党的反动军队,立下了丰功伟绩。 聂荣臻同志在张家口工作时间并不长,可是由于他在这里指挥千军万马,东征西杀,所以长城内外、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将于今年七月一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被英国浸占一百五十多年的“东方明珠”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大的结果,也是香港同胞坚持爱国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 一、香港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 香港自从1841年被英国强占后,香港同胞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与英国殖民者开展了长期的斗争。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 英国人占领香港后,1842年10月发布宵禁令,禁止华人居民夜行。为了强迫港人服从他们的统治,又规定了对华人进行罚跪、游行、站木笼、戴枷、鞭笞等刑罚。为此香港同胞与港英当局开展了坚决的斗争,宵禁令一直到1897年6月废除,历时55  相似文献   

11.
1997年7月1日0时,香港主权将要完成历史性的回归,百年的屈辱将在这时化作中国人民的骄傲。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的数十年中,英国相继攫取了香港、九龙和新界地区。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抗议英国的殖民统治、为收复香港的主权而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同时也一直在为主权回归而探寻一条稳妥的方式和道路。在这奋斗和探索中,有一位世纪老人与香港回归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就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目前健在的年龄最大、共产党党龄最长的104岁革命老人谭天度。 一、抗战胜利,围绕香港问题,三国四方展开激烈的政治斗争 香港问题是中国的主权问题,同时也是国际关系和政治斗争中的一个重要筹码。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国、共、英、美三国四方立即为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12.
<正>聂荣臻由一位巴蜀大地的农家孩童成长为杰出的、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聂荣臻的93年人生道路上,每一段历程都是不容忽视的。1 930年2月,奉中共中央命令,刚刚进入而立之年的聂荣臻离开华南、北上华北,在中共顺直省委工作了四个多月的时间,直至当年6月底奉调前往上海到中共中央工作。一、年初受命、北上任职1927年8月1日,聂荣臻参加了南昌起义。10月,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在广东被国民党军打散。  相似文献   

13.
<正>铁骨铮铮、戎马一生的聂荣臻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帅。他早年漂洋过海赴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投身北伐、参加南昌起义,从此胸怀救国大志四处征战。他曾在上海、香港从事秘密工作,在红军长征途中打先锋。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他为创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又为国防科技事业,特别是"两弹一星"的研制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这里特别披露的则是他在抗战时期留下的文物背后一段段生动感人的故事。这些文物从多个侧面展示了聂荣臻当年领导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与开展根据地建设的伟人风采。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经过长期斗争洗雪百年屈辱的一件大事。从英国武装侵占香港的那天开始,中国人民就没有停止为收复香港主权而进行斗争。旧中国历届政府也曾为收复香港作过一些努力,然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把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愿望变成现实。一、英国侵占香港的历史过程与中国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爱国斗争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江津市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的馆厅里,陈列着一床羽绒被。这床羽绒被是白求恩同志临终前赠送给聂荣臻的遗物。它一直陪伴着聂荣臻度过了艰苦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全国解放。这床羽绒被凝结着聂荣臻与白求恩的浓浓深情。1938年,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白求恩风尘仆仆地来到延安,毛泽东亲切地接见了他。毛泽东说:“中国有一部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讲传》,《水讲传})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前有鲁智深,后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毛泽东的这番话使白求恩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就对聂荣臻留下了…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2月29日,是新中国最后一位去世的元帅聂荣臻诞辰9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聂荣臻元帅传记首发的座谈会上,我又一次见到了聂荣臻唯一的女儿聂力。那天,她还是穿着中将服。旁边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聂力已经辞去了军队的职务,不再担任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的副主任兼秘书长了。她现在的职务是全国  相似文献   

17.
英帝国主义占领香港后,一方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使香港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香港工人阶级也迅速成长壮大起来;另一方面,对香港同胞实行殖民统治,残酷剥削和压迫香港工人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香港爱国同胞自从香港被占后,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香港的繁荣进步,不断掀起反帝斗争浪潮,成为中华民族反帝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1938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创不久,就遭到日寇5万兵力的大围攻。聂荣臻司令员和中共北方分局书记彭真同志,率领晋察冀边区的党、政、军领导机关,从山西省的五台地区,转移到河北省平山县,在那里安营下寨,指挥边区军民的对敌斗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是否到过汕头?这是党史工作者,也是汕头特区人民所关注的一个问题。经过若干年来对史料的发掘、研究,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就是:邓小平在30年代初经过汕头到达中央苏区瑞金。 一、关于邓小平来汕的史实 研究过中共潮汕地方史的史学工作者都知道,中共中央于30年代初期,开辟一条由上海──香港──汕头──大埔──青溪──永定进入苏区的秘密地下交通线,后被誉为“红色交通线”。曾经安全地护送200多名领导干部进入中央苏区,其中有周恩来、叶剑英、项英、任弼时、何叔衡、刘伯承、肖劲光、李富春、李克农、聂荣臻、张爱…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中,中共各级组织深入敌后领导开展反抗日伪统治斗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63年拍摄完成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就是一部反映党的地下工作者在华北敌占区进行内线策反的影片,生动再现了尖锐激烈、曲折复杂的斗争情景,成功塑造了地下工作者机智勇敢、前赴后继的英雄形象,热情讴歌崇高革命气节和坚定斗争精神,具有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