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南风窗》2012,(1):28-29
2011年12月18日,随着最后一批美军撤出伊拉克进入科威特,这场长达9年,美军耗资近万亿美元、造成超过10万名伊拉克平民和4500名美军死亡的伊拉克战争终于结束。2011年12月14日。伊拉克费卢杰,居民举行集会,庆祝美军完全撤离伊拉克,长达9年、造成10万伊拉克平民死亡的战争终于结束。他们手拿在美军袭击当中被杀害者的遗像,大喊反美口号,点燃美国国旗。  相似文献   

2.
1990年8月2日,萨达姆的伊拉克大举入侵科威特,随后宣布科威特成为伊拉克的一个省,从而引发了举世瞩目的海湾危机。海湾危机最终转变成一场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联合国678号决议的旗帜下对伊拉克开战。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伊拉克不得不在1991年2月28日宣布接受联合国的所有决议,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并与多国部队谈判。美国总统布什也于同一天宣布中止海湾战争。  相似文献   

3.
海湾危机是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的、以美伊对抗为中心的大规模地区性政治、军事危机。从去年8月2日到今年2月28日告一段落,历时半年有余。至少有二十几个国家直接卷入了在海湾的军事行动。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科的空袭使危机进一步升级为战争。作为伊拉克长期盟友的苏联,在危机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分析海湾危机中苏联外交,对观察现时期苏联外交的特点和整个国际关系格局的走向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执行联合国十二项决议的名义,经过大规模的空袭和地面战,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并重创伊拉克军事力量,结束了海湾危机。海湾危机的解决与以往地区冲突相比明显的特点是:国际社会团结反对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入侵和兼并,其中尤其以美苏合作最为突出。苏联未向海湾派出一兵一卒,但从危机一开始苏联与美国的合作决定了海湾危机的最终结局。美苏合作占重要地位的海湾危机的解决方式,不仅影响到海  相似文献   

5.
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是政治“反弹”的经典范例之一。伊拉克战争迫使伊拉克变更政权,而这种政权变更又在2006年11月14日反过来制造了美国的政权改变。2003年4月5日,伊拉克战争伊始,我在为《亚洲时报在线》撰写的《战争将结束超级大国的时代》中写道:“这场战争再次强调了军事力量只是实现政治目标的工具。入侵伊拉克的借口最初是反恐自卫,而后是解除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现在则是入侵、从其恶魔领导人手中解放伊拉克人民。很快,它就将变为控制伊拉克的石油以使伊拉克人民富裕,或者拯救他们从属于一种邪恶文明的悲惨命运。这些都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在冷战后主导发动的又一场局部战争。从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发动的几场战争来看,尽管情况各有所不同,但总的来看都同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有关,其实质是要确保美国在今后世界的主导地位,延长它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优势和超强地位。从这个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九九○年八月二日,伊拉克侵入科威特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立即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美国公开申明希望伊拉克内部政变,推翻萨达姆。随着海湾战争结束,伊拉克陷入政治经济困境。北部什叶派和南部库尔德民族骚乱使萨达姆政权风雨飘摇。萨达姆政权在内外交困中仍能存在原因何在?本文拟就从历史心理,萨达姆个人政绩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对此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8.
尽管美国成功地摧毁了统治伊拉克二十余年的萨达姆政权,但美国试图在伊拉克恢复和平秩序的努力并没有收到多大成效,针对驻伊美军的袭击事件接连不断,而且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似乎又有陷入越南战争泥沼的迹象。对于这次战争,  相似文献   

9.
1990年8月2日以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所引起的海湾危机与战争成了牵动全局的大事。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第一天开始,中国政府就明确予以反对,认为这是违反国际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的行为,理所当然地要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和坚决拒绝。中国的原则立场很清楚:坚决反对伊拉克入侵并吞科威特的行动;力争和平解决海湾危机。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外交在海湾危机以来的表现,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了自己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戈尔巴乔夫根据国际环境的变迁提出了新思维,为适应国内深化改革的需要,对苏联外交政策作了战略性调整。苏联在国际关系中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多样,赢得了舆论,取得了外交活动的某种主动。本文试图论述苏联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并对调整的性质谈一点极为粗浅的看法。一美国一家报纸在评论近年来苏联外交活动时曾写了这么一段文字;"戈尔巴乔夫正以热情洋溢的外交活动迫使美国处于作出反应的地位。他和他的外交官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而美国则眼睁睁地看着他下一步将怎样行动"。评论尽管有些言过其实,但的确反映出了一个基本事实。戈尔巴乔夫以来的苏联外交积极、主动、多姿多彩。这是苏联进行外交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1.
俞邃 《当代世界》2012,(8):15-21
世界格局问题在冷战时期便存在争议。自从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首先指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不能决定世界命运、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之后,那时的争议基本上围绕两极还是多极化展开。苏联和华约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特别是美国肆无忌惮地于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单极世界论凸显,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论断再次受到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鉴于美国的霸主地位减弱、国际影响力下降,于是否定单极世界的无极论大为抬头;  相似文献   

12.
在海湾战争中建立的反伊拉克军事联盟,由于一些国家不赞成美国遏制与打击伊拉克的政策而逐渐解体。这次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遇到一些国家的抵制。原来反伊拉克军事联盟的成员成为反战阵线的“斗士”。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受到质疑。另一方面,美国又在寻找新的“志愿者”。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分歧乃至对立深刻地反映了国际关系格局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15日,驻伊拉克美军在巴格达举行降旗仪式,标志着长达近九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2003年,美军仅用三周时间便占领巴格达,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开启一场战争远比结束一场战争难得多”,伊战不仅使美国深陷“帝国的过度扩张”,更是让数十万人付出生命的代价。美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撤军仪式的讲话中承认,伊拉克今后仍将面临恐怖主义、国家分裂、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又回到了头条的位置,不过,这一次不再是荣耀与英勇,而是鲜血和牺牲。而更重要的是,在美国的媒体圈中,关于伊拉克的问号,越打越大,越打越多了。 在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事结束以后,美国的媒体对于伊拉克的讨论消停了一阵子。人们曾经一度以为,经济问题将会成为大选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不仅仅是媒体圈内的想法,而且整个美国的政治界,共和、民主两党以及参众两院的辩论焦点都在经济问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战争虽已结束,然而围绕这场战争的争论又重新开始了。 最近美国参议院和英国议会分别提出要求调查情报部门的情报失误和政府是否有意制造借口,误导议会和公众支持对伊开战。事实上,从美英对伊开战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在就此问题向美国提出质疑。美英在战前一口咬定,握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侵略性不断增强,先后从战后的遏制为主转变为反攻(里根时期),在苏联崩溃后,又力图建立全球霸权,直至现在采取“先发制人”战略。本期三篇文章从时下美国正在加紧准备的针对伊拉克的战争为切入点,对于美国这种趋势产生的政治和经济原因及其未来走向作了分析。美国的这种全球霸权追求和战争倾向将极大地影响我国和国际局势,为此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伊拉克战争以出乎很多人士意料的方式结束之际,笔者曾撰文略述美国本次战争大战略视野下的复杂性,断言“光有胜利是靠不住的”;本年5月11日,马德里爆炸案发生后,笔者在说明其实质是恐怖组织开始了反击,因此“战争的潮流在转向”,观诸今日伊拉克局势,可谓不幸而言  相似文献   

18.
立陶宛从苏联分离出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戈尔巴乔夫及苏共领导层在这个问题上的决策失误,也有美国通过对戈尔巴乔夫及苏共施加压力。美国对戈尔巴乔夫及苏共的干预,是影响戈尔巴乔夫及苏共对立陶宛去留的判断,导致立陶宛独立的不可忽视的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很注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首先感觉到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戈尔巴乔夫要提出新思维?苏联为什么要搞改革?在去年下半年多数人还认为这是个策略性的改革,现在已经不大听说了,基本上都认为是个战略性转变,是苏联要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我是很同意这一看法的。今天的这个时代已不是枪杆子里出政权了,而是科学技术里出政权。如果苏联再不花大力气发展科学技术,只是把钱花到军费竞赛上去,再想争霸、想搞军备竞赛,到二十一世纪比美国落后得就会更多,美国在经济上就会把它拖垮。但总的来讲,《改革与新思维》一书里面强调对时代的认识,对战争的认识,如对核战争的认识就变了。形成苏联这样的认识的因素很多,我的想法是新思维是个世界潮流。不仅从苏联角度看,其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在放慢,而且整个国际共运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否则,波匈事件、南斯拉夫和东欧各国的改革、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改革以及今天中国的改革又怎么会发生呢?从整个世界潮流看,社会主义的发展已到今天,不仅从本国看,就从整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看,也必然出现这个潮流。这说明国际共运需要再思考、再认识、再发展。戈尔巴乔夫比较聪明,又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提出新思维与改革,其改  相似文献   

20.
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以极为夸张的方式乘飞机登上刚刚从海湾地区返回的林肯航空母舰,宣告了伊拉克战争的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