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家     
《新民周刊》2012,(35):20-23
环球热点A中国坚决反对日"国有化"钓鱼岛据日本读卖新闻网报道,9月3日,日本政府将钓鱼岛(日称尖阁列岛)"国有化"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日本政府考虑以20.5亿日元(约合1.6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购入钓鱼岛、北小岛、南小岛3个岛屿,并争取9月内与所谓土地权"所有者"签署最终文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9月3日在例行记者...  相似文献   

2.
有专家称,领海基线是领海划界,也是专属经济区,日后日本公务船或自卫队进入钓鱼岛海域即被视作是入侵。日本当地时间9月11日上午11时许,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的所谓的"拥有者"栗原家族正式签署了岛屿的"买卖合同",购买金额为20.5亿日元。由此,日本政府对钓鱼岛所谓"国有化"正式宣告成立。这场事先张扬的...  相似文献   

3.
2012年9月,日本非法将钓鱼岛"国有化",中日钓鱼岛争端全面升级。本文回顾了自二战以来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的几次变化,揭示了美国依据其国家利益和在东亚的战略需要最初制造了钓鱼岛争端,随后在不同时期又利用钓鱼岛争端牵制、平衡中日两国。文章为中国应对美国的钓鱼岛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即分别从宣誓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地缘政治风险增大、美国贸易保护趋势增强、中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日本积极促进国内结构改革的形势下,改善中日外交及经贸关系的重要性突显。进入2017年春季,中日关系出现向好迹象。钓鱼岛事件后低迷数年的中日贸易、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金融合作领域呈现企稳回暖态势,日本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发生积极变化。中日两国经贸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5.
日本海洋发展观与中日海权争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各国在“蓝色土地”上开始新一轮的逐鹿。在太平洋的争夺中,中日海权争夺尤为激烈,不仅包括已有的钓鱼岛争端,还包括新产生的冲之鸟岛争端和东海划界、开发问题,这些使研究日本的海洋发展观便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早在1974年日本教授西村朝日太郎就在《海洋民族学》一书中总结了日本的海洋文化观,提出海洋对日本发展的重要性。此后出现的一系列海洋理论使日本政府开始重视并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组织全国有关学者专家连续数年进行相关研究。在2001年日本内阁会  相似文献   

6.
刘迪 《新民周刊》2012,(41):23-23
日本担心,一旦"右倾化"的结论得到广泛认可,将对日本的世界形象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近半年以来,日本政坛一系列举动令亚洲局势紧张,并给世界带来困惑。今年4月石原慎太郎跑到美国宣布"购岛",9月11日,日本政府宣布将钓鱼岛"收归国有"。另一方面,在日本国内,对外强硬的政治主张则受到拥护。今年9月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各...  相似文献   

7.
刘迪 《新民周刊》2012,(37):22-22
钓鱼岛之争绝非仅是领土之争,而更为根本的是,它可能成为一座围堵中国的前哨堡垒。此次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中方被迫做出强烈反应。据说,在"买岛"之前,中日双方外交人员曾在各种层面多次接触,中国多次反复劝阻其"买卖"行为。本来,外交就是妥协,围绕这个问题,中日双方还有很多可能性,但是,野田为表示其"决断"能力,对有争议...  相似文献   

8.
战后初期,日本民间14个团体组成的中国战俘殉难者追悼执行委员会为督促日本政府尽快解决掳日劳工遗骨送还问题,积极开展劳工遗骨调查、追悼活动,并与政府进行交涉,促成了一批劳工遗骨的归国。日本政府相对于民间团体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则呈现出"不承认""不作为""与政府无关"的敷衍态度。日本民间和平团体开展的掳日劳工遗骨送还运动推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正是因为战后初期特殊的国际局势与中日关系,致使掳日劳工遗骨归还问题逐步演变为战争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欲将钓鱼岛群岛的"施政权"随同琉球群岛"归还"日本。台湾当局通过外交途径与美国交涉,否认琉球主权属日,强调钓鱼岛不属于琉球,应分案处理,然自身所处困境使其在对美交涉中进退两难。美国从自身利益及亚太战略考虑,在此案的处理上偏袒日本,表面采取"中立"立场,实则将钓鱼岛的"行政权"交予日本,为日本实际控制钓鱼岛提供了便利,造成之后中日之间的钓鱼岛纷争,为中日关系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0.
苏庆先 《新民周刊》2012,(30):24-25
一个面积仅6.3平方公里的群岛,成了中日关系中难以愈合的创口。每逢"阴天下雨",就会隐隐发作。几天前,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众议院会议上公开宣称,如果在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日本领土和领海"发生别国的违法侵犯行为,必要时将考虑出动自卫队。与之前多数日本内阁奉行的"模糊"政策不同,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崛起的进程进一步加快。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理论上讲,国力增长无疑为中国塑造一个更加稳定与和谐的周边环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与中国的蓬勃发展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摩擦也步入了"高发期",尤其在海洋争端领域。2012年4月,南中国海问题因中菲黄岩岛事件而升温,导致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一度受到干扰。几乎与此同时,日本右翼导演的购买钓鱼岛闹剧和日本政府将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日本石垣市《尖阁诸岛[中国钓鱼岛]开拓日》纪念日条例及其立法依据的《关于尖阁诸岛[中国钓鱼岛]领有权的基本见解》,本文尝试在德语区地图学家及日本学家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从德语区法学家的视角对钓鱼岛案例进行研究,以期在这一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展示互为依存、不可分离的欧洲德语区包括地图学家、日本学家和法学家在内的学者们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的研究。其结论是:日方在上述纪念日条例及其立法依据的主权基本见解中提及的有关主观历史事实,被来自第三方的德语区可以作为钓鱼岛证据的史地知识或称为证据证否,因而不能被认为是真实的;依据以凯尔森为代表的法学理论维也纳学派的观点,日本国1895年1月14日内阁会议涉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决定是非法的,日本国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不是依据《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的陈述,是不真实的,日本国主观认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被置于美国施政之下的国际法依据——"旧金山和约"第三条是非法的。  相似文献   

13.
詹小洪 《新民周刊》2013,(49):24-24
韩国媒体将中国和日本对KADIZ南扩的温和反应归因于,中国和日本正因为各自的防空识别区涵盖了钓鱼岛而激烈对抗时,不大可能严厉指责韩国。在东北亚诸国纷繁复杂的领土或者岛礁争议的格局中,如果说中、日的焦点主要在钓鱼岛,日、韩之间的焦点是独岛,那么中韩之间的纠结就在苏岩礁(韩国称之为离于岛)了。苏岩礁位于韩国济州岛与中国长江口连线之间,距离韩国最南端马罗岛149公里,距离中国最近的岛屿247公里。苏岩礁及附近海域是中韩海洋专属区(EEZ)的重叠区域,为了解决重叠问题,中韩两国从1996年起至2008年11月先后举行了14次会议讨论确定海域分界线,但未能缩小意见分歧。  相似文献   

14.
一、中日创业资本发展历程与现状的比较日本是亚洲最早发展创业投资的国家。1951年日本成立“创业企业开发银行”,负责向创业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由此产生了日本创业投资的萌芽。从6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日本创业投资由此进入加速阶段。之后,由于中东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以及缺乏完善的资本市场和创业投资经验等原因,日  相似文献   

15.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次右翼学者"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撰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送审稿被日本政府审定通过,在日本国内外激起了第三次"教科书问题"波澜.围绕"教科书问题"的斗争将继续,并对日本政治与外交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七日谈     
《新民周刊》2012,(37):10-10
爱广州,非暴力。近日各地所见标语口号之一。领导干部要克服"改革疲劳症",防止"精神懈怠病",彻底消除"不愿改、不敢改"等畏难情绪和求稳怕乱思想。语出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历史上,"赢了战争,失了和平"的例子比比皆是。日本右翼一再挑衅,也是看到了此点。中国应尽最大努力,运用外交、经济和政治手段处理该问题,使钓鱼岛不成为制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日本在经济持续低迷与少子老龄化的背景下,努力寻求通过文化"软实力"来提高国家影响力的新途径。受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启发,日本政府认识到"动漫"是日本的软实力资源之一,并实施了一系列动漫外交。日本政府的动漫外交促进了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构建国家形象和提升国家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迪 《新民周刊》2012,(29):18-18
面对中国经济力量迅速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日本存在一种普遍的焦虑。近来,钓鱼岛问题不断发酵。究其源头,肇始于今年4月石原访美时的东京都钓鱼岛群岛购买宣言。那么,石原慎太郎购岛论目的何在,其问题性质如何?4月16日,石原在美国发表讲演,提出东京都购买钓鱼岛群岛5个主要岛屿中3个的主张。我们知道,钓鱼岛群岛中较大的5个...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日本政府提出"观光立国战略",旨在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外国游客,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拉动经济增长,摆脱日本国内经济持续低迷的局面。在日本政府的努力下,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日本支柱产业之一。之后,日本政府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及本国"少子高龄化"社会情况,先后多次调整观光立国战略发展规划,使旅游业发展成为一项由中央到地方、产学研一体化推进、自上而下的全民运动。在对日本观光立国战略背景及战略框架探讨的基础上,归纳、分析日本观光立国战略动态发展主要层面特征,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日本少子化问题的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少子化是日本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首先分析了日本少子化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然后重点探讨了日本政府的少子化对策并阐述了日本政府在少子化对策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为日本政府解决少子化问题在政策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