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不久前发表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讲话,表示要从明年起引进自由市场机制。他对利比亚人民说:“再过4个月,一切都将由你们来掌控,因为这是一件重大而不可避免的事情。”卡扎菲掌权39年来,利比亚经济一直由国家控制,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利比亚,很多人都在反对卡扎菲。但在执掌利比亚政权的40年间,卡扎菲几乎成功完成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基础设施项目:在撒哈拉沙  相似文献   

3.
近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向外界公布,他将在今年之内邀请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访问法国,加上5月到访的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和即将到访的美国国务卿赖斯,卡扎菲最近一段时间真是忙得够呛。法国如此"看好"卡扎菲,是希望通过利比亚树立一个"榜样",在伊朗和朝鲜问题上施加影响。其实,对卡扎菲"兴趣浓厚"的并不只是法国。  相似文献   

4.
赵晓 《廉政瞭望》2004,(12):48-50
35年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一直是站立在时代潮头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陈久长 《湘潮》2013,(10):44-46
2011年1月,利比亚班加西市兴起了反卡扎菲暴政的民众运动。不几天,利比亚全国各地陷入一片混乱。局势失控的利比亚,机场、港口、边境关卡全都处于无政府状态。一些暴乱分子乘机大搞打砸抢,分布在利比亚各地的中国承包建设工地便成了他们的首选目标。我国众多劳务人员的生命、财产危在旦夕。  相似文献   

6.
小月 《党建文汇》2002,(18):14-14
在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提议下,一个新的组织在非洲大陆诞生了。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代的结束是如此富有戏剧性。在北约进行了近7500次轰炸、利比亚内战持续6个月之际,在国际舆论还在争辩卡扎菲能挺多久之时,战局骤然出现突变。反对派胜利了,过程很艰难,结局却出乎意料地简单轻松。"狂人"卡扎菲,这个驰骋国际舞台42年的强人留给世人的背影竟是如此虚弱。如今,不管卡扎菲个人结局如  相似文献   

8.
2011年10月,以利比亚前政权领导人卡扎菲被推翻并身亡为节点,利比亚局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地域、部族、种族矛盾复杂,执政当局内部派系众多,过渡政府组建工作一直进展不顺,安全与政治形势不稳定是迟滞和干扰重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卡扎菲传奇     
伊明 《党建文汇》2011,(11):42-42
利比亚领袖卡扎菲已经作古。回看其充满传奇色彩的几十栽春秋,却多少让人心生感慨。  相似文献   

10.
黄雨果 《学习月刊》2011,(13):41-42
自今年3月19日以美法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针对利比亚的空袭以来,利比亚战火已持续3个月之久。在过去的3个月当中,除北约国家态度坚定地支持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为领导的反政府武装、誓将卡扎菲政权拉下马  相似文献   

11.
@@唯实:2011年初开始,北非及中东阿拉伯国家都陷入了动荡,可以说席卷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同样是政局动荡,为什么有些国家实现了政权更迭,有些国家是战乱不断,有些国家的政权更迭甚至非常血腥,也有些国家则有惊无险安然过渡,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殷罡:这是因为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垮得最干脆的是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因为利比亚是逊尼派国家,民族教派比较简单,卡扎菲上台以后外交上很莽撞,国际上也没有朋友,大家都厌恶并反对卡扎菲的个人专制。所以,利比亚的政权更迭,内战尽管血腥,但是比较干脆,对周边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大势已去之时,西方大国即刻重拳挥向叙利亚,加大了对叙利亚的制裁力度,并公开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下台。继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之后,叙利亚国内外局势出现紧张的动向,成为中东乱局最令人瞩目的新焦点。国际视线迅速转向叙利亚,担心其是否会步利比亚的后尘。  相似文献   

13.
撒哈拉沙漠最近成了各国争夺的宝地。今年4月11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呼吁非洲人民捍卫撒哈拉资源。他强调,西方大国早就觊觎撒哈拉的石油、金矿、铀等资源,呼吁非洲国家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卡扎菲的话引出了人们对撒哈拉到底有多少资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环球     
《廉政瞭望》2011,(7):12-13
卡扎菲:曾是萨科齐座上宾 法国“变脸”快。在3月19日西方多个国家发动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中,法国又充当起了急先锋。  相似文献   

15.
萨达姆死了,并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今,天天爆炸、袭击、教派冲突。卡扎菲死了,利比亚人民幸福了吗?如今,遍地废墟,重建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16.
张心阳 《唯实》2011,(8):190-190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栏目中,一位从利比亚采访归来的女记者谈感受,她说,一个国家,个人的挂像越多,这个国家越危险。在利比亚,无论街头巷尾,还是庄前村后,无处不悬挂着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像,人们一集会就举着他的画像。现如今,这个到处悬挂个人画像的国度——更准确地说是政权,果真就要消亡了。  相似文献   

17.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栏目中,一位从利比亚采访归来的女记者谈感受,她说,一个国家,个人的挂像越多,这个国家越危险.在利比亚,无论街头巷尾,还是庄前村后,无处不悬挂着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像,人们一集会就举着他的画像.现如今,这个到处悬挂个人画像的国度——更准确地说是政权,果真就要消亡了.  相似文献   

18.
谷棣  程刚  邱永峥  王军  丁襄 《廉政瞭望》2011,(10):52-53
自3月19日西方大国空袭利比亚以来已经近两个月。记者近期先后在班加西和的黎波里等地采访,耳闻目睹之间,深刻体会到:卡扎菲能扛那么久.绝不是因为运气好。  相似文献   

19.
卡扎菲这次真的大势已去。在反对派一鼓作气占领了首都的黎波里后,利比亚即将迈进"后卡时代"。如何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成为摆在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过渡委)面前的头等大事。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利比亚会成为"伊拉克第二",局势难以恢复稳定;甚至"索马里化",地方势力割据,长期混战。这种担心并非无的放矢。  相似文献   

20.
今年9月1日,卡扎菲承诺要实施广泛的政治经济改革,尽管他已预料到这将会导致政府各部门解体。当时,卡扎菲称这一改革将从2009年年初开始。近日他在向利比亚议会发表讲话时表示,“从明年开始利比亚人都将分享石油收益”,“除外交部、国防部、安全部和司法部外,所有部门都要被解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