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世勇 《实践》2008,(6):22-22
一是旗乡联动,管"住"流动党员。建立了由旗委组织部负总责、基层党委、党支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的流动党员三级管理目标责任制,并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分级确定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主体,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网络,在旗乡村分别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和联络站,并通过建立健全流动党员联络员制度,与流动党员结成"一连一"对子,定期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建立流动  相似文献   

2.
韩组 《江淮》2012,(4):39
2010年以来,含山县建立流动党员"网上党支部",破解了流动党员组织联系难、交流沟通难等"难题",走出了一条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新路子。利用网络载体,建设流动党员活动新场所依托先锋网网络体系和驻外流动党支部,建立流动党员"网上党  相似文献   

3.
正清原满族自治县针对近年来流动党员不断增加的趋势,积极探索寻访、联系、关爱流动党员的新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服务教育管理工作,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三条途径"寻访,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一是搭建平台寻访。依托各乡镇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党员服务中心,重点就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开  相似文献   

4.
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参加这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研讨会。这次北京市委组织部邀请在京流动党员较多的省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来京专题研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一项实际举措,非常必要,也很及时。借此机会,我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抓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烟台市各级党组织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要求,适应流动党员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关心服务,创新工作方式,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数量庞大,各地基层党组织加强了对"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由于客观条件制约、管理理念落后和管理手段滞后,"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通过健全"两新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的接转、创新流动党员政治思想教育方法、保障流动党员合法权益等手段,不断完善"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任伦杰 《学习月刊》2012,(18):65-65
近年来,巴东县积极探索创新,推行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三安三联"工作法,即在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帮助党员"安家";实施回归工程,为返乡流动党员创业提供平台,帮助党员"安业";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使流动党员工作生活"安心",从而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和农村党员发展等难题。  相似文献   

8.
周宁县就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问题,通过以驻外党组织建设为引领、以活动为载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升了驻外党组织建设和流动党员管理科学化水平,对新形势下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党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流动党员数量增多、范围增大、频率加快。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1,(4):52-53
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体系,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为进一步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新方式,建立健全城乡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体系,我们对近几年来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深入基层认真细致地开展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党员数量日益增加,流动党员管理出现"党员身份不清楚、组织活动难开展、经常教育难坚持、党员作用难发挥"等现象。创新党建管理,特别是加强流动党员服务体系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一)建好"流动党员接纳地",推动管理工作从笼统型向分类型转变。由于流动党员居住场所和谋生方式不稳定,容易产生"隐性党员"和"口袋党员"。因此,做好流动党员的服务工作,首先要解决流动党员的"接纳地"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实现对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越来越成为影响执政党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流动党员的群体发展有其背景和历史脉络,通过分析流动党员的构成主体、群体性特征,以及当前在流动党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一些具体措施。即从理清管理责任主体、强化组织管理内容、创新党员管理方式、扩大组织覆盖范围、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六个方面出发,有效提高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3.
商褚闻 《实践》2008,(1):28-28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强化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商都县的作法值得借鉴。一是创新管理寻访流动党员。针对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现状,他们实行"一联一、一找一、一帮一"的寻访流动党员责任制,在全县建起230个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并配备了党建工作联络员,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到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城市进行回访,出现了流动党员回归、技术回流、资金回笼的局面。二是建立制度畅通联系渠道。制定出台了流动党员联系制度、流动党员奖励制度和流动党员帮扶制度。为确保这"三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他  相似文献   

14.
信息扫描     
<正>乐山市确保流动党员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乐山市通过全面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组织关系"管理,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参加活动,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全覆盖。该市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更新现有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台账。在全市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组织关系"管理,通过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出具党员证明信,将市内跨区县流  相似文献   

15.
党建视野     
《先锋队》2012,(1):30-31
广西陆川:实行流动党员"风筝式"管理2011年以来,陆川县针对流动党员教育难、管理难、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积极推进驻外流动党员党支部建设,实施"安家"、"恋家"、"旺家"的"三家"工程,在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作用等方面,实现了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管理不放松、教育不断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流动党员数量的迅猛增加,构建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已经成为党建工作的当务之急.构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应转变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观念,健全和完善流动党员聚集地的党的基层组织,创新流动党员管理和服务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10,(6):28-29
近年来,青铜峡市把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作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以完善管理体系为基础,以扩大管理覆盖为手段,以搭建服务平台为重点,以促进作用发挥为目标,采取"三建、三管、三帮、三促"措施,全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坚持"三建",完善流动党员管理体系一是建党的组织。通过强化行业管理、挂靠管理、属地管理,采取园区  相似文献   

18.
抚顺市新抚区针对流动党员分布散、流动性强的特点,实施五项招法,打好"五张牌",不断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打好信息牌。建立流动党员电子信息数据库,确保流动党员情况底子清、数据新、资料实。截至目前,全区280余名流动党员全部录入数据库,通过网络直接联系的达80%以上。针对流动党员中青年人比例较高的特点,开通流动党员专  相似文献   

19.
为民 《支部生活》2006,(8):42-42
党员管理是党组织按照党章和党内的有关规定,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使党员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的活动。党员管理工作十分广泛,具体工作主要是:根据党员数量、分布和流动情况,建立党的组织;做好党员教育工作和党员评议鉴定工作;对党员组织生活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挥党员的先锋摸范作用,表彰优秀党员,整顿纪律,对不合格党员进行处置,清除党内腐败分子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凌海市在全市流动党员中开展以“四引、三增、两比、一树”为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